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上交通冲突技术在船舶定线制警戒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船舶定线制没能很好地解决各主要交通流汇集区域的船舶会遇问题,结合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与道路平交路口的相似性,引入交通冲突相关研究方法,并将其与水上交通已有的概念结合,进行船舶定线制警戒区的安全研究.通过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交通流冲突的研究,对局部水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寻找改善措施,减少警戒区交通冲突的发生,降低事故率,减轻事故严重程度,从而改善船舶定线制交通流复杂水域交通安全状况,并为优化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罗源湾附近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通过IMO船舶定线制考虑的因素及罗源湾附近水域特点,确定了影响该水域船舶定线制通航安全的多种因素,从一致性、合理性、警戒区必要性以及自然条件4个方面建立该水域船舶定线制方案的评价体系,利用AHP的赋权方式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物元理论评价模型,对4组船舶定线制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完善船舶定线制,提高水域的综合利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地处理评价船舶定线制多个定性、定量指标所引起的矛盾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使评判结果更加合理.同时,也可为其他水域的船舶定线制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警戒区是船舶定线制的形式之一,宁波舟山核心港区定线制的"二号警戒区"水域交通流密集,船舶间交会局面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该警戒区交通流的特点,提出对各交通流的组织方案,以提高该水域船舶航行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罗源湾口外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水域利用率问题,对罗源湾口外水域2017年第二季度进出港的船舶交通量、船舶种类分布以及船舶长度分布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参考IMO《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和罗源湾口外水域实际情况,找出罗源湾口外水域船舶定线制应考虑的因素、罗源湾口外水域习惯航线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该水域制定出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出船舶定线制的8个通航分道和3个警戒区。该方案可为有关海事部门缓解罗源湾口外水域通航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船舶交通数据分析及定线制方案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船舶定线制设计中对船舶交通数据分析及方案表达的需求,提出符合船舶定线制设计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通航分道、警戒区、沿岸通航带等表达方式,将船舶定线制方案准确地表达在电子海图上,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定线制是对宁波舟山港复杂的交通环境的一次重新的规划,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而一号警戒区是这个定线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一号警戒区的气象潮流特征和交通流规律显得很有意义,掌握该区域的船舶动态和潮流对船舶的影响,对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在我国的实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为了确定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的实施对船舶航行环境的实际影响效果,本文结合相关调查问卷的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对船舶航行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在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区域内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监管,提高船舶航行效率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闽江口水域的船舶通航环境,理顺和简化闽江口水域的船舶交通形势,利用闽江口水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基于ArcGIS平台对该水域内的船舶航迹分布和交通流量等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定线制的国际规范,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定线制理论成果,论述闽江口水域定线制的尺度参数设计,提出闽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的几种可行方案。结合交通冲突技术对这些方案进行比选,得出最佳推荐方案。该研究可为指导闽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和缓解海事主管部门的监管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定线制概述1.船舶定线制的概念船舶定线制是指由主管机关或技术性组织用法律规定或推荐形式指定船舶在海上某些区域航行时所应遵循或采用的航线、航路或通航分道。旨在减少海难事故的单航路或多航路的定线措施,一般有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线、推荐航路、避航区、沿岸通航带、双行道、警戒区和深水航路等9种定线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于2010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定线制由15条通航分道、1条环行道、1条深水航道、4个警戒区和若干沿海通航带组成,全长50.61海里,沿途共设有13条报告线和16座AIS虚拟航标,是目前我国沿海采取通航分道最多、定线制形式最复杂的船舶定线制。为了让公众了解该定线制,本刊特请相关专家解读该定线制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
传统锚定板桩的计算方法以极限平衡的方法为基础,并没有考虑施工方法的影响。但在实际工程中施工方法对板桩的影响通常是显著的。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板桩的某些参数在这开挖和回填这2种施工方法下的不同表现,包括板桩的位移形变、板桩墙的弯矩以及锚固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回填法施工比开挖法施工产生了更大的板桩位移和弯矩,以及更小的锚固力。  相似文献   

12.
单锚式钢板桩结构锚固位置的变化对结构的体系性能有着显著影响,但目前设计及研究中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首先采用自由支承法确定单锚式钢板桩结构体系设计方案;然后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桩身及土体变形特性,研究锚固点位置对板桩弯矩、锚杆轴力及结构位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锚固点位于钢板桩顶部以下0.25~0.3倍开挖深度时,钢板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桩后土体的最大沉降达到最小值;随着锚固点位置由桩顶向下移动,锚杆的轴力逐渐增加,而板桩的最大弯矩逐渐减小。同时,与有限元结果相比,采用自由支承法所得到的结构体系的板桩弯矩偏大,有利于板桩的安全性,而锚杆的轴力偏小,可能导致锚杆的失效。  相似文献   

13.
