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F分子的角度分布.在同样碰撞能范围内,碰撞能对产物HF转动取向参数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最后结合F+HBr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效应和势能面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2.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最新构造的扩展Lond-Eyring-Polanyi-Sato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F+HBr→HF+Br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在碰撞能为0.01-0.5eV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几率、反应物HBr分子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几率的影响、积分散射截面和产物HF分子的角度分布。在同样碰撞能范围内,碰撞能对产物HF转动取向参数的影响也得到了研究。最后结合F+HBr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效应和势能面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3.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计算了反应H(D,T)+OCl,主要是研究同位素效应对反应截面、产物的转动取向和分支比的影响.准经典轨线的计算选择了PSB2势能面,在0.2~1.2eV碰撞能范围内计算了H(D,T)+OCl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分支比等结果.同位素对反应截面和产物分支比的影响很明显,而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对H+OBr→HO+Br反应产物的散射和产物角动量进行了研究.计算中的碰撞能为0.5、1.0、1.5、2.0 e V并且初始振转动能级为ν=0,j=0.结果显示,在四个碰撞能下的散射和产物角动量取向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从反应机理和势能面的角度分析了它们对碰撞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依据最新构造的扩展LEPS势能面,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放热反应F+HI→HF+I在碰撞能分别为0.1、0.3和0.5 eV的条件下,对反应物与产物的矢量相关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描述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描述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碰撞能以及反应物分子转动激发对矢量相关的影响都得到了计算,结果显示产物角动量j′不仅取向,而且沿垂直于散射平面方向定向. 产物角动量取向和定向都随着碰撞能的增加和反应物分子的转动激发的增强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6.
依据最新构造的扩展LEPS势能面,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放热反应F+HI→HF+I在碰撞能分别为0.1、0.3和0.5eV的条件下,对反应物与产物的矢量相关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描述k-j’两矢量相关的P(0,)分布,描述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碰撞能以及反应物分子转动激发对矢量相关的影响都得到了计算,结果显示产物角动量j’不仅取向,而且沿垂直于散射平面方向定向.产物角动量取向和定向都随着碰撞能的增加和反应物分子的转动激发的增强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使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宽碰撞能范围下H+LiH~+反应动力学.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均显示这是一个没有阈能的反应.通道1(H+LiH~+→H_2+Li~+)和通道2(H+LiH~+→LiH~++H)之间的分支比随0.433 6到2.602 eV范围的碰撞能变化.所得到的H_2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表明涉及两种反应模式:在不同的能量区域分别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提取和间接插入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在LEPS势能面上对放热反应O(3P)+HBr(ν=0,j=O)→OH(ν’j’)在碰撞能为0.4,0.8,1.2eV下的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到了k-j'两矢量相关的P(θ,)分布,二面角分布P(θ,),以及四个微粉散射截面,计算结果显示产物角动量不仅沿着质心坐标系的y轴取向,而且还在负y轴方向定向,增加碰撞能使得OH产物更趋于前向散射,并与实验结果作比较,给出了合理的动力学解释,另外产物的角动量极化对碰撞能的改变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列车碰撞时爬车失稳响应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防爬装置间动态耦合关系的防爬吸能装置二维碰撞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针对防爬齿接触的几何搜索算法, 讨论了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吸能装置纵向阻抗力的获取方法,导出了考虑塑性大变形和动态因素影响的防爬吸能装置阻抗力/力矩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该装置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防爬齿间的啮合程度与防爬齿本身绝对最大转动角度和防爬齿间的相对最大转动角度密切相关;减小吸能装置的纵向阻抗力和吸能长度,以及增加防爬装置的弯曲刚度均能减小防爬齿的绝对最大转动角度;防爬齿的相对最大转动角度随吸能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防爬装置弯曲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与防爬吸能装置纵向阻抗力的变化关系不明显;该计算方法比传统有限元方法在计算时间方面缩短了10%.   相似文献   

10.
建立某6127型营运客车无蒙皮和玻璃、有蒙皮无玻璃及有蒙皮和玻璃3种情况的追尾碰撞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客车追尾碰撞的仿真研究,分析各因素对仿真结果的影响.通过后围骨架的吸能量、客车质心和座椅头枕处的加速度以及后排座椅的位移量变化3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追尾碰撞中蒙皮具有一定的缓冲吸能作用,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玻...  相似文献   

