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鑫  易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36-后插37
地铁列车报站在乘客乘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乘客进出站和换乘提供精确引导.在外地的人提及对家乡的情感,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地方方言,它是一个人从小形成的一种情感纽带,听到自己熟悉的家乡方言,会引起情感共鸣.在地铁列车上采用普通话、英语和地方方言三语报站的模式,是地铁列车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人性化设计的一种体现.地方方言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积淀,地铁列车报站使用地方方言,既能更好地服务乘客,又能让地方方言得到传承与发扬,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2.
列车广播是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DS)最基本、最主要的系统之一,方便乘客上下车。福州地铁1号线列车广播采用全自动报站模式,介绍全自动广播报站实现机制,分析实现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列车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DS)作为与乘客直接接触的车辆系统之一,其性能反映列车的运营服务水平。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包含3个子系统: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媒体显示系统。文章只针对广播系统进行论述。首先介绍广播系统功能,其次说明了广播系统自动报站的控制逻辑,并对地铁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对2种自动报站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前有乘客抱怨,上海地铁报站时间太长,有些站几乎从车辆启动到到站一直在广播,内容繁杂,反而让人错过最重要的"下一站到哪里"的重要信息,希望加以精简。网友还发起投票,票选"多余"的广播语句。该投票以"你认为地铁报站哪句是多余的"为主题,以轨道交通1号线人民广场站目前的报站广播为例,列出了报站语音中所涉及的12句话。有网友认为,"需要换乘的乘客请注意换乘列车的首末班车时间"、  相似文献   

5.
地铁信号系统与乘客信息系统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列车乘客信息系统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是地铁列车向车上乘客发布各种信息的平台,对提高地铁运营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在车厢内没有乘务人员服务的情况下,实时地向车上乘客发布列车的运行方向、前方到站情况、列车启动/停站及开门/关门和乘客上/下车等动态指示信息尤为必要. 由于列车动态运行的过程受地铁信号系统实时全程监控,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内动态信息的实时发布就理所当然地由信号系统予以触发.这样一来,与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接口就成为信号系统与地铁车辆之间的第二大接口.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凭借便捷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列车乘客信息显示系统作为与乘客直接接触的车辆系统之一,其性能直接反映列车的运营服务水平。报站广播功能是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从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报站广播的触发逻辑、加站控制逻辑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的选型设计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城  缪蓉 《铁道通信信号》2014,50(11):88-90
针对南京地铁1号线,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列车自动报站系统,通过CAN总线连接.该设计不影响列车车厢总线,对现有的列车报站系统进行了补充,硬件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经试验验证,可以满足目前使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地铁S1号线列车驾驶员培训系统,从人机界面和功能出发,提出一个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地铁列车广播控制盒仿真方案。以STC15单片机为核心,通过电路设计和制作,以及软件设计和调试,实现了广播控制盒的仿真。仿真广播控制盒具有自动或手动对乘客报站、紧急信息广播,以及紧急对讲等功能。目前,该仿真广播控制盒已经应用到地铁列车驾驶模拟器中。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1号线是广州地铁客流强度最大的地铁线路,列车晚点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造成列车晚点的原因中,乘客因素逐渐成为导致列车晚点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广州地铁1号线列车晚点的分析,指出因乘客因素导致列车晚点主要包括夹人夹物、乘客不良行为和乘客自我反应3种形式,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减少列车晚点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铁l号线一期工程所用的列车,由法国ALsTOM公司设计.该车运行过程中,司机可以使用ATC(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根据线路进行自动报站,也可以使用DDu(Driver Display Unit)的触摸显示屏按钮进行手动报站.  相似文献   

11.
地铁PIS系统车地无线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愈来愈注重对乘客的各种信息服务,所以,与地铁乘客信息相关的乘客信息系统摆在了地铁工程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当前地铁的应用特点,提出可选择适合地铁乘客信息系统中的车地无线技术.研究结论:通过对WLAN、WiMAX、Mesh 3种传输技术的研究分析和比选,采用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即可实现地铁列车与地之间的双向高速通信,也可满足列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数据传输要求,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兼具先进性、实用性及可靠性的一种地铁车地无线实时多媒体信息传输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地铁乘客的乘车体验及舒适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铁列车PIS(乘客信息系统)。基于前沿多网融合的架构理念,构建了新型地铁列车PIS的拓扑结构。在阐述新型地铁列车PIS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对实现这些主要功能所需的5个关键技术(乘客助听系统、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列车音视频智能分析及安全预警技术、车载乘客计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新型地铁列车PIS可满足地铁列车智能化的需求,以及乘客获取互联网信息、乘车信息等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在介绍南京地铁列车数字语音报站系统功能、结构以及维护与故障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谈对原有地铁列车报站系统进行的二次技术开发和数据库升级,即用新的声音、文本文件替换原有的文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自动报站广播功能的实现逻辑,对自动报站广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过改进,5号线列车具备了较为完善和稳定的自动报站广播功能。  相似文献   

15.
巴西圣保罗的地铁网是南美洲最繁忙的地铁之一,虽然长度只有61km,每天的客运量却高达350万人,大部分列车都人满为患,然而乘客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为此,圣保罗州政府公布了一项巨大的投资计划,将对地铁网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加地铁运能,  相似文献   

16.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2-2
北京地铁公司于4月22日凌晨在复兴门站进行了模拟地铁列车突发迫停区间事故、启动地铁应急预案疏散乘客的演练。演练设定情境为:一列车遇突发公共事件迫停区间,车站工作人员配合列车司机迅速、安全地将乘客疏散出站。地铁公司在演练当中启用了针对1、2号线特别研制的“列车紧急疏散乘客车辆专用折叠便携式扶梯”,同时为便于对突发事故现场集中监控指挥,演练中采用了无线视屏监控设备,整个疏散过程历时15min。  相似文献   

17.
巴西圣保罗13号线乘客信息系统(PIS)由列车广播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组成。阐述了各系统的基本功能;说明了广播报站逻辑,以及动态电子地图的屏幕联动显示功能;总结了圣保罗13号线PIS系统的一些特殊要求及实现方案,可为国内外地铁项目的 PIS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乘客的总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地铁部门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列车满载率、列车编组长度、列车开行频率为约束条件建立地铁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求解。通过设置权重的方式,将地铁列车开行方案制定中追求的乘客总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与地铁运营公司运营成本最小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并给予了3组不同的权重设置方案,分别求得相应的最优解,分析了权重设置对最优解的影响。所提供的权重设置方法,可以准确描述决策者在地铁列车开行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决策偏好,能够为地铁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是保障乘客安全和地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因地铁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列车与站台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时有乘客被夹和踏空等安全事故出现.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解决办法:在站台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加装激光传感器阵列和自动伸缩踏板.该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系统的改造较为简单.在实验室做出了模拟样机...  相似文献   

20.
地铁列车广播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音频处理技术,在地铁列车上构建一个信息处理平台与传输网络,为地铁乘客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和丰富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