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无压载水舱船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船舶空载时的平衡和稳性,船舶需要装载压载水航行,以达到降低船舶重心的目的.但是,压载水舱的海水排放出去,会造成海洋生态污染.为了彻底解决压载水带来非本土水生物种的问题,最近几年国外科研人员提出了具有创新思想的无压载水舱船舶概念.本文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研究概况,希望有助于国内无压载水舱船舶的研究以及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2.
余育聪 《江苏船舶》2005,22(5):35-37
远洋船舶空载或轻载时,为了航行安全需要加入压载水以增加抗风能力,到港装货时要排放压载水。压载水中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同时也被搬运,并导致海洋水域环境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草案)》,正是表达了人们对保护环境意识的加强,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管理方法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背景 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货物是由船舶运输的.为了保证空载时的平衡和稳性,船舶需要加装压载水.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每年运转的压载水大约有100亿吨左右.在船舶加装压载水的同时,当地的水生物也随之被装入压载舱中.压载水中的生物随船航行,直至航程结束仍然活着,并随着压载水排放到目的地海域.船舶压载水携带的水生物可能有数千种,主要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物种的卵及幼虫、甚至一些大的鱼类.  相似文献   

4.
庞继宁 《航海》2014,(3):73-75
远洋船舶为了确保船舶结构安全的目的,在实际营运过程中需利用调整货物配载或注入、排出压载水来提高船舶稳性、节能减排,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船舶压载水需要在所到港口国根据装载情况进行压进排出。因压载水存在水质污染、生物转移等危害,船舶随意排放压载水的行为已被严格规范。2014年《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后,不符合公约要求处理压载水的船舶将不能驶入IMO成员国港口,随意排放将面临制裁和处罚。  相似文献   

5.
装载计算机操作中改善船体纵向受力状况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装载计算机操作中改善船舶纵向受力(切刀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状况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操作实例。它为在装载计算机操作中如何选定合适的位置,采取调整货物(或集装箱)装载量或灯、排压载水等措施来改善船舶切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的状况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翀 《中国水运》2006,(10):30-31
据估计,全球船舶每年携带的压载水约有120亿吨,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多达7000种,主要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小型脊椎动物和其他物种的卵及幼虫、甚至一些大的鱼类。许多细菌、植物和动物经过数月的航程仍存活于压载水及其沉积物中,当船舶到港口装货时,这些生物随压载水被排放到港口国水域。对这些入侵生物处理不当,易对生态、经济、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把船舶通过压载水将有害生物引入新环境并对其产生影响列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高胜军 《天津航海》2001,1(2):33-33
船舶压载水对现代船舶正常航行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海上运输非常发达的今天,大量的船舶压载水人为地在各大洋之间流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本文简要介绍这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大约有45000艘国际航行船舶在航行中装载有压载水。估计每年大约有30亿至100亿吨压载水在全球转[(\322\306\241\243)0(\275\374\304\352\300\264\243\254)]船舶压载水引起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侵害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问题,已经在国际上日益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研究表明,许多种类的细菌、植物和动物会随着船舶压载水的排放从一个国家的海域排放到另一个国家的海域,而且在后者的海域里存活和繁殖。一些物种会对当地的海洋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比较典型的外来物种侵害的例子有:欧洲的斑马贝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9.
船舶压载水转移外来物种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船舶空载时为满足稳性要求须装入压载水,同时,许多细菌和运植物也被吸入并被转移到下一个挂靠的港口。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们会迅速地人而对当地的生态,经济和公众的健康构成威胁,本文讨论了外来物种通过船舶压载水转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提出的压载水置换、压载水处理要求及其实施时间进行分析,介绍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和产业现状。通过分析船舶压载水领域国际和国内标准现状,对我国船舶压载水领域标准化发展提出建议,为我国船舶压载水领域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船舶压载水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压载水系统包括压载水泵、管路系统和压载水舱等。本文根据离心泵的原理建立了压载泵流量模型;对管路网络中的流量、压力计算公式进行线性化,采用矩阵方法建立了压载水管路模型;以船舶的横倾角φ和纵倾角θ作为系统的控制参数.根据船舶的浮性及初稳性原理,利用小倾角稳性公式,建立了压载水系统的浮态计算模型;以某油轮为母型船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此模型进行实船仿真能够使船舶在多种工况下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2.
远洋船舶空载或轻载时,为了航行安全需要加入压载水以增加抗风能力,到港装货时要排放压载水.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技术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船舶压载水对保证船舶稳性和航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船舶压载水中带有的病原体和有害生物也随压载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起转移,污染海洋,危害人类,本文对控制船舶压载水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生物传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紫外线技术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方案,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无压载水船舶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斌 《中国船检》2011,(2):46-48,104
据报道,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超过120亿吨,平均每立方米压载水有浮游动植物1.1亿个,已被确认约有500种生物物种是由船舶压载水传播入侵。因此,船舶压载水特别是远洋船舶压载水的随意排放,已被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列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丽颖 《水运管理》2008,30(7):23-25
阐述船舶压载水的危害和国际公约的建立以及我国为之付出的努力,明确完善船舶压载水有关公约建议,并提出加入公约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工作;(2)明确公约履约主管部门;(3)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包括港口国监督程序、船舶压载水取样和分析标准、船舶沉积物接收设施配备、港口国检查官培训、有害水生生物及病原体的风险评估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专家系统控制策略的思想,提出船舶装卸载分轮次序的控制原则、约束条件及实现原理。通过控制船舶的浮态提高船舶压载水的速率及排放能力,保证货物装载过程中压载水与货物操作相适应。利用专家系统的反向推理和正向推理相结合多级控制的控制策略,确定了船舶配载方案及船舶装卸载分轮次序,并提供船舶货物装卸载操作每一步的货物装舱顺序、时间及船舶浮态等性能指标,并通过实船计算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本方法能迅速、准确地确定船舶配载方案及操作步骤,提高船舶的配载效率,避免船舶配载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江剑 《中国水运》2014,(8):30-31
文中通过对压载水影响船舶稳性与具体实例的分析与探讨,总结出利用压载水调控船舶稳性和强度等性能,以及如何有效的采取措施控制船舶压载水,从而提升最大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加强对船舶的压载水的各项管理和监控。文中结合实际分析了压载水对船舶调控操作,完善了压载水调控航行性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船舶压载水对生态影响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压载水中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全球性的海洋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对海域原有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为保护本国水域环境,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船舶压载水管理措施,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严格的压载水排放标准。本文通过简介几种处理的方法来预防船舶压载水给我国带来的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  相似文献   

19.
根据船舶具体情况,利用 EXCEL,输入管路及附件的基本参数,生成压载水溢流置换的管路系统特性曲线图,从而了解溢流置换时各舱室压力、溢流流量和需要的时间,为编制该轮<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20.
船舶压载水控制和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压载水排放造成危害的潜力,不仅已被国际海事组织认识,而且同样被国际卫生组织认识,该组织对压载水传播流行病菌的作用甚为关注,一 些国家早已采取通过地方的,区域的或国内的法律约束及规定的措施,以减少通过到港船舶传入有害水生物或病原体的危险,同样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在海上更换压载水,船舶安全是最重要的,更换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