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然而对档案人来说,“办公自动化”、“E—mail”、“虚拟”等新鲜词汇的背后,带来的可能就是“没归档”、“涉密”、“数据无法读出”等让人追悔莫及的事。一次次的教训提示人们,“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档案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宣传效果。笔者认为,档案宣传工作中往往忽视对宣传对象的研究,没有根据不同对象在档案意识上的不同要求明确宣传工作的不同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使得档案宣传工作浮于表面,虽广泛而不深入。鉴于此,  相似文献   

2.
档案宣传工作是特定主体以挡案为内容所进行的一种经常性的鼓动教育和制造舆论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企业为立足市场,纷纷精简人员、机构,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求得更广泛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此,各企业对其档案部门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档案部门不仅要承担更多的管理职能,而且要努力做好挡案宣传工作、提高档案工作地位。本文试从档案宣传工作目的、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船舶档案中心(China SCF Center)于2020年7月1日在中国船级社总部正式挂牌运营。网站域名为Http://cscfc.ccs.org.cn/中国船舶档案中心系经交通运输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由中国船级社(CCS)建设并独立运营的公益性船舶档案信息服务机构。中心秉承CCS "安全、环保,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为国内外造船、航运、船级社、主管机关等海事界客户提供7*24小时全球船舶档案的安全管理应用和紧急服务。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4.
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档案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是档案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机构是职能的载体,档案机构的规模、级别、隶属关系必须与职能相匹配。随着高校的扩招规模扩大、事务增加,作为高校服务的机构,高校档案机构的设置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档案事业和学校各项工...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2000年7月,广州地区九所院校合并组成新广州大学.档案室顺应新形势,坚持以业务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档案利用率为目的,强化服务意识,制订了《广州大学档案工作规范》,健全与完善了《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利用登记表》,编写了各类档案目录和文件汇编等,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借阅、复印、信函与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学校和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使我校档案利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各级国家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国家档案的机构,档案馆中蕴藏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馆的工作任务除了收集、整理、保管等基础业务工作外,还包括采取各种形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服务.当然,档案信息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必须以"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的"有用性"和"可开发性"为前提.然而,我们在强调做好档案馆的基础业务工作和服务利用工作的同时,却忽略了档案信息资源流失这一业已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档案期刊为档案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提供了一个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的平台。档案期刊对宣传档案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决定档案期刊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即为发行工作。本文简要阐述了档案期刊的现状及发行影响因素,旨在最大限度发挥档案期刊的作用,为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ISO 9000族系列标准问世以来.质量认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空前发展,各企业(或科研设计单位)为取得进入市场竞争的通行证,争创知名品牌的王牌.纷纷建立并运行质量体系。各单位按照ISO 9000族标准制定质量体系文件,结合本单位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实际情况.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质量认证,并由此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各单位档案郝仃在理解、宣传、贯彻系列标准的同时,必须进一步了解质量体系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以明确档案工作在质量认证当中的方向,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中国兵器工业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兵器工业档案馆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兵器工业遗产档案文化建设中,以黄崖洞兵工厂工业遗产为切入点,建成了黄崖洞兵工厂虚拟展馆系统,贯通了“1+1+1+1+1”的应用模式,即1个文化产业平台、1个专业技术研究团队、1条开发利用研究路径、1个多维传播矩阵、1个宣传宣教集成体系。实践效果良好,具备进一步深入推广的价值,希望能够为兵器工业遗产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档案馆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广大群众、基层研究者、学术专家、国家机构等不同信息主体整合资料及内容的数据库。为了保证用户的不同需求,档案馆的档案服务也应不断优化与升级。基于此,本文结合信息化技术,阐述将社交新媒体平台、社交软件等与档案馆相连接,为档案信息利用群体提供更新的服务形式,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并通过创新优化活动,传递有价值的服务信息,为档案馆服务打开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平台环境中的科技档案接收工作,在及时性、齐套性、安全有效性等方面面临新挑战,档案收集工作应适应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方向,紧跟时代步伐,细化接收细则,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相似文献   

12.
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社会档案意识的淡薄,一些单位出现档案工作困境,档案宣传效果不佳,档案队伍不稳定,档案业务工作开展不顺利等成了一些单位档案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所在单位针对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经过探索和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3.
科技档案编研,是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档案部门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形式。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和部门的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从而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高校档案工作服务职能、服务形式和档案人员素质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履行其各项服务职能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国第二次档案工作会议上曾提出过一个方针:以多快好省地开展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为纲,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服务。档案工作正是把握这一正确的服务方向而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中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它的产生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还为转换档案管理机制、拓宽档案工作发展思路、增强档案部门的活力提供了重要条件.随着新领域档案工作、新载体档案管理的频频出现,档案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发展档案中介服务势在必行,这也是深化档案工作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档案工作的需要.可以预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在未来的档案事业发展中将引领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档案局齐丽华副局长曾在档案工作研究会上指出:“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利用在线化”。也就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提高各类机构管理效能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今后档案工作的主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字校园摆到了高校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我校于2005年9月启动校园OA平台,随着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逐步推广和使用,由此产生的电子公文及其归档问题,即成为档案工作的首要问题。如何做好OA平台电子文档的网络管理工作,笔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挡案记载着高校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学生管理、生产、后勤等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价值的档案信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教兴国施政方针的确立,高校同样也面临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校档案部门应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是融合多种因素和多种条件的系统工作,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和管理人才、管理机制上的系统工程。高校档案部门强化档案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六个环节”,即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我国档案工作的方针是“以利用为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也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特征决定了档案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又称为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它是通过统一的标准,规范档案电子管理,构建完整的电子档案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档案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包括:采集资料、移交接收、归档、存储、管理、利用和编研等;同时逐步将业务管理模式转换为服务化管理模式,以服务模型为业务管理基础,业务流和数据流建立在以服务为模型的系统平台上。  相似文献   

20.
在大多数企业中,档案部门作为一个后勤服务部门,基本处于手工整理、半封闭工作状态。在企业深化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在机构变动、人员缩减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