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客运专线无缝线路的钢轨焊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客运专线要求高质量的钢轨焊接接头,其外观质量严于常速铁路钢轨焊头;焊头质量与钢轨、焊接方法、焊工素质、焊轨生产管理诸因素相关。本文对不同焊接方法的钢轨焊头质量进行比较,提出线路上应优选移动式闪光焊焊接钢轨,并提出基地焊接长定尺钢轨的参考工位工序配置。  相似文献   

2.
《铁道知识》2010,(4):84-85
移动式焊接接头轨面硬化技术及设备 主要完成单位: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钢轨焊接接头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全长淬火钢轨在经现场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气压焊)后,钢轨焊接接头部位原有的硬化层消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原有的硬度指标也有较大程度的减少,形成硬度低落区。焊头轨面硬度下降会造成钢轨低接头,轨顶低陷日趋严重,将加大车轮和钢轨间的冲击力,从而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地焊接的基本工序要求和钢轨焊接生产工艺的特点,对基地焊接焊轨生产各个工序应把握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基地焊接生产行业标准、基地焊接焊轨生产管理办法、技术培训和交流、基地焊接工艺规程和工艺策划、基地焊接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出焊轨质量控制在管理上应注重的问题,从修订基地焊接生产行业标准、统一基地焊接设备养护和维修办法、质量数据信息化管理、强化基地焊接焊轨质量第三方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提出完善基地焊接质量管理的建议和办法,提升基地焊接焊轨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钢轨闪光焊在线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该系统能够完成焊接电流、电压和动立柱位移的实时数据采集,并将采集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与数据库管理,能将焊接参数生成曲线实时显示和查询。通过对所采集的过程参数的统计分析,实现了钢轨接头质量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钢轨闪光焊接头平直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钢轨闪光焊接头的平直度控制技术,分析焊前检查钢轨、除锈、焊接、矫直、精磨等工位在保证焊接接头平直度方面的作用,对矫直和精磨工位的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和平直度控制目标进行说明,提出了采用电子平直尺测量焊接接头平直度的评判准则,为焊轨基地控制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100m定尺钢轨闪光焊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运专线钢轨焊接采用基地焊(或厂焊),钢轨矫直、对中、精磨等手段齐全,可以有效保证焊接接头质量。25~100 m定尺轨在线上直接采用移动式闪光焊与基地固定式闪光焊比较,质量有一定差距。线上长轨条焊接可采用铝热焊、气压焊或移动式闪光焊(焊机带保压推凸功能)。100 m定尺钢轨焊接生产线应采用U形串列式布局,降低生产线长度,将生产线总长度缩短到1 000 m以内。  相似文献   

7.
无缝钢轨焊接接头的平顺性直接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现有的500 m长钢轨焊接生产过程中,对焊接接头残余焊筋的初次处理主要由人工手持简易机具对接头进行打磨处理,加工质量不稳定且费时费力。为解决人工打磨质量不可控以及消除干扰探伤的焊筋波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智能化的钢轨焊缝全断面铣削加工系统和相应的加工工艺流程,针对钢轨轨颚、轨腰、轨底上表面等处的钢轨焊接接头复杂曲面,通过3D非接触精密测量头对焊缝两侧的钢轨进行测量,采用多段小直线拟合方式来实现对钢轨的仿形加工。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使焊接接头铣削后各部位尺寸满足长钢轨焊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秦沈客运专线高速重轨焊接性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对钢轨化学成份,物理力学性能及型式尺寸偏差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同时也对超长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接头提出了高质量要求。本文在进行大量钢轨接触焊工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攀枝花钢铁公司模铸PD3钢质和鞍山钢铁公司连铸PD3钢质60kg/m高速重轨的焊接性,使之达到了铁道钢轨焊接行业标准技术要求和铁道部颁发的时速200km用轨技术条件要求。在焊轨基地的焊接生产抽检中,接头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新型钢轨固定式闪光焊接头焊后热处理设备及配套的监控系统采用了对开式分体加热线圈、激光测距焊缝自动对中技术、自动控制温度偏差技术、质量监控系统等设计,实现了钢轨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和工艺数据的监控、显示、存储和查询功能,解决了现有焊后热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钢轨容易磕碰加热线圈、温度测量偏差大、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不易追溯等问题。新型焊后热处理设备及监控系统的改进为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采用SQL数据库,存储了长钢轨焊接过程中几个主要工位的生产数据,包括焊接时电压、电流、位移、压力曲线,精调工位的接头平直度检测曲线,出厂前平直度检测曲线,正火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各主要工位操作数据,对每一个接头自动生成一个标识号,通过打标机把标识号打印在钢轨轨腰,实现了焊接质量的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印尼雅万铁路的特点及其与中国铁路在语言环境、铁路规模、运营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业务复杂度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构建印尼雅万铁路客票销售系统的技术方向,为既有的中国铁路客票系统进行架构上的改造和功能上的裁剪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研究解决了印尼雅万铁路客票销售系统的关键问题,形成适应性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铁路客运段的现状,集成基于GSM-R的无线移动售/补票子系统、车长办公子系统、餐车管理子系统、列车GPS定位与自动语音播报子系统、列车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五大车载系统,构建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在客运段建立集成平台,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客运业务,提供WEB查询服务,并对其中的两个关键子系统给出实现方案。