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港口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快速发展的港口经济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根据“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双碳”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港口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本文从绿色港口的运营管理、绿色港口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港口发展战略三方面对绿色港口建设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为未来绿色港口的建设发展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港口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干散货码头是港口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核心和关键,更需要系统谋划、分期实施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要求2020年9月,我国宣布新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3.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内河港口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内河港口在绿色低碳、数字智慧、河海联动、港城协同等方面的转型难度极大且任重道远首先对中国港口协会内河港口分会(简称“内河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期间“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作为一款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工具逐渐开始应用到我国建筑业。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选取长江上游某内河港口工程为研究对象,将该港口工程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及退役阶段进行碳排放来源分析并估算碳排放。结果表明,该港口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8.67万t CO2-eq(当量),施工阶段、运维阶段、退役阶段分别占比39.4%、56.7%、3.9%,单位碳排放为95%置信区间为651.92~745.21 kg CO2-eq/m2,中位数为698.14 kg CO2-eq/m2,清单数据不确定性较小,港口工程碳排放敏感因素为混凝土和电力。碳排放评价结果总体较好,可作为后续制定碳减排政策的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5.
宋明祥  苏瑞明 《中国港口》2004,(7):20-20,17
根据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运强市”发展战略,到2015年,嘉兴市水路运输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河港口实现物流化,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充分体现水路交通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新格局。1.发展嘉兴内河港口的优势嘉兴内河港口位于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我国长江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40.8万TEU,同比增长67.4%。内河港口铁水联运规模优势逐步释放,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成为重要增长极一、内河港口铁水联运发展现状近年来,铁水联运凭借其运量规模大、组合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污染排放小等比较优势,成为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助力交通行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内河港口更是通过发展铁水联运,进一步拓展经济腹地,加强陆水联动,  相似文献   

7.
2021年,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积极优化港口能源结构、作业工艺,不断加大绿色能源应用、绿色装备升级和节能减排工艺改造力度,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2021年以来,集团积极致力于构建清洁用能体系,不断扩大电能、太阳能、LNG、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港口大型作业机械和传统柴油动力集卡。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发展浙江省内河水运,分析浙江省内河水运发展概况,认为浙江具有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需求,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航道、船舶、港口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将浙江内河发展情况与欧美等水运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差距,寻找不足;建议浙江省需加快建设畅通的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适应航道要求的标准化船型和现代化的内河枢纽港,并在政策支持方面给予倾斜,推动运输方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实现浙江省内河水运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晋 《中国水运》2006,(9):47-47
在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水上运输的优势地位将更为突出。目前,“十一五”规划已制定京杭运河盈内河航道网升级改造.内河水运进人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受城市布局、航道条件(桥梁、弯道)及枯岸景观要求等限制.京杭运河实际可供用于港口开发利用的岸线并不多,因此.要充分发挥新运河及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资源优势,实现以水兴航、以靛兴港、“港兴城.需要改变以往单一规划内河航道.港口码头没有同步规划的模式,借鉴国内外发展港口经济的成功经验,刨新理念、统筹布局、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0.
沈利军 《水运管理》2011,33(12):33-34
为推动浙江省海盐县内河港口物流发展,促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分析海盐近年来内河港口吞吐量的变化,针对当地开展内河转运的有利条件,从物流人才培养、物流工具推广、物流中心建设、物流政策扶持等4个方面提出加快当地内河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强国、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以及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背景下,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提出新思路、研究新对策、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分析四川水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体评价四川省水运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全面研判新时代内河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从发展模式、发展定位、发展格局、发展动能、发展业态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及对策,为推动四川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栾鑫  宁翊森 《水运管理》2024,(2):4-6+30
城市内河港口岸线作为稀缺和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内河港口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目前出台的有关岸线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部分重要港口调研结果,聚焦城市经济和区域港口建设发展,分析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优化的港口岸线管理方法,探讨城市内河港口岸线资源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路径,以期优化港口岸线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内河港口定位,为水路运输服务行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浙江内河港口的历史贡献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港口在规模、性质和布局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按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确定了内河港口集约化、规模化、高附加值化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转型的具体措施,以此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内河港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江苏省内河港口发展的方向、定位和主要规划布局,给出下一阶段江苏省内河港口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绿色港口、生态港口等新型港口建设理念的提出,提升了港口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目前,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平均绿化率分别达到5.4%和2.6%,但内河港口的平均绿化率还不到沿海港口的一半。无论是新建生态港口还是已建的港口,必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扰动,为了避免和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在内河港口建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同时,选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技术,以维持内河港口建设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车军  陈虹 《水运工程》2012,(12):17-20
内河航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和城乡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以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分析内河航运发展阶段性特征并衔接相关行业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涵盖了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内河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港口和船舶的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助力交通运输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应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资源储备、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沿海港船绿色发展的多能源应用对策。为更好地落实该对策,应重点发展多能源状态监测及能源管理技术,助力我国沿海港船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5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712万吨,其中,沿海主要港口11839万吨,内河主要港口3873万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5335万吨,其中沿海主要港口4948万吨,内河主要港口779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5.39万TEU,其中沿海主要港口191.46万TEU,内河主要港口13.93万TEU。 货物吞吐量相对平稳 五月是实现“双过半”的关键一月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内河港口总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内河港口竞争力的2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选取了重庆港,武汉港等6个典型内河港口,在德尔菲法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港口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了港口综合评价的总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我国绿色港口建设,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先后颁布了32份推进船舶使用岸电的政策文件。针对不同主体政策的侧重点,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结果建立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将船舶岸电政策分为强制命令类、补贴优惠类和引导鼓励类三种,从中各选两份政策文件作为评价对象,实证分析船舶岸电政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我国船舶岸电政策制定还需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在国家层面上,政策制定需以强制命令为主,以补贴优惠、引导鼓励为辅;在地方层面上,政策制定需以国家政策为引领,统筹规划港口岸电发展方向;在相关部门任务协同上,政策制定需构建全覆盖、不重复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