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底盘零件的装配复杂程度与装配层级,减少生产主线工位和设备工装成本。通过标准底盘模块工艺约束来规范纯电动车型平台底盘模块架构,采用整体式底盘合装工艺方案,使用标准化托盘规格,从而实现将前/后悬总成、电池总成集成化进行整体合装,可以有效减少底盘装配工位,降低制造成本,实现自动化合车及拧紧,打造专属的简洁新能源标准工厂。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柔性化线体底盘举升合装精定位,主要对造成柔性化线体底盘合装定位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控制方法。柔性化线体底盘合装定位差直接影响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通过实例解析对合装精定位影响因素(车身精度、吊具精度、地面平整度、托盘精度、悬置压缩量)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基于分析数据探讨提升举升合装精定位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产品数据工艺分析是SE(Simultaneous Engineering,同步工程)主要和关键性工作,通过虚拟分析,解决生产线通过性、装配操作、成本等问题,保证新产品顺利投产。其中,底盘合装过程在总装整个生产线中是集成度和复杂度比较高的工位,相对应的数据分析内容也最为复杂。总结了多个项目的总装底盘合装工位SE分析经验,提炼了分析要点和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底盘系统尺寸链是底盘各分总成存在装配关系的零部件,由互相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尺寸链的分析计算在装配过程工艺可行性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对重卡底盘系统的尺寸链分析计算进行详细的方法研究,定义基本的分析工作内容、分析流程以及相关标准模板,为底盘系统工艺分析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不同工厂选用的不同底盘合装系统进行介绍和对比分析,得出各自的优缺点,为工厂后续底盘合装系统的选型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某新款载货车开发总装配过程中,驾驶室与底盘装配后出现驾驶室歪斜,驾驶室后锁止机构与底盘后悬置出现干涉。通过对相关螺栓群,栓孔间隙调查,绘制尺寸链,分析影响驾驶室装配歪斜的主要因素,包括功能尺寸、定位、累计误差,通过建立微三角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及对计算结果测量验证,提出在总装工艺中解决方案及产品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1前言 客车底盘装配线是我厂八五技改重要项目之一,承担轴距在4.7m-6.1m的客车的三类底盘的总装配,也包括部分工艺合件及零部件的装配.设计生产客车底盘年产4000辆.  相似文献   

8.
在商用车车架装配中设置AGV小车,满足车架装配中车架装配线的车架输送和装配线上的线体传输作业,根据商用车车架装配特点,先卧铆分装底盘铸件到单根纵梁,再装配横梁至纵梁内侧,进行合梁装配。将AGV小车引入车架装配的合梁工序,并增加带有车架装配定位辅具,贯穿合梁装配的后续车架装配工位,直至车架装配下线。小车上的装置可实现车架装配过程中外宽、对角线、平面度、同轴度等车架质量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现有电动汽车底盘普遍为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不能很好的适应电动汽车特有的结构,为更好的实现四轮转向的功能,重新设计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通过整车虚拟装配确定了合理的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进而建立了车架的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后,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静态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大小;还进行了模态分析,避免了共振。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对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焊接加工得到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对以后电动汽车底盘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响应速度快、底盘线控集成度高、车辆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车辆动力学控制技术的最佳平台。线控转向系统、线控驱动/制动系统、线控悬架系统等线控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变道辅助系统等不同等级的辅助驾驶系统的广泛使用,造成车辆底盘控制中出现冗余及冲突。分布式驱动结构形式为多线控系统及线控系统与辅助驾驶系统间的高效、协同控制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基于此,从集成控制策略架构、纵-横向动力学集成控制、横-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纵-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纵-横-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容错控制、分布式驱动智能电动汽车底盘动力学集成控制等方面重点阐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文献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基于分层式控制架构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是当前研究重点;一体化集成控制目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底盘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及个性化集成控制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成果能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高性能集成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一汽-大众新建标准化工厂青岛工厂为例,从合理的设备布局、最优化的拧紧数据传输方案、严苛的拧紧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给出最优化的底盘合装线自动拧紧方案。在大众青岛工厂生产线多款燃油车、电动车并行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底盘合装线自动拧紧工位达到65JPH,以支撑60JPH节拍工厂,乃至为后续提产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2.
车架纵梁是商用车底盘中最长的零件,底盘中零件的装配用孔均布置在纵梁中,其检测方法一直以盒尺、卡尺等工具对照二维图逐一测量,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低等缺点。文章通过对先进检测方法、设备的研究,分析产品特点,重点解决纵梁冲孔后相关尺寸检测问题,确定检测方法,为纵梁尺寸精度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底盘尺寸公差已经被主机厂列为影响整车性能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底盘研发过程中四轮定位参数对整车性能影响,影响四轮定位参数的底盘公差包括若干因素,因此需要基于VisVSA进行底盘尺寸链建模仿真分析,建模主要包括工装时的装配公差、零部件的尺寸公差以及位置公差等。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是Monte-Carlo模拟法,即随机抽样技术或统计实验方法,是在一种通过随机变量的统计实验、随机模拟来求解数学物理、工程技术难题近似解的数值方法,从而找出最大贡献因子,即造成超差的只要公差带,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及相应整改措施,达到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底盘装配支撑应用于商用汽车底盘装配与工程机械车辆底盘装配,属于装配线附属工装设施.底盘装配支撑结构的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关系到底盘装配线的运行安全与运行效率.文章结合公司在建底盘装配线工艺验证问题整改,对底盘装配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开发出一种适用于驱动桥桥包支撑的实用新型支撑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汽车底盘定点合装方式所带来的工艺局限,立足于老旧车间的改造,导入随行合装设备提高产线作业柔性,提升人员效率。项目组基于“0-FIS”理念,在产量0损失的前提下对总装的底盘合装工艺进行改造规划与工艺革新,以单套随行合装设备替代工序内运输、升降、移载等设备的功能,实现简化生产设备,削减作业人员的效果,为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提供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大型CAD系统软件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开发的手段建立电动汽车三维总布置设计系统,包括动力系统设计、底盘布置、数据库、性能分析计算等,使底盘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并且系统保持UG原有的界面风格,从而实现总布置设计、分析计算过程的集成与高度计算机化,提高电动汽车底盘总布置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1 原合装方案 对于大多数SUV和皮卡车来说,其车身一般为非承载式的结构,在生产中需要有车身与车架合装在一起的装配过程,生产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托梁根部与车架纵梁外侧面留合闭间隙,后加副板的结构及工艺,实现车身与底盘简易,准确的合装。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在电机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装配方面总结出提升电驱系统效率的解决措施。在电机设计方面选择适合电动汽车的电机,优化控制算法;在材料方面,选择性能较高的铜线、硅钢材料和高频材料;在工艺装配方面,应用扁线绕组工艺可以提升电机的转矩和效率,优化铁芯与叠装工艺,从而降低电机铁损。通过增大系统输出效率,降低各项损耗,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刘建胜 《时代汽车》2022,(5):133-135
文章针对燃油车改纯电动汽车的底盘优化设计问题展开研究,阐述底盘设计内容,介绍相关参数化设计,根据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提出底盘设计革新措施,同时对今后电动汽车的设计发展作出展望,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