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铁道勘察》2002,28(2):17-19
基于项目工作实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工作规划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测量规划设计的可持续稳定性和组织工作的系统性,以及承担者的专业性、稳定性的要求,建议考虑充分利用城市轨道工程测量信息.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建设现状的不足出发,结合板式无砟轨道的应用现状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说明装配式减振轨道自动铺装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需求。阐述装配式减振轨道自动铺装的测量控制方法,给出测量控制所需的坐标转换算法,说明自动铺装测量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指出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改变人工现浇轨道结构的现状,能大大提高轨道工程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提高减振质量,减少人工,缩短工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浅谈地下铁道工程测量工作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地下铁道建设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地铁工程测量工作有了长足发展,许多先进的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铁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本文重点介绍地铁测量的特点和GPS测量技术以及竖井定向,地下施工测量、施工监控量测等方面在地铁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地铁测量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中,慢行接驳是最常见的,但在现实的道路规划设计中,多以机动车行驶需求为核心,对慢行接驳交通系统的设计重视不够。结合深圳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交通规划的实践,提出了一套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慢行接驳交通规划工作方法。介绍了慢行接驳交通规划工作的流程和内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站、片区中心站和一般站的慢行接驳交通规划设计要点。以深圳市轨道交通7号线西丽站慢行接驳交通规划方案为例,介绍了慢行接驳交通规划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方案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内容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应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并充分互动,否则将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方案难以稳定、工程投资激增,或工程建成后乘客使用不方便、客流与运输能力不匹配等问题。结合多年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前期规划设计及后期实施阶段工作的经验体会,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方案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内容,以达到切实稳定工程方案、明确规划条件、落实用地控制的目的,试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系统性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激光测距的原理及激光测距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气隙测量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实际测量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轨地过渡电阻是影响杂散电流泄漏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对过渡电阻进行测量。根据轨电位分布特点,提出利用机车运行时排流电流作为测试电源来测量轨地过渡电阻的方法。首先分析单电源供电时区间过渡电阻测量原理,给出所需测量数据,测量方法以及计算过渡电阻公式。城市轨道交通实际系统是双电源供电,即两个牵引变电所并联,因此在具体分析时,可将双电源供电等效为单电源供电。最后给出了双电源供电情况下区间过渡电阻实测系统原理图,并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孟存喜 《科技交流》2004,34(3):8-10
青藏铁路工作条件艰苦,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利用当代工程测量、GPS、航空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减少野外作业工作量,提高勘测设计成果的再利用率,缩短勘测设计周期势在必行。本文对铁一院在青藏线格拉段勘测设计中应用勘测设计一体化技术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实施勘测设计一体化工作提出了建议,旨在对今后开展该工作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线网规划设计是进行轨道交通建设中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本就北京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一些思路和体会,希望对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工作中,传统人工联系测量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易出错等缺点,经过实践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半自动化联系测量方法。基于“TSDI多测回测角”机载软件,搭配徕卡全站仪,在传统吊钢丝法人工联系测量基础上,通过仪器自动定位完成测量与数据记录,进而完成半自动化联系测量;同时利用自编后处理软件,实现数据采集、整理、检查、分析,最终生成可用于严密平差的导线格式数据,为获取高质量联系测量成果提供快捷有效方法。使用本文方法完成一组竖井联系测量工作,只需要2个测量人员,1 h即可完成全部测量工作,该方法较传统人工测量实践表明,测量效率提高近4倍,测量人员数量减少1/2,且避免人工记录易出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段杰 《铁道工程学报》2006,(1):11-14,31
研究目的:施工测量是隧道施工中的基础工作,在隧道施工中如何做好控制测量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包括现场布设控制点位、外业测量、内业整理等工作都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 研究方法:本文从洞口的投点布设要求、大地四边形的特点及适用性、大地四边形的内业计算方法、工程实例等几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大地四边形在隧道控制测量中应用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结果:提出大地四边形控制网是用于洞口控制测量的一种比较方便、精确度高的方法。本文中的计算方法和实例运用对类似隧道施工中的投点位置选择、洞口控制网布设、内业数据处理等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研究结论: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有很多种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形式应根据控制测量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特点进行选择,既要保证控制测量的精度,又要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密测量控制网包括卫星定位控制网、精密导线控制网和精密高程控制网,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测网进行复测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结合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精测网复测实践,阐述轨道交通工程精测网复测的技术方案和外业测量过程,并对精测网复测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选取稳定性良好的起算数据进行严密平差;在地势平坦的区域,精密导线网测距边两化改正对整网精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应及时对破坏重埋和变形超限的点位进行更新,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基准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总结北京地铁“复一八”线王府井至建国门段施工控制测量工作的经验,介绍应用先进的测量手段,确保多个施工作业面准确贯通的工程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14.
章维杰  卜建清 《铁路航测》1997,(1):24-26,29
线路测量的主要工作是线路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及横断面测量,以往这三者是分别进行的,随着光电测距仪及全站仪的广泛使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测量途径,即在测量线路中线的同时测线路纵横断面,三者同步进行,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很有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线路同步测量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安装精度普遍不高、运行故障频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专用测量仪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测量安装及精度控制技术。详细阐述了站台门底座、立柱、门机、门槛及滑动门的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并将该技术与传统的站台门安装技术的精度控制进行对比。从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的站台门施工效果可得到结论如下:该技术实现了站台门系统的快捷安装,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站台门的整体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空间的协同发展,对2000年以后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具体包括:城市空间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规划设计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机制与评价方法、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规划理论重塑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空间的协调开发理论与规划方法仍不够完善,缺少整体性的土地开发控制策略,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后评估研究更是严重匮乏。提出了下一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土地空间开发的研究重点,包括编制体系协同、轨道站点与轨道线网重塑城市空间结构、不同地区轨道制式选择与适应性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践,对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牵引变电所处接触轨电分段的设置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工程情况,提出了电分段设置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初步规划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的信息化、参数化和可视化优势,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方案比选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平台。以Infra Works BIM平台为基础,对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用的技术路线,实现了基于Infra Works的城市轨道交通地形规划设计、三维场景创建和线路规划设计。研究成果也为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设计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坑工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投资较大、风险源最为集中的分部分项工程。为使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保证基坑自身和周边环境安全,应科学合理确定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安全等级、环境保护等级和变形控制标准,但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对上述指标的规定较为模糊。结合江苏省近20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经验,针对上述指标提出了明确的参考划分标准,同时也明确了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内容,为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汽车试验场工程要求施工测量精度高的特点,提出平面控制测量采取分级布网的思路,对施工放样进行了精度分析和选择,从而保证了该工程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