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为选用更适合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环境的列车绝对定位系统,对两种常用的制式——欧式应答器系统和美式信标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入手,对比分析其车载定位设备的性能参数,轨旁定位设备的物理特性、烧录信息、点式ATP运营模式的构建,以及车地射频接口的物理层和逻辑层的实现方式。研究表明:与美式信标系统相比,欧式应答器系统技术更成熟,功能更强大,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时可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系统中的绝对定位特点,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在不同应用频率波段的特点。对几种常用信标定位系统的车载阅读器和轨旁信标进行了详细比较。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存在安装空间小、维护性要求高、成本要求严格等方面的限制,Balogh信标系统在现代有轨电车绝对定位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资源共享的基本形式有技术共享、操作界面和方式的共享、检修设备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维修工艺共享、仿真培训设备资源共享等;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条件是:信号制式相同,系统结构和功能划分一致,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兼容,列车定位技术兼容或统一,ATP安全控制方式统一设计和要求,列车驾驶模式和操作方式统一,信号与车辆接口相同,信号与PIS系统合理分配频道和接口;实现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手段有:采用同一厂商相同制式的信号系统,加装多套信号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采用通用的信号车载设备,实现规范和标准的信号互联互通等.概括介绍国外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旧金山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技术进行以实现联通联运为目标的改造。提出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用CBTC技术实现联通联运的设想。在CBTC系统中,为了实现列车定位和安全控制,将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一个无线平台中,在列车、轨旁和控制站分别安装扩频无线电台,形成一个同步的分时网络, 能够实现控制信息的可靠传输。采用CBTC技术,不仅可实现新建线路的联通联运,还可对旧线信号系统进行改造,克服因信号制式不同而不能实现联通联运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辆基地立体化开发对盖下轨道交通信号功能实现存在影响,且尚未形成统一建设标准的现状,结合工程实际,以信号系统库前咽喉区轨旁设备布置为切入点,阐述信号机、转辙机、轨旁车地无线设备的基本配置原则,重点分析信号设备瞭望需求、转辙机和轨旁车地无线设备安装需求与立体化开发车辆基地设计方案的适应关系,总结并提出信号轨旁设备土建预留安装条件的合理化建议,为后续立体化开发车辆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列车定位技术为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而且影响到列车运行效率。实现列车定位的方式主要有信标、应答器、感应环线等。本文主要针对有轨电车在道岔区域运行时,道岔控制器通过信标采集列车位置,通过信标进行列车定位,并对联锁运算建立进路保证行车安全的原理进行说明,针对具体现场的信标布置,信标定位系统的故障情况做了基本描述。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联锁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轨旁信号设备的状态信息采集与安全联锁控制.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阐述基于无线通信移动闭塞制式的正线计算机联锁子系统的设备组成、功能实现、工作原理、软件类型和接口连接设计技术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软硬平台.  相似文献   

8.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首先,以跨线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跨线前后信号制式异同,将跨线分为同信号制式跨线和跨信号制式跨线,分析两种跨线模式列车作业种类及流程,并研究两种模式下行车组织、承载客流形式、应急管理等因素对于车站配线设置的相关需求。之后,结合配线需求,针对同信号制式和跨信号制式跨线站,分别提出了配线布置原则。最后,基于布置原则,在进一步分析两种跨线站列车作业特征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不同车站构型、不同客流特征的典型配线设置方法,并进一步考虑运输组织适应性、建筑规模、工程量等因素提出适应不同实际运营场景的建议方案。通过研究,对于同信号制式跨线站,建议以在发车端设单渡线、交叉渡线等配线为主;对于跨信号制式跨线站,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建议增设到发线,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折返线等其他配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京地铁宁溧线和机场线贯通运营的要求,空港新城江宁站至无想山站小交路需要支持4/6节编组列车混合运行.为此,信号系统需对车载信号和轨旁信号进行特殊设计,除在轨旁增加混合运行控制设备,并配置不同的车载数据库,实现自动识别列车编组外,还需对不同编组列车的定位、超速防护、对标停车、试车线测试以及站台门联动进行设计,增加混合运行功能,实现4/6节编组列车的安全运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轨旁设备的布置是CBTC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通过建立轨旁设备布置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其对列车追踪距离和追踪间隔的影响,得出信号机、计轴器和应答器之间的位置相互制约关系,从而科学地提出CBTC系统的轨旁设备布置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平台验证了布置方案的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