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翼,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省有内河港口105个,杭州港、嘉兴内河港、湖州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2004年,全省完成内河港口吞吐量2.3亿吨。湖州港、杭州港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3323.9万吨、4863.9万吨,嘉兴港完成712.6万吨。我省沿海岸线绵延曲折,海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内河港口总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内河港口竞争力的2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选取了重庆港,武汉港等6个典型内河港口,在德尔菲法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港口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了港口综合评价的总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运管理》2007,29(8):6-36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规划布局方案是形成由28个内河港口组成、以区域主要城市对外辐射的主要港口体系,包括泸州港、重庆港、宜昌港、荆州港、武汉港、黄石港、长沙港、岳阳港、南昌港、九江港、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合肥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济宁港、徐州港、无锡港、杭州港、蚌埠港、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哈尔滨港、佳木斯港等。  相似文献   

4.
如何发挥宿迁内河集装箱运输物流体系优势赋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运河宿迁港成为"千里运河第一港"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港口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10个城市内河港口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对运河宿迁港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河宿迁港的直接发展能力相对于其他内河港所处水平较低,而潜在发展能力处于平均水平。最后,提出完善绩效管理闭环体系、促进绿色临港产业发展、系统谋划临港产业布局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是海洋港口大省,拥有深水自然岸线754 km,港口深水岸线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现有宁波-舟山港等4个沿海港口和杭州港等7个内河港口。近年来,浙江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建设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港口提质增效升级,统筹区域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内陆无水港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付萌  刘桂云 《中国航海》2022,(4):87-93+99
港口能力与功能适应性评价研究对于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适应性评价的需要,构建了宁波舟山港主要货类、主要港区、总体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约束锥对影响港口适应性的因素进行约束,运用锥比率数据包络模型(C2WH)对宁波舟山港的主要货类及主要港区进行适应性评价,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宁波舟山港港口能力与功能的总体适应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主要货类和主要港区总体适应性良好,但集装箱货物的投入和产出适应性还有提升空间,镇海港区、嵊泗港区存在港口承载能力适度超前的情况。总体来说,宁波舟山港的岸线、锚地、泊位等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未来10年货物运输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一、杭州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至2003年底,杭州市港口(含五县市港)共有码头经营单位691个,100~500吨级泊位1358个,使用岸线63478米,经营堆场面积101万平方米,港口从业人员约18000人。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402万吨。其中杭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662万吨,集装箱3833TEU,吞吐量名列全国内河23个主枢纽港第四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07,(9):133-133
日前,广州港务局正式启动《广州内河港总体规戈蚣编制工作,以期进一步规范广州内河港的规划建设管理,使内河港的航运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广州港口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据杭州交通港航部门统计,2014年,杭州港货物吞吐量为10 008万t,同比增长6.8%,20多年来首次突破"亿吨"大关。其中,粮食、煤炭、成品油、建材等重点物资运输占67%,内河水运对杭州城市发展具有一定拉动作用。杭州港是国内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连接三大水系(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杭甬运河),将杭嘉湖水系、钱江水系和萧绍甬水系融为一体,成为具有往北能伸入长江,往东能驶向沿海的通江达海的航运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前虎  相似文献   

10.
日前,新的《杭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已获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审批通过。按照这份新规划.杭州港将成为全国内河大港兼具沿海港口功能。同时,港口将成为园林景观、绿色环保的亮点工程,以利于保护、改善和促进整体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黄基 《珠江水运》2007,(7):18-19
贵港港是全国内河主枢纽港,吞吐量位列全国内河港口第十三强,是西部地区和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目前拥有码头泊位16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00吨,年通过能力为3000万吨、5万标准箱,具有集装箱、散货、件杂  相似文献   

12.
杭州港总规修编对于完善港口运输系统,改善港区环境,实现转型升级,建设综合性内河强港,指导杭州港科学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杭州港总规修编已经迫在眉睫。论文从国家战略、省市和港口发展的需求等六个方面描述了修编的必要性,介绍了修编的总体思路;从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适应性、协调性、服务功能和绿色发展等方面说明了编修重点,对于修编的难点和修编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杭州港内河辖区从危货船舶进港开始,到锚地待泊、港口作业、船舶出港的全过程监管,总结经验,提出提升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内河智慧港口建设目标和需求,以湖州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为试点,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河集装箱港口信息协同系统设计,并针对现阶段港-船信息协同和内河港口数字孪生驱动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供内河智慧港口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海西经济区的厦门港、福州港和泉州港三大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差异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PAM)标杆分析法,将港口综合竞争力分为四个准则指标,在准则指标下又细化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选择了区位条件、港口吞吐量、港口总资产等23项三级指标(即竞争标杆)构建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三大港口的自然条件、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发展潜力与港口客户满意度差距分析,科学评价了三大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水平。最终通过PAM模型运算得出海西经济区三大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序: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建立了港口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评价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价值不仅能用于描述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还具有横向比较多个评价对象能力的作用。该方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对科学合理地评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春贤 《中国港口》2003,(7):9-10,13
<正> 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商港1467个,其中:海港165个,内河港1302个。这些港口中,主枢纽港43个(海港20个,内河港23个),地区重要港口18个,其他一般港口1406个。随着港口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湖州港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依托京杭大运河和长湖申线,是我国内河港口中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列全国内河港口第四。在国家振兴内河水运发展的背景下,湖州港发展前景良好。然而,低碳经济、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发展也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湖州港也面临着转型的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和江西省于1999年4月、5月,连续两个月对港口生产单位进行调查。 上海市内河港口实行港航合一的管理体制,根据1991年颁布施行的《上海市内河港口管理办法》,全市实行一县(区)一港的原则管理,共设11个内河港口,其中市区设一港。根据1996年全国港口普查,内河港口生产单位1194家。根据上海市港口特点,全市先对11个港口进行分层,然后各港独立抽取样本单位。 根据1996年全国港口普查,江西省拥有港口 40个,内河港口生产单位237家。考虑到每个港口的生产单位不多,因此由省直接抽取样本单位。 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港口物流能力构成及其评价因素指标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理论建立了港口物流能力的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港口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和比较。该模型可用于港口物流能力的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