11.
利用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 近似研究了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单-三重混合态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计算了CO与HCl碰撞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北美地铁车辆碰撞设计标准,研究车辆碰撞时能量吸收区的工作机理和能量分配数据.首先,归纳吸能区设计、计算和试验的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建立了车辆吸能区碰撞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依据ASME RT-2:2014标准中提到的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辆状态条件,分析得出了吸能区碰撞过程的速度、加速度等的分布规律;最后,采用实际碰撞试验的方法验证吸能区的实际加速度数值,对比与计算模型的一致性.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得出碰撞吸能区可满足美国地铁车辆标准的结论,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控制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汽车碰撞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应用摄动理论分析了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应用碰撞前车速曲线平均斜率、车速方向角曲线平均斜率和角速度曲线平均斜率,研究了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能够确定满足模型计算结果精度要求的车辆转动惯量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当限制车辆转动惯量误差在7.94%范围内时,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5%.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计算汽车碰撞事故碰撞前车速,基于动量守恒定理的汽车碰撞事故模型,在事故分析中采用反推法求解. 根据事故现场勘查信息,应用运动学公式计算碰撞后车速,再将碰撞后车速代入模型计算碰撞前车速. 以实车碰撞试验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用模型计算的碰撞前车速存在误差. 为此以实车碰撞试验为对象,根据模型的求解过程和误差的传递过程,研究了碰撞前车速误差的成因和处理方法,以提高交通事故分析的准确性. 首先,应用矩阵理论研究了碰撞前车速误差的形成原因;其次,应用反推迭代算法建立了碰撞前车速误差的处理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和实例应用表明:用运动学公式计算碰撞后车速所产生的误差是造成碰撞前车速误差的决定性原因,只需对碰撞后车速误差进行简单的1次处理就能使应用该模型计算碰撞前车速所产生的误差归0.   相似文献   

15.
利用adiabatically corrected sudden近似研究了极性双原子分子体系单一三重混合态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计算了CO与HCl碰撞中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16.
桥墩计算长度是高墩连续梁桥墩柱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各国规范对于标准约束条件下桥墩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然后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考虑墩底约束刚度、墩顶约束刚度的影响,推导了桥墩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详细讨论了约束刚度取值对桥墩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墩底约束刚度、墩顶转动刚度对桥墩计算长度系数影响较小;桥墩计算长度系数随着墩顶水平刚度增加而迅速减小,而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列车吸能系统空行程对列车碰撞吸能的影响,以某地铁车辆为研究背景,分别采用一维能量分配方法及三维整车碰撞模拟仿真方法,建立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一辆地铁列车以25 km/h小时速度撞击相同静止列车的分析计算,研究吸能系统空行程对整车碰撞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能系统空行程越大,列车对车辆前端主吸能单元吸能能力要求越高,对头车二位端中间吸能单元吸能能力要求越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汽车错位碰撞事故的仿真再现分析提供理论算法,在分析传统一维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应用局限性.利用经典力学原理,构建了汽车错位碰撞动力学模型与运动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案例为对象,分别利用上述模型与PC-Crash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将二者的再现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事故现场车辆残留痕迹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现得到的汽车转动轨迹与现场痕迹一致,模型适用于小偏心错位碰撞的事故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汽车错位碰撞事故的仿真再现分析提供理论算法,在分析传统一维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应用局限性.利用经典力学原理,构建了汽车错位碰撞动力学模型与运动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案例为对象,分别利用上述模型与PC-Crash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将二者的再现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事故现场车辆残留痕迹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现得到的汽车转动轨迹与现场痕迹一致,模型适用于小偏心错位碰撞的事故类型.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车车辆结构耐撞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已有仿真分析数据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车辆关键结构的耐撞性以及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车辆关键结构的碰撞响应预测方法;其次,通过试验验证了防爬吸能装置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此模型为基础获得不同壁厚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响应仿真数据;然后,以吸能装置壁厚作为模型输入,不同壁厚所对应的位移、速度、界面力和内能等碰撞响应作为模型输出,将有限元仿真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优化后的数据挖掘模型的拟合优度在0.922以上;最后,为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将碰撞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速度、位移、界面力和内能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10%、4.51%、6.20%和2.50%.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数据挖掘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反映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特性,大幅降低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