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不同接收机用户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定位精度的需求,分析了GNSS不同定位模式的定位性能差异.从GNSS观测方程入手,分别对观测方程线性化,绝对定位、相对定位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定位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载波相位差分、伪距差分、位置差分、伪距绝对定位.用GPS差分接收机在四种定位模式下进行定位精度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给出结论: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可达2cm,表明了其在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领域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航海无线电指向标的GPS信标差分系统可为水运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全天候的免费定位助航服务。但由于依赖美国GPS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的双频伪距信标差分定位技术方法,从而实现大范围亚米级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长江下游采用北斗/GPS双模信标差分定位技术,能够实现300km以内优于1m的平面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王成 《航海》2015,(2):59-63
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事应用,文中介绍了基于沿海无线电信标的差分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情况,设计了兼容北斗和GPS的沿海无线电信标差分系统,详细分析了北斗伪距差分和定位算法,给出了基于国际海运事业无线电委员会(RTCM)标准的差分北斗信息的编解码流程。2013年底,在天津北塘实现了RBN-(DBDS+DGPS)的试验播发,并在信号覆盖的环渤海区域进行了动静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台站信号300公里覆盖范围内,BDS和GPS单独实时差分水平定位精度相当,优于1.5米(95%置信度),BDS/GPS联合实时差分定位精度更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北斗系统在港口定位中的精度,提出利用北斗多参考站系统进行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的方法.介绍伪距差分数学模型和多参考站综合伪距改正,并以实例说明.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定位精度提高到分米级,明显优于北斗伪距单点定位.  相似文献   

5.
庄铭杰  彭国祥 《中国航海》2005,(1):38-42,73
简单回顾了对流层中GPS信号传播延迟的原理。介绍了2种常见的校正模型,Hopfield模型和Black模型。定义了差分GPS(DGPS)的对流层伪距残差的概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对DGPS的对流层伪距残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户和基准台之间距离增大和低卫星仰角都将使伪距残差增大,气象因素和高程对伪距残差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GPS、BDS绝对定位,GNSS组合绝对定位、DGPS差分定位和GDCORS定位模式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这五种定位模式下的定位精度情况。实验数据说明,在实验区域内五种定位模式的精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GDCORS精度达到1cm,差分定位优于绝对定位达到0.5m,使用多系统组合定位模式优于单系统定位;该区域BDS单点定位精度与GPS单点定位精度在平面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3,(6):65-68
舰艇编队航行协同作战,必须精确确定编队成员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即进行相对导航。研究利用GPS伪距信息进行差分,以卫星伪距差分信息作为观测量,以跟踪船相对目标船的位置信息作为状态量,建立相对导航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解算跟踪船相对目标船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得跟踪船相对目标船的距离和方位信息。应用此方法进行实测实验,结果表明测距精度优于0.2 m,方位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8.
水下合作目标三维定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进行合作目标海试测量时,测量船需要对水下目标进行实时高精度测距定位.针对此需求,本文在综合对比当前2种典型的水下定位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水面水下同时基技术设计了基于3个差分GPS浮标的水下合作目标三维定位系统,建立了系统定位解算模型.海试实验表明,该定位技术能获得与差分GPS相近的水下立体定位精度,并且具有使用定位浮标少,海试布放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刘彦祥  杨鲲 《港工勘察》2000,(41):23-24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因其具有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而广泛应用于测量及导航定位中,尤其是针对美国的SA政策而采取的差分GPS定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精度的工程导航定位和测量中,文中结合我院引进的MBX型接收机,叙述影响差分GPS测量及定位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SA取消前后RBN—DGPS系统精度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取消SA前后,对GPS、RBN-DGPS的陆地静态定点定位进行实测、统计与分析,重点对RBN-DGPS基准站的伪距改正量残差、经纬度残差等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实测与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统计了SV、HDOP、VDOP、PDOP、2DRMS的概率。采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建立了RBN-DGPS用户定位精度随基准站距离变化的数学模型。对我国GPS、RBN-DGPS系统的应用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