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舰船