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运兴  藤宏春 《汽车工程》1994,16(2):121-127
本文给出了花键轴开式整体凹模挤压时挤压力计算的三维上限分析法。用该法计算出的挤压力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文中还讨论了有关的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箱体在挤压时,出现的大面积材料撕裂失效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增量应力状态依赖性损伤模型(GISSMO)材料断裂准则,采用LS-Dyna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实验数值模型的方法,通过设计失效物理样件,开展材料单向拉伸实验、胀形实验,标定不同应力三轴度状态下的失效塑性应变值,同时引入累积损伤参数以考虑累积损伤因素的影响。运用三点弯曲实验,矫正材料失效本构模型,通过比对箱体的挤压实验与仿真模拟结果,发现材料的失效区域、位置及过程失效行为均有较好的一致性,挤压力位移曲线的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得的基于GISSMO材料断裂准则失效计算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动力电池包箱体受到挤压破坏时产生的裂纹产生、材料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AVL FIRE软件,对5孔喷油器采用液体挤压研磨前后状态进行了三维流动计算。并在CA498柴油机上进行了5孔挤压研磨喷油嘴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挤压研磨喷油器在满足排放的前提下,改善了经济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轻型汽车使用的变速比齿轮齿条向器已经很普遍了。笔者曾经于1991年 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变速比齿条电极制造的新技术--展成挤压技术。当时是初步提出一些论战讨论。而本篇论文是全面分析转向齿轮与齿条的空间啮合情况,并详细计算出展成挤压时的总力和总力矩。通过计算可知用展成挤压变速比齿条电极完全可行。笔者在铣床上用模拟试验展成挤压等速比齿条铜制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的应用已成为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其中,挤压铝在前纵梁平直段的使用日益广泛.笔者基于某款量产车型的几何集成环境,设计钢与挤压铝混合的前纵梁总成,以替换原车型的钢制前纵梁,并且进行物理制造和性能实验验证的全流程工程开发.实验结果为钢铝混合前纵梁方案在批量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平面流动较为一般化的动可容速度场,分析了平面挤压(拉拔)的力能参数,获得了最佳凹模锥角。分析结论与已往理论及实验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完善非极限状态主、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中的不足,以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组合的数学思想构建了一种非极限状态土压力计算模式。利用非极限状态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松弛应力、挤压应力三者的关系方程,并引入松弛应力发挥系数和挤压应力发挥系数,分别推导得到非极限状态主、被动土压力的加权组合计算模型;借助非极限状态侧土压力系数与填土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的关系式,得到一种求解加权组合计算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引入非极限状态墙土摩擦角与位移比的关系公式,在非极限状态土压力与挡土墙位移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与经典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当挡土墙位移处于非极限状态时,本研究方法较已有文献方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数据;本研究方法考虑了非极限状态侧土压力系数与土体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的非线性关系,更适用于实际工况;在松弛应力发挥系数、挤压应力发挥系数作为加权组合计算模型中的权重,可以直观反映出应力变化对于非极限状态主、被动土压力的影响程度,为构建土压力计算模式提供了思路;由于墙土摩擦角实测数据偏少,其数值演变规律有待进一步探明,导致本研究方法的计算精度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弹性环阻尼器对涡轮增压器转子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速涡轮增压器滚珠轴承转子系统弹性环阻尼器(ERSFD)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以及挤压油膜理论对弹性环支承刚度、油膜压力场分布、油膜刚度阻尼以及滚珠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挤压油膜阻尼器(S F D)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弹性环阻尼器的交叉刚度和阻尼很小,有效地改善了挤压油膜阻尼器刚度阻尼自由度耦合问题,刚度阻尼的非线性得到明显的抑制.采用六凸台弹性环阻尼器与滚珠轴承串联组合的增压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并与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MnSi钢筋挤压接头静力和疲劳试验,探讨了影响挤压接头强度的诸因素,从而选择了最佳的挤压技术参数和工艺,使挤压接头的疲劳性能大幅度提高。建议的挤压参数和工艺为挤压接头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合理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刚塑性有限元分析和密栅云纹实验,揭示了锥形件冷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规律,应用场、应变场、工件接触面上的正压应力分布,挤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挤压件的内部显微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模拟过程和结果是可信的,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内燃机推杆杆头以切削为主的传统加工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依据冷挤压理论,制了该零件的冷挤压件图。