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地铁长时期的发展以及国人对于文化审美的需求和对于地铁公共艺术价值的意识的觉醒,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城市的独特文化、地方特色和城市风采在地铁空间中呈现,并开始注重地铁空间的人本思想和文化体现,使地铁站具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与内涵丰富的综合功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手法还比较单一。希望通过对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营造一种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与城市文化相契合并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铁公共空间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建议。文章中提出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体现地域文化、注重人性化设计以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也阐述了在营造地铁站公共艺术空间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飞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24-后插26
地铁公共艺术以其自由的表现形式及丰富的美学内涵,直接鲜明地展示着地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目前的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表现形式单一化、创作手法同质化、设计理念教条化,甚至照搬照抄的状况,使得其作为地域文化展示的"橱窗"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实现,成为地域文化与公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本文从公共艺术的概念、苏州地铁建设的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苏州地铁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构建的价值及方法,以期使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在传承城市文脉、展示城市文化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探讨文化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关系为出发点,阐明地铁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发扬的载体,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可以加强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有机联系,营造具有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通过对北京地铁公共空间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完善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创作思路及组织模式;通过文化站点个性化、文化空间融合化、创作手法现代化等新思路、新方法,丰富地下空间环境,创造人文空间。用北京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案例,对所述观点进行实践阐述,为今后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武汉地域文化在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空间的主题形式、艺术表现手法,及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影响,通过对武汉地铁部分线路的公共艺术空间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武汉地铁艺术主题特色与地域性文化的关联性,总结归纳出武汉地铁6大主题文化特色及艺术表现形式,为地铁站内艺术空间建设和地域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艺术突破了博物馆及美术馆的围墙进入地铁空间,消解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间的隔膜,不仅起到了装饰物理空间、缓解地下空间压抑感、传承城市文脉等作用,更能增强艺术的民生性和可达性,对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意义重大。本文以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为视角,分析了交互性公共艺术的比较优势,结合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特征,梳理了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中交互关系的构建方式,提出了交互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在经济的全面带动之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地铁不仅有效分解了交通压力,也是反映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秉承着“一个地铁站,一座美术馆”的理念,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展示区成为了城市文化宣传、城市形象塑造的有效区域。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受到了一定的束缚,而数字媒体艺术能够突破局限,塑造可被大众重新认知和感受的地铁空间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的规划研究中,导入整合的系统理论。通过整理设计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整体,利用多学科的研究视点和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整合的脉络——地铁网络的设计主题整合和视觉整合;地铁站点内不同设计项目的整合;地铁地下公共艺术设计与地上城市周边环境的整合;地铁设计中文化与商业的整合;地铁不同设计、实施、后期阶段的整合管理。避免了传统设计研究方法重细节缺少全盘观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质量和品质;有利于更好地理清散乱的本土文化,衔接好城市现代文明与被高速建设发展所隔断的城市历史文化;真正能够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思考,满足城市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构建起人性化空间体系,形成地铁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和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傅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15-后插16
西安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故称长安.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人文特色与传统艺术元素,这些都为现代建筑与艺术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西安地铁也得以快速发展,并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服务设施.西安地铁为西安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推动了西安商贸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西安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民生大事,西安地铁车站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规划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的传播中心,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以郑州为中心传播区域的中原文化,不仅为郑州以及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而且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郑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怀相融合为设计理念,通过图片、绘画、雕刻等视觉符号,多维度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内涵,使乘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天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48-后插49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很多,但发展速度惊人,仅用了 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运营总长度世界第一.截止2020年底,已经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有44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除了通勤出行功能外,它的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公共空间艺术开始介入了进来.通俗来说,公共空间艺术是对城市、文化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表达.公共空间艺术进入到城市轨道交通,也就进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张天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48-后插49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很多,但发展速度惊人,仅用了 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运营总长度世界第一.截止2020年底,已经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有44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除了通勤出行功能外,它的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公共空间艺术开始介入了进来.通俗来说,公共空间艺术是对城市、文化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表达.公共空间艺术进入到城市轨道交通,也就进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王秋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18-后插19
城市地铁的建设及运营,给公众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形成城市飞跃式发展的动力.城市地铁站人流量大,在车站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上,既要体现出交通公共性的特点,也应契合城市的特色,呈现出文化内涵,带给乘客更舒适、更便捷和更美好的体验.天津市目前己开通6条地铁线路,共有车站143座.  相似文献   

13.
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主题文化塑造方面仍有不足。阐述了地铁公共艺术主题文化的重要性并以地铁公共艺术的主题文化建设较为成功的台湾高雄为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美丽岛站和中央公园站的设计目标、设计构想、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及公共设计内容,作为国内地铁车站通过设计提升公共艺术主题的借鉴与启示。即:展示主题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国际大师巨作,结合地域特色;站体与周边整体设计,公共艺术实现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4.
周贵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25-后插2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已成为其城市公共交通中骨干交通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境问题就成为城市居民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事关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品质.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也因此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部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装饰与装修,而倾向于以艺术的视角来规划和设计车站的公共空间,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随之产生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很多地方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弘扬优秀地方民俗文化、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将地方优秀民俗文化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不仅有助于宣扬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而且能为乘客营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层级.  相似文献   

15.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铁车站乘客集散空间在地面的延续,也是地铁衔接地下交通和地上城市空间的唯一通道,以其极具地铁特色的建筑形象屹立在城市街头,凸显着地铁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城市空间和景观的识别性及辨识度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杭州地铁出入口概念方案设计为例,阐述出入口概念方案设计与城市文化、站点区域环境特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志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9):后插11-后插12
陶瓷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陶瓷历史,陶瓷从很久之前就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当代社会,陶瓷亦无处不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陶瓷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应用于各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既能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气息,还能够实现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推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进步与发展.目前陶瓷艺术已经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将北京部分地铁站点划分为传统街区型、文化科教型以及商业型站点3种类型,并分别与国外同类型站点在地理位置、站点公共艺术元素提取以及公共艺术运用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北京地铁公共艺术未来发展提出应以人为本、凸显地域特色以及实现公众参与等要点,并提出在站点公共艺术设置位置应一体化、艺术创作选题应进一步扩展以及公共艺术创作形式应多元化等建议,探究如何利用公共艺术作品改善地铁站点环境,提升乘客乘车体验,力求为今后地铁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地铁文化是地铁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载体,其与城市文化水乳交融。文章在阐述地铁文化的产生及内涵、分析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的基础上,以洛阳地铁为研究对象,探究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的维度及推进路径,以期为其他城市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提升日益关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的日常聚集场所,其内部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熏陶,而且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风俗人情。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中间站厅、垂直交通、站台空间都应成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重点,并通过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色彩、照明、雕塑、绘画以及其他各种设计技术,设计出具有"整体性、本土性、简约性及传媒性,以及特征与品位协调共生"的新城市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王丽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后插23-后插24
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地铁每天的客运量越来越大,地铁承担的社会职能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居民对于地铁各方面的诉求也相应地越来越高.由于地铁普遍修建于地下,对乘客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为使地铁公共空间更加适应公众对舒适感的需求,使乘客有更好的搭乘体验,地铁站公共空间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