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事》2022,(1):57-59
[问]《规定》起草的背景和意义. [曾晖]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曾于2012年颁布了《海事行政执法督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了执法督察工作机制,成立了专职督察队伍,明确了管理和实施要求.《办法》施行9年来,海事系统通过大力开展执法督察工作,有力地规范了海事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25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海事执法车配备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加强该省海事执法车辆管理,统一外观标识,规范海事执法行为,云南省公安厅和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出通知,从2011年12月1日起,对该省海事执法车辆实施统一外观标识管理。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海事行政强制实施程序暂行规定》,是水上第一部关于实施海事行政强制的程序化规定.它一方面规定了海事机构在实施行政强制时的程序要求,另一方面也设定了海事行政强制的种类,统一了行政强制文书的格式,在较大程度上规范了海事行政强制行为,对实施海事行政强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海》2015,(1):6
日前,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了《直属海事系统行政执法事权层级调整方案》,调整下放13项海事执法事权,并明确了各级海事机构在每一项海事执法事项中的具体权责,明晰层级事权,理清权责边界,海事行政审批事权将主要由分支海事局和基层海事处负责实施。预计2015年6月30日前,各项调整下放事项将全部落实到位。经过调整,审批事权由部海事局下放至直属海事局和分支海事局的有:外国船员证书承认签证、跨省实  相似文献   

5.
邱奇 《中国海事》2011,(3):32-35
文中首先介绍了海事执法公信力的内涵和提升海事执法公信力的意义,紧接着对影响海事执法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海事系统立法、执法制度完善和执法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海事执法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柔性执法的内涵、理念,提出海事管理部门引入柔性执法的现实意义和柔性执法在海事行政管理中的应用途径,进一步分析海事管理部门引入柔性执法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柔性执法对海事管理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浅析海事执法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焱 《中国水运》2010,(1):34-35
文中作者在具体海事执法中,通过长期工作积累,就海事执法总体地位、执法手段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钧 《中国海事》2012,(8):28-30
文中以《海事行政强制实施程序暂行规定》集中列举的17种传统行政强制措施为例,对传统海事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和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以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行政强制法》视角下海事行政强制措施的范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桂荣 《天津航海》2004,(3):35-36,41
本文通过援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海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和效力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阐明了海事规范性文件可以作为海事行政执法的依据;同时,也论述了今后海事规范性文件“规定权”将逐步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海事执法工作中执法记录仪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执法记录仪的功能特点,对执法记录仪在海事执法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如何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邱奇  胡博 《中国海事》2012,(4):29-31
文中指出了目前海事普法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事“执法普法”的新理念,最后提出了以“执法普法”提高海事普法教育工作实效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洪光 《世界海运》2005,28(3):39-40
人们一直从行政法的范畴来认识海关法,实际上,海关法包含许多经济法的特征。从海关法是经济法的角度,探讨了海关法对构建现代海关法律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娄新义  沈琼 《水运管理》2010,32(3):29-30,33
为提高海事行政执法效率,保证执法的公平和公正,结合案例对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情形下海事执法的异同展开分析,并提出对想象竞合行为和法条竞合行为的处断建议:对前者适用“从一重加重处罚”处断原则;对后者则应由法律规范之间的转致决定如何适用。  相似文献   

14.
《海商法》修改中关于船员外派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红军 《世界海运》2006,29(4):44-4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海商法》中某些方面的缺失和滞后严重影响着立法目的实现,特别是关于船员外派方面,直接导致了对船员的保护不足和法律适用上的困难。结合船员劳务外派工作实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从修改完善《海商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在《海商法》中设立专章或单独设立《船员法》来对船员外派的性质、外派企业的法律地位、船员的特殊保护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以为船员的法律救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08,(9):12-14
8月1日,被寄予厚望的《反垄断法》开始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同日公布成立了反垄断委员会,包括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的人员。中国《反垄断法》的三驾马车共同执法模式确立。  相似文献   

16.
海商法的性质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宁 《中国水运》2007,7(8):263-264
海商法的性质与地位直接影响到一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与适用。在我国,海商法是作为民事特别法的地位出现的,这包括固有性、专业技术性以及涉外性与国际性。不过将来可能会因为《商法通则》的出现而使得海商法的性质与地位发生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白勇军 《中国水运》2006,6(7):137-138
运用博弈论最简单的模型,把行政执法分为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和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三方面来进行分析,为实现有效执法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孙芳 《中国水运》2006,4(5):190-191
对民法的词源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揭示出"民法"乃是市"民法"的误译,是市民社会中的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市民社会理论做一简要论述.指出作为"物质生活关系总和"的市民社会具有一些共同特性,即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性关系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为前提.鉴于西方现代法制建设中市民社会经验的意义,作者指出,要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放就乱,一统就死"两难困境,因此就有必要建立中国市民社会的理论,逐步确立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9.
One of our greatest recreation resources—the seashore—is rapidly vanishing from public use. Nearly everyone seems to know this fact but few do anything to halt the trend.  相似文献   

20.
刘延海 《中国水运》2007,7(9):157-158
随着海上运输事业的发展,青岛港的规模越来越大,吞吐量成倍增长,青岛VTS中心1999年12月8日正式开通运行。从青岛VTS中心正式开通运行的情况来看,船舶无序抢航、超速航行、冒险操纵、背离避碰规则、违章作业碍航等现象大为减少,较大程度的改善了青岛港安全航行状况,保护了海洋环境,提高了船舶的航行效率和港口的生产效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