铁路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已在武汉铁路局下属客运段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铁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监测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基础,有助于预防高铁周边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目前京沪高铁委托管理模式为依据,调研了京沪高铁周边安全隐患管理现状,研究了其安全隐患监控措施和整治办法,形成了闭环管理系统,在内外协调时采用“双段长制”;建立了基于高分辨遥感变换检测技术和北斗智能巡检终端的智能安全隐患监控流程。周边环境隐患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智能技术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天地一体化高铁安全隐患防控体系,解决了京沪高铁沿线各站段之间安全隐患信息不能相互共享、相互参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概述LMD系统移动APP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与数据安全设计,实现LKJ车载设备实时监测的移动化管理手段,有效提升LKJ设备安全运用监测效率。通过LMD系统移动APP在铁路局电务生产作业中的实际运用,简述移动作业APP给LKJ设备移动化作业管理带来的变革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规模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为实现车站及大跨过渡段的安全建设,八达岭长城站建立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隧道围岩及结构安全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在围岩和结构中预埋传感器,监测地下车站和大跨过渡段的围岩,以及锚杆、锚索等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并进行自动化采集、实时传输和处理,实现隧道围岩及结构力学状态的可视化实时显示与预警。超大跨隧道结构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确保了复杂围岩条件下长、大隧道及隧道群的施工期和运营期安全,体现了现场监测信息对施工与设计的指导意义,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和监测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资产管理系统,是实现高速铁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系统。在当前高速铁路委托运营管理模式下,系统中能够体现基础设备设施的检测和维修等的动态数据由现有的外部系统提供。分析外部系统现状,针对外部系统不同的数据量和网络部署,提出相应的接入方案,并解决外部动态数据与资产管理系统间的数据关联问题,研究相应的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以京沪高速铁路的现状为例,介绍铁路工务生产管理系统接入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剧毒品货物原始信息的及时发送和接收,实时查询剧毒品货物运输信息,实时追踪和监控剧毒品货物运输车辆,提出通过GPS车载监控装置、地面货物检测识别装置、计算机系统和铁路数据通信网络构建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剧毒品办理站的3级剧毒品货物运输实时监控管理网络。整个系统由铁道部、铁路局剧毒品货物监控中心系统和剧毒品专办站剧毒品货物信息管理系统组成,通过铁路数据通信网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连。监控中心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短信数据接收、GPS数据处理、信息传输、警示信息处理、剧毒品货物动态信息接收和处理、剧毒品货物车辆位置实时显示以及主控制系统模块。剧毒品货物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剧毒品货物信息采集模块、货物出/入库信息核对模块、货物进出库动态监测及错误报警模块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现状,研究了信息系统软件运维检修作业技术规范、检修知识库、专项巡检技术报告机制及关键技术。该研究成果对信息系统软件运维检修作业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统一,目前,已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运维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兰(州)新(疆)高速铁路是我国西部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周边自然环境具有高海拔、严寒、昼夜温差大、风沙大等特点。文章基于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网格化管理理论,深入分析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的业务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构建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将工务安全风险发生位置定位在200 m之内,实现工务安全风险评定从定性化到定量化的转变。重点论述该系统的业务需求、技术架构、数据库设计、数据接口方案及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动车组技术变更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对动车组源头质量整治等技术变更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模式,满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动车组技术中心、铁路局集团公司、造修企业和监造、验收部门对源头质量等技术变更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要求。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动车组整治实施计划预测应用,共享平台数据交互等技术。采用该系统,对2012-2018年全路动车组源头质量整治项目进行管理,达到了规范过程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现场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