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位移控制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论述了动力总成位移控制设计的一般原理。以一轿车动力总成4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一特殊行驶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悬置位移和支承点反力进行了计算。文中论述的动力总成位移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对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当前高需求的汽车市场,提高制造基地的汽车动力总成故障的解决速度,从而快速更新汽车车型和提高汽车产出效率,文章通过对汽车动力总成进行简要的概述,并通过对贵阳吉利制造基地动力总成组成的介绍、总成故障类型的归纳和典型故障案例的分析,得到了基于制造基地的动力总成故障的诊断维修流程、功能性故障问题的解析思路和动力总成常见故障的快赢方案。通过技术分析,提高了汽车动力总成的诊断维修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结构差异较大,动力总成的改变致使电动汽车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NVH问题,动力总成振动对整车的NVH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模态和振动能量解耦率分析,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垫块的刚度进行优化,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应用停缸技术的某汽车动力总成进行刚体模态试验,并分析该停缸车动力总成的刚体模态结果。随后针对停缸车与普通车的动力总成刚体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性研究,指出需要重点关注的模态阶次,对于停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力总成运动空间对动力总成布置的合理性有着重要影响,获取正确的动力总成运动空间,为工程师合理布置发动机舱提供了参考.借助MSC.Adams/View软件建立某轿车动力总成多体动力学模型.考虑到动力总成激励、约束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影响,实现了对动力总成运动空间的模拟,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运动空间的获取方法,并提出了3种动力总成运动空间的描述方式,对比了这3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表达动力总成运动空间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及参数优化匹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贠海涛  万钢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06,28(8):729-733
结合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系统的实际开发过程,分3个步骤阐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和参数匹配的一般方法。第1步,通过分析燃料电池的特性论证了动力总成结构配置的优化解决方案。第2步,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功率部件特性阐述了主要功率部件选型的依据,并且根据设计性能要求进行动力总成主要部件基本参数设计。第3步,进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总成参数优化匹配的研究。仿真和实验台测试的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总成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阡陌 《汽车与配件》2010,(43):54-55
<正>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拥有自己的动力总成,东风商用车公司把动力总成战略视为攸关企业存亡的重要问题。如今,dCi11和4H发动机已经形成稳定上升的销量,作为动力总成重要部分的车桥和变速器纳入东风商用车体系后正在进行系统开发,一个全新的动力总成平台  相似文献   

8.
吕兆平  杨晓 《汽车工程》2011,33(7):581-585
以某一微型车动力总成3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28种载荷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和各悬置点的位移与反力进行了计算,并论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非线性刚度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开发了一种并联式HEV的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可实现HEV能量管理和状态切换控制。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在硬件在环测试中进行了功能验证和调试,在实际路面上进行了实车功能和性能试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动力总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能够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静特性一般设计原理。从动力总成悬置的功能出发,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静刚度曲线进行初步设计;再从电机与传统内燃机的扭矩变化差异出发,优化各悬置的静刚度曲线,以解决电动汽车瞬时动载荷过大引起的异音、高成本课题。文中论述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静特性设计思想和方法,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EQ6110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动力总成系统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分析,研制开发了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动力总成控制器设计开发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动力总成各个部件仿真模型的建立,包括发动机模型、电机模型、动力电池模型以及传动系统模型等;通过Matlab/Simulink的建模,运用dSPACE实时计算系统成功地构建了PHEV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最后进行了PHEV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的测试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混合动力大客车动力总成研发的需要,设计了一套基于CANoe软件的混合动力总成测控系统,并完成了动力总成试验台架的构建.利用该试验台架和测控系统对所研制SWB6116HEV大客车整车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为整车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车型系列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优化和位移控制为设计要求,以悬置的静刚度和安装位置作为优化变量,提出了在共用一套结构相同的悬置基础上的车型系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优化方法.论述了车型系列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位移控制设计思想,以车型系列中质量最大的动力总成作为基准,设计各个悬置的力-位移特性曲线,然后对其它动力总成悬置的位移进行核算.最后给出了一计算实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同一套结构的悬置在车型系列中各动力总成上均能获得良好的固有频率分布,同时能满足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各个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Audi100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结构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汽车发展之初,动力总成直接用螺栓刚性地连接到车架上,这样动力总成振动与车架的振动和变形便在动力总成与车架之间直接传递,既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又容易引起动力总成失效。随着汽车上其他总成的不断完善,动力总成的振动逐渐显得突出。20年代初人们便开始利用橡胶悬置的减振特性来降低和吸收动力总成的振动,减少动力总成振动向车体的传递。橡胶悬置由于工艺简单,性能可靠,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至今仍在绝大部分汽车上广泛应用。然而橡胶因受本身材料的局限性,无法在隔离动力总成振动时所要求的低动刚  相似文献   

15.
对某国产轿车在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解耦特性分析。综合考虑实际车辆生产与制造工艺及成本等因素,通过调整和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的位置参数或刚度参数,有效地改善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特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国产轿车,在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解耦特性分析;综合考虑实际车辆生产与制造工艺及成本等因素,通过调整和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的位置参数或刚度参数,有效地改善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特性。  相似文献   

17.
史路 《上海汽车》2001,(8):15-18
本文介绍了赛欧轿车动力总成(即发动机和变速器及其管理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艺特点,以及动力总成管理系统的主要配置;阐述了为使动力总成适用于中国特定的使用和环境工况而进行的环保和节能等性能的标定技术。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混合动力总成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集成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并利用该仿真系统进行了柴油机动力总成系统和混合动力控制器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式硬件在环系统在集成了两种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对仿真系统和仿真策略进行优化,可为柴油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和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前期开发提供很好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某小型轿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提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开发和匹配过程,选择悬置零件的位置和安装角度以及通过解藕计算得出符合要求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20.
轻型客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文  吕振华 《汽车技术》1997,(9):24-26,48
动力总成的弯曲振动对汽车的振动和噪声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用模态识别技术对其轻型客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的固有特性进行了测试,设计了一阻尼式动力吸振器。通过装车试验证明,该动力吸振器对汽车动力总成的弯曲共振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