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从某重卡驾驶室用户评价入手,在参考二维图纸关键参数简化建模的基础上,使用CATIA V5人机分析模块对驾驶室进行了视野分析、上肢空间分析、操作空间分析、换挡杆的操作性分析、坐姿分析,最后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对驾驶室人机界面的合理性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首先根据设计人机硬点,应用Ramsis软件建立驾驶员坐姿。然后通过搭建整车验证模型,采集实际主观评价人员的H点Z向坐标并与设计人机硬点进行对比分析。在保证设计人机硬点不变的前提下,调整驾驶员前方下视野,多次进行实际主观评价和对比分析。证实了驾驶员前方下视野对H30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机工程的客车驾驶员坐姿舒适性校核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目前正在参与的某型新能源电动客车的设计,对该电动客车的驾驶室进行人机工程的研究,利用CATIA软件建立某型新能源电动客车的驾驶室三维模型并对车辆驾驶室进行驾驶员坐姿舒适性校核,根据人机工程学对中国人体模型进行模型建立并对驾驶员坐姿舒适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客车的方向盘,座椅以及脚踏板等布置合理,实现了校核与评估一体化,为后期的总布置整体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驾驶室作为车辆的一个主要产品总成,尤其是造型和结构功能的有机合体,同时也是驾驶员和乘员工作和休息的空间,作者通过对欧洲重卡驾驶室技术特征介绍与趋势分析,对标我国重卡驾驶室技术特点,指出我国重卡驾驶室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主要从姿势角度和主观评价两方面对驾驶姿势舒适性进行评价,未能在更深层次上揭示驾驶姿势舒适性的机理,且通过主观评价构建的姿势不舒适度模型的实用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客观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驾驶员的人体生物力学模型;接着设计仿真方案,进行肌肉分群,设定评价指标,并定义姿势变量;最后通过仿真,初步获得驾驶员坐姿和驾驶室布置参数对驾驶员人体生物力学负荷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肖艳 《重型汽车》2007,(2):13-16
1商用重卡驾驶室的新主张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发展,远距离大批量的物流运输给商用重卡提供了巨大的舞台。驾驶室作为车辆的一个主要产品总成,尤其是造型和结构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同时也是驾驶员和乘员工作和休息的空间,体现出共性的技术应用和独有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某重卡中体驾驶室车身总布置设计,首先对驾驶员A柱双目障碍角及左右后视镜视野进行校核,然后设计相应的雨刮器,并对所设计的雨刮进行运动分析、刮刷面积进行校核,校核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最后以车身总布置图的形式将车身总布置设计及校核的其他关键参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人机工程学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设计中考虑的核心对象是驾驶员。驾驶员与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人机工程学理论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人体测量数据、人的视觉特性及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合理地进行车辆操纵装置、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王超  黄超俊  宛家国 《汽车科技》2020,(2):36-41,47
针对SUV车型的人体坐姿H30(座椅设计位置R点与踵点Z向高度差[1])普遍偏高,歇脚板的布置对驾驶员左脚的舒适性影响较大,从人体舒适性的角度出发,依据人体理论模型与关节舒适经验范围,理论分析得到歇脚板布置位置的舒适范围,并经过Ramsis软件分析验证,人机平台主观评价验证等方法得到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对车辆布置中歇脚板的位置布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机工程学理论是叉车主动安全性设计的基础,叉车的主动安全性设计应以驾驶员为核心。设计叉车操纵、显示装置、驾驶视野、座椅位置、护顶架等时,应对人体测量数据、人的视觉特性、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叉车在使用中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右舵国家客户的需求,基于某左舵越野汽车驾驶室开发了一款右舵驾驶室。文章介绍了某型越野汽车右舵驾驶室的总体布置设计。首先对驾驶员的双目障碍角和后视镜视野进行校核,然后对雨刮刮刷面积进行了校核,校核结果满足标准要求,并对驾驶员前部仪表板空间进行布置,最后绘制了车身总布置图。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驾驶员座椅位置更加符合目标人体,本文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依据目标人体的关节尺寸,制定相应的舒适坐姿,确定专属H点,从而确定符合目标人体的座椅位置。依据定制化的驾驶员H点位置,可以有效的评估目标人体的人机性能,进而合理的设计车身结构以及车内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Iveco Stralis载重车驾驶室的设计与研制风格都贯穿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侧重于驾驶安全性、操作轻便性、以及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和驾驶员视野的开拓,则是近几年Iveco Stralis载重车驾驶室的改进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叉车座椅设计的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从驾驶员生理特性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其舒适性的原因,再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方面提出叉车座椅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5.
Linda  Gem  Liang 《世界汽车》2006,(12):112-115
一直以来,Iveco Stralis载重车驾驶室的设计与研制风格都贯穿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侧重于驾驶安全性、操作轻便性、以及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和驾驶员视野的开拓,则是近几年Iveco Stralis载重车驾驶室的改进重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消费者逐步要求提高汽车产业中对汽车内部结构设计方面,而决定该设计的优良首先必须要确定好H点。H点是在汽车内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参考点,是汽车内部尤其是驾驶室设计的基准点。H点的位置决定了驾驶员身体各关节、视野手伸等部分在驾驶室中的位置,继而决定了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文章系统地总结了H点的含义,介绍了国内汽车领域H点的发展历程,简述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H点的确定方法,并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未来H点的整体设计思路。整体的设计思路将多种H点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综合定位H点的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人机空间布置对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人体驾乘姿态是汽车人机空间布置的依据。文章设计试验,扫描得到500样本分别在8辆车中的驾乘姿态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座椅适宜线方程与中国人体2D模板,基于标杆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及模板精度较高,符合中国人体驾乘特征。该研究为汽车人机空间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适合中国人驾乘的车辆提供支撑,对建立中国汽车人机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辅助汽车驾驶室布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宝玉  李维斗 《汽车工程》1997,19(6):330-335,329
本文应用人体工程学成果在AutoCAD环境中开发汽车驾驶室的内部总布置设计软件的方法,利用本软件可快速确定出驾驶员人体特征曲线,并通过对调整有前布置参数使驾驶员获得作乱工作状态,为驾驶室合理布置提供论理依据,同时还可校核已有驾驶室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对清扫车驾驶室内空间的人机工程进行校核和优化,有利于改善驾驶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利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以RAMSIS软件为支撑,研究了中国人体模型在清扫车驾驶室内的空间布置,分别进行了伸及性、操纵力、舒适性和视野的分析,并对设计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德人体尺寸的差异性.基于人体尺寸差异会导致驾驶坐姿发生变化,为此提出中国人体的驾驶员座椅调节范围相对欧洲人体可以适当缩小建议,为朗逸转向管柱由德国大众PQ34平台上采用的四向调节改为只有高度调节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对于只有高度调节的转向管柱,分析校核了转向盘/仪表盘视野和驾驶坐姿舒适度,设计结果为中国用户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