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淋雨试验室主要用来模拟自然降雨环境,用于测试汽车的防雨密封性能,是产品开发及新车下线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文章通过某淋雨试验室建设项目,总结了淋雨试验室设计技术方案的确定过程。淋雨试验室的建成,有效填补了某公司产品开发中心试验试制部的试验能力空白,对整车密封性检测工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试验依据,也对其他汽车淋雨试验室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新能源试验室的试验质量,对比了现有试验室质量管理方式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5M1E和FMEA相结合的试验室质量管理方式。针对公司新能源试验室电机台架,从人、机、料、法、环及测等各个方面分析其潜在失效模式,并制定应对措施。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减少试验故障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升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EMC)检测的重要性和标准及要求.阐述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电磁兼容性检测的检测试验室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灵敏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汽车产销商要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节省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汽车疲劳耐久试验是汽车制造研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显著作用。故需加强对汽车研发体系的相应试验,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新能源汽车的疲劳耐久及安全可靠性,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支持体系还不健全、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研发投入较少、电池续航能力较差,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制约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从新能源汽车性能角度,对其电机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 3 类车用电机开展技术优化,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勇 《长安科技》2003,9(4):25-29,49
本文针对汽车整车排放试验室的建设,从目前国内汽车排放法规逐步加严的现状分析着手.论述了汽车整车排放试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重点介绍了产品开发用汽车整车排放试验室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在现有的高低温环境与道路模拟试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排放测试功能扩展的技术方案和对于排放测试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和定位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情况、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发展。通过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有效性,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传感器和定位技术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领域技术人员的相关职业能力也应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升,以保障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都能够良好运行,不断开创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可靠的良好口碑,赢得更多车主的青睐。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文章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领域技术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试验室比对是根据预先确定的条件,由两个或更多个试验室对相同或相似的试验物品进行试验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在进行轻型汽车排放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但通过试验室间的比对试验,能将试验室间在排放测试上的差异控制在可接受范围。文章以三家轻型汽车排放试验室LAB1和LAB2及LAB3为例,通过三家试验室进行国六常温排放试验及国六燃料消耗量试验,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各个试验室的试验一致性和准确性,对于后序的试验室比对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4,(5):80-80,F003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把购车列入家庭消费计划中。而当人们尽情享受汽车带给他们的方便与快捷的时候,可曾知道正是严格的汽车检测才确保了汽车的安全、可靠。那么汽车检测到底都包括哪些?它们又是如何进行检测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参观了位于天津汽车检测中心,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向读者介绍这所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的情况。天津汽车检测中心隶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主要的汽车检测机构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汽车检测试验能力和开展其共性技术研究的能力。目前该检测中心拥有7个试验室,分别为整车试验室、排放节能试验室、灯光电器试验室、安全试验室、实国碰撞试验室、清洁汽车试验室和电磁兼容试验室,本期我们先介绍一下清洁汽车试验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暗室功能也发生很大变化,如新能源高压部件EMC暗室需要在传统电波暗室内引入传动系统及高压电源系统等。但针对该项目,目前并没有完善的方法去验证其背景噪声是否满足低于标准限值至少6 dB的测试需求。本文介绍一种电磁兼容用暗室背景噪声测试方法,用于高压加载EMC试验室背景噪声验证,为行业完善背景噪声测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整车道路模拟试验RPC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室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是汽车可靠性、耐久性试验的主流。道路模拟试验技术是在随机过程理论和自动控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汽车试验新技术。远程参数控制(RPC)、PID控制是道路模拟试验系统控制理论基础。结合CIMC整车试验室建设,重点介绍整车道路模拟试验系统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对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力度也在逐年增大,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出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也相应的升级。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并阐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意义,最后列举了一些电子诊断技术中的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以此来提升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其有效地提升我国能源运用的效率,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发展得益于各方的支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原因以及重点需要突破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佚  朱成  刘頔 《时代汽车》2021,(8):83-84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各界的关注。而电池组是目前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续航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确保电池组的工作可靠性、安全性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从目前的技术来看,冷却系统又是决定了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技术,所以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作用以及四种冷却技术特点出发进行分析,探究冷却技术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影响,从而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提供一点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传统能源数量的短缺和人们环保观念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减轻了目前能源紧张的局势。电子诊断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之一,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质量,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不足,并探究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水平,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汽车安全试验室管理水平,提升人员工作效率,积累试验业务数据、试验过程及结果数据,深度挖掘试验数据价值,形成试验经验教训知识库,使汽车安全试验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反馈于研发、设计环节,提升企业整体研发、设计能力,基于ISO/IEC 17025标准,研究设计了汽车安全试验数据管理平台实施方案。通过物联网、RFID、WebOffice、PLC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行业最新实践案例,实现了试验室的人、机、料、法、环、测等的管理,达到了实验室的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实现了实验室的流程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82年以来重庆汽车发动机厂新设计和正在建设的发动机试验室,着重阐述了该试验室应用的现代发动机出厂与质量控制试验新技术及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辆与非车载充电机在充电时的常见问题,设计一套试验室测试方案与现场测试方案,分析影响充电兼容性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电动汽车与非车载充电机的充电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有序发展。结果表明,目前影响充电互联互通的主要原因为报文、时序、功能以及其他问题等。文章最后对提高充电兼容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性能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和干扰特点,在传统电磁干扰3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设计层面和开发流程2个方面解析汽车EMC性能影响因素构成,以及EMC性能提升措施,提出整车、系统和零部件EMC开发目标设定、整车EMC设计评审和风险规避方案、EMC测试标准、测试计划和试验大纲、验证工作及完善汽车EMC正向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