板桩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有限元法对板桩结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墙入土深度和抗弯刚度对板桩结构受力特性有显著影响。入土深度一定时,前墙位移、陆侧弯矩、锚碇墙陆侧弯矩和拉杆拉力均随前墙抗弯刚度的增加而减小,前墙海侧弯矩随之增加;前墙抗弯刚度一定时,前墙陆侧弯矩、拉杆拉力随入土深度增加而减小,入土深度大于某值后,对各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新夏港双线船闸工程为例,利用ABAQUS建立船闸闸室和周围土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施工期原型观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单锚板桩和对拉板桩的受力特性。研究了两种不同板桩结构随着闸室土体开挖的内力与变形规律以及板桩墙两侧土压力分布等问题。结果表明:施工期内,两侧单锚板桩变形基本一致,中间对拉钢板桩变形基本一致,整体性良好;闸室单侧开挖时,开挖侧对拉板桩的工作状态与单锚板桩相同;后排板桩发挥锚碇作用,其水平位移、土压力均随着土体深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板桩码头是港口工程建筑物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但受墙身高度限制,只适用于中小码头建造。遮帘桩的加入,极大地改善了前墙受力,使码头泊位大型深水化成为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遮帘式板桩码头抗震特性尚不清楚,地震破坏机理与变形灾变性能是抗震安全设计中需考虑的较复杂的问题。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遮帘桩到前墙间距、遮帘桩长度和遮帘桩厚度等一系列抗震设计参数,研究不同参数时,遮帘式板桩码头前墙残余变形分布特征、墙身以及拉杆受力特性,阐述各设计参数下板桩码头的抗震机理和变形特性,给出各设计参数的合理抗震取值,研究结果为遮帘式板桩码头的抗震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超  于洋  段昶 《水运工程》2016,(11):199-202
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出运码头采用钢板桩结构。锚桩施工区域为吹填陆域,现场受吹填交叉作业影响,施工设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受锚桩两侧土压力不均及砂体液化影响,复沉过程中发生偏位现象。通过有效控制吹填管头、围坝囤沙、适当增大填砂范围及预留锚桩偏位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相关安全问题及技术难题,保证了锚桩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夏港双线船闸闸室中隔墙双排对拉板桩结构的受力特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双闸室完整建模分析。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模拟两侧闸室土体的同步开挖,对比分析施工期对拉板桩与单锚板桩的结构特性差异。运行期对双排板桩施加水压力,研究中隔墙整体变形特征、桩间土承载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施工完建期,对拉板桩位移远小于单锚板桩,但两者变形相似,弯矩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一致,且差值极小。运行期,宽矮的中隔墙在向低水侧闸室的侧向位移中,以剪切变形为主。板桩土压力增量与各自承受的净水压分布有关,还受上部连杆传力和低水侧横撑反力的影响。桩间土在传递、扩散侧向压力时,产生侧向压缩,并可分担中隔墙的大部分剪力。中隔墙弯矩主要由两道板桩分担。现有的双排板桩结构简化计算方法,尚无法反映桩间土抗剪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使遮帘桩达到更好的遮帘效果,需要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遮帘桩与前墙的距离(桩墙间距)、遮帘桩之间的间距(桩间距)。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前墙所受土压力及弯矩,分析了遮帘桩的遮帘效果。进一步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墙间距与桩间距对遮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墙间距增大时土压力增大,而土压力的增幅减小;桩间距存在临界值,当桩间距小于临界值时土压力的变化很小,当桩间距超过临界值时土压力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9.
孟静  朱崇诚 《水道港口》2010,31(5):403-408
在深入剖析钢板桩接岸结构破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加固方案,即帽板加固法、局部外包法和地连墙替代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接岸结构及土体变形特征和钢板桩等结构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对3种加固方案的施工可行性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局部外包法为最终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0.
吴丽华 《水运工程》2013,(12):74-79
卸荷式板桩具有极其复杂的荷载传递方式与协调工作机理,因此探索其结构的承载力性能意义重大。结合工程 案例进行现场实测以研究其承载力特性。结果表明:该结构墙身在16 m处水平位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并趋于稳 定,锚锭墙整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锚锭点处;拉杆拉力在浚深挖泥初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后期拉杆内力趋于稳定;侧 向土压力分布近似服从静止土压力分布;超静孔隙水压力在主动区-20 m以上有所减小而被动区-20 m以下略有增大。试验 研究证明该新型卸荷式板桩具备良好的承载力机理与工作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的深水码头等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