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结构特点为 TJ130汽车配套的管带式散热器是更新换代的新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散热性能优良等特点。其外形和安装尺寸与BJ130管片式散热器完全一致,所以可以互换。该产品的心脏部件,即散热器芯子,由小截面的散热水管与开有百叶窗口的波纹散热带组成,从而根本改变了我国传统生产的管片式散热器结构,其外观与安装尺寸见图1。  相似文献   

2.
针对车用铝制散热器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易发生渗漏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对铝制散热器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热器中缺少冷却液时,因散热管带两侧流场分布不均,造成两侧散热管带因冷热交变导致的形变量不同,由于受到上、下水室的刚性约束,形变量较大一侧的散热管带易发生疲劳开裂,造成冷却液渗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散热器行业在80年代初开始生产管带式散热器,发展速度很快。其特点是散热性能好,而且耗材少、重量轻。风洞试验表明,与一个散热面积相同的管片式散热器相比,前者散热能力可提高20~25%。然而,如果在制造工艺上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其应有效果。下面就焊合率的几个工艺问题作简略介绍。一、波峰高(H)(见图1) 当散热器芯子组装之后,波纹带的波峰高与两边的水管相接触,通过烘焊焙烧后,利用水管表面搪锡层,将两者焊接在一起。焊接的松  相似文献   

4.
管片式散热器是我国散热器行业的传统产品,管带式散热器则是我国正在大力开发的新产品。两者相比,传统管片式在主要指标上都较为落后,但是最近的国外样品证明,只要在传统平散热片上适当开出百页窗,(简称窗片式散热器),就不仅能在各项技术指标上与管带式媲美,而且能在某种条件下比管带式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一、两种散热器芯体的结构特点图1a所示为窗片式散热器芯体。它与传  相似文献   

5.
NJ1301系列管带式散热器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管片式散热器的散热机理及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NJ系列汽车的特点,开发了NJ1301系列管带式散热器。介绍了该系列散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使用实践表明,该系列散热器的开发成功,较理想的实现了对管片式散热器的更新换代,满足了NJ系列汽车的匹配要求,且提高了散热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管带式散热器是六十年代出现的新型结构.在芯子正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散热性能比管片式散热器好,重量轻,耗铜少,生产成本低,易于组装,便于多品种大量生产.目前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日本,  相似文献   

7.
新型ZQ6450管带式散热器是为解决6450系列小客车装备空调系统,其冷却水温度过高这一问题而开发的,介绍了其结构设计特点。和原有的四种ZQ6450散热器相比,该散热器的单位面积散热量提高了68%,比散热面积减少了21%,达到了高效化、轻量化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马占平 《汽车技术》1995,(2):46-47,53
为了提高CA141型载货汽车冷却的散热效果,减轻质量,采用了较先进的管带式散热器,蜡式调温器和硅油风扇离合器,为了进一步满足使用的需要,在结构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例如在散热器的本体上增加十字交叉拉筋,将旁通式调温器改为底式调温器等,通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叙述了该系统的维修保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Al质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翅片管传热元件的结构与特点 ,对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与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对试验所得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可靠性优于管带式散热器 ,且体积小 ,质量轻 ,工序少 ,是目前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0.
CA1091型载货汽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A1091型载货汽车所用四排管管带式散热器和改变结构尺寸的三排管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风洞试验及装车使用试验,据此阐述了这两种散热器在进行上述试验时表现出的性能特点及差异,并详细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阐明了CA1091型载货汽车没有采用三排管管带式散热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管带式车用散热器性能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带式车用散热器,利用VB和Access编程技术开发了管带式车用散热器性能分析计算的可视化软件。借助该软件,可以完成对散热器试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散热器进行性能校核计算和设计计算。文中介绍了该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管带式散热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管带式散热器的传热及流阻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以某厂生产的CA141汽车用管带式散热器为例,采用混合罚函数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3.
管带式散热器既有较多优点,但在我国却尚未大量投入生产,其关键即在于制造波纹带的滚轮刀具的设计和制造问题。要在滚制波纹带的同时,切出百叶窗式的切口来,这是一个很复杂艰难的技术课题。很长时间来,这项设计和制造技术曾一度由美国利佛脑思公司所垄断。目前国外生产的波纹带大致上有二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CA1090等载货车用管带式散热器芯体结构从四排管改为二排管所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排管比四排管在芯体有色金属材料消耗减少45%的前提下,散热性能指标还高于企业标准CACJ1301-07-90《CA1091散热技术条件》的要求。从而为我国汽车行业深入探讨二排管薄型散热器在载货车上的应用提供了范例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用管带式散热器,在试验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建立预测管带式散热器的传热与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即传热因子j(柯尔朋数)和摩擦因子f(范宁摩擦系数)的计算关联式,并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在常规工况范围内基本吻合。同时,也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了Y. J. Chang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利用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分析了散热器结构参数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进散热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汽车、拖拉机的散热器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过程,今天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管带式散热器和管片式散热器.随着发动机日趋强化,人们对汽车外型和视野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广泛地采用空调装置等,使散热器的使用条件更加苛刻,要求散热器更加紧凑、轻量、高效和耐用.为此,必须在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生产的汽车散热器基本上还是四十年代的管片式结构。而在国外,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向管带式过渡,进入八十年代时,已占据了汽车散热器的统治地位。不仅在小轿车上大量使用,而且在载重车上,甚至二十吨以上的重型载重车上也已纷纷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我国散热器工业的现状。我国现在仍以生产管片式散热器为主,用材量较国际水平高很多。目前正研制管带式及装配式散热器,用材量也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9.
管带式散热器优化设计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研究散热器的传热特性、流阻特性和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汽车散热器优化设计通用软件系统”进行管带式散热器结构改进优化设计的实例计算,求得了给定条件下结构参数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EQ1108G、EQ1141G型汽车采用的是单片、干式、螺旋弹簧离合器,从动盘装有三级减振弹簧,压紧弹簧按刚度不同分成红色和灰色两组,沿压盘圆周对称分布,液力式操纵,带真空助力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