分析研究了该零件的冷挤压工艺方案特别对冷挤压工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它对该件的实际生产具有产大的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橡胶沥青黏度高、掺量低的问题,用双螺杆挤出法对胶粉进行脱硫,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螺杆高温挤出时胶粉力学性能损失大的问题,采用双螺杆分别在低温(低于170℃)120℃、160℃和高温200℃、240℃挤出胶粉,再分别以20%、30%、40%的胶粉掺量(质量分数)制备12组胶粉改性沥青。通过溶胶含量试验,测试胶粉的脱硫程度;采用布氏黏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挤出温度、胶粉掺量对胶粉改性沥青加工流动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活化工艺结合双螺杆挤出工艺制备的胶粉溶胶含量有较大提高,160℃挤出温度下溶胶含量较120℃挤出温度下溶胶含量提高了2.13%;黏温曲线中,活化挤出胶粉改性沥青相比橡胶沥青黏度降低较为明显,说明活化挤出工艺能很好地改善橡胶沥青黏度高的问题;随着挤出温度的升高,胶粉改性沥青复数剪切模量逐渐降低,同时在低频区相位角不断增大,意味着弹性性能逐步减弱;挤出温度为120℃和160℃时,胶粉掺量的增加能改善沥青高温性能和弹性恢复性能,但温度升至200℃及240℃时,高温性能随掺量增加有所降低,240℃时弹性恢复性能也开始降低;12组样品中160℃挤出温度条件下,各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流变性能较好,加工流动性能也相比橡胶沥青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变速器渐开线齿形花键轴的冷挤压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渐开线花键的冷挤压成形原理、挤压工艺过程以及模具结构设计特点,并对渐开线齿形花键模芯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叙述。与常规的滚齿加工工艺相比,冷挤压成形的渐开线齿形花键轴具有齿形强度高、齿形精度较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通过大批量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生产渐开线齿形花键轴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铅挤压阻尼器的滞回性能及其在高架桥减震控制中的应用,对不同轴凸高度和长度的铅挤压阻尼器进行了试验,并对其应用于高架桥减震控制的可行性及设置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轴轴凸的长度和高度对于铅挤压阻尼器的出力有一定影响,随着轴凸的长度和高度增大阻尼器出力也相应地增加;铅挤压阻尼器应用于高架桥减震控...  相似文献   

15.
喷射成型高硅铝合金的致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墩粗和热挤压工艺对喷射成型高硅铝合金进行致密化后其组织的变化,以及挤压比对喷射成型高硅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墩粗和热挤压消除了沉积态高硅铝合金组织内部空隙,得到了均匀、晶粒细小的微观组织。作为发动机缸套材料的喷射成型高硅铝合金经致密化处理后,机械性能改善且耐磨性提高,从而提高了缸套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曹支才  张宏亮 《公路工程》2020,(2):156-162,212
为解决传统橡胶沥青黏度大、施工温度高、易发生离析沉淀和橡胶粉掺量低的问题,采用微波活化和双螺杆挤出工艺对橡胶粉进行脱硫降解,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双螺杆挤出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损失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双螺杆挤出胶粉与反应型三元共聚物(RET)复配方案。采用针入度体系指标性能和Superpave沥青胶结料PG分级体系研究了10%、20%、30%橡胶粉复配0.5%、1.0%、1.5%RET改性沥青性能,进而通过三大路用性能试验和实体工程跟踪检测,验证了双螺杆挤出胶粉与RET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用于TECRM/RET复合改性沥青适宜的双螺杆挤出胶粉掺量为20%~30%、RET掺量为1.0%~1.5%。在此复配方案下,TECRM/RET复合改性沥青的135℃黏度小于3.5 Pa·s、软化点大于65℃、25℃针入度40~60(0.1 mm)、25℃弹性恢复率大于80%、离析软化点差小于3.0℃,高低温PG分级达到了82、-24℃;双螺杆挤出胶粉改性沥青避免了普通橡胶沥青粘度大、易离析等弊端,是一种高低温性能和施工和易性能兼顾的改性沥青产品。相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TECRM/RET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有突出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优势。实体工程应用取得了优良的使用效果,研究成果为双螺杆挤出胶粉改性沥青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殿秋  刘军明 《客车技术》2011,(4):42-43,48
介绍了准双曲面主动齿轮毛坯锻件工艺现状及毛坯热挤压锻件工艺过程。重点阐述了锻件变形过程、热挤压成形工艺的优点及成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林志宾 《公路》2002,(5):101-102
介绍套筒挤压技术及环氧树脂涂层钢筋与普通带肋钢筋连接技术参数的对比,在八尺门特大桥20号,21号承台施工中,套筒挤压连接技术优化了施工工艺,在防腐处理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如磊  王志杰  徐海岩 《隧道建设》2022,42(Z1):301-311
为解决全风化红砂岩地层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掌子面失稳问题,以浩吉铁路阳城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全风化红砂岩地层隧道掌子面的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掌子面挤出位移主要集中在掌子面高度3~10 m的位置,掌子面最大挤出位移出现在上台阶和中台阶交界位置。2)拱顶沉降主要发生在已开挖段和掌子面前方约1倍洞径处,其预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比值均在40%以上,最大达到78.33%。3)掌子面前方核心土挤出变形曲线的变化趋势从快速减小到缓慢减小,直至减小为零,大致将其分为强影响区、弱影响区和无影响区3个区间,影响范围为5.8~19.2 m。4)阳城隧道采用超前水平旋喷桩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控制掌子面的挤出变形,实际施工中,建议在采取降水措施的情况下将2种控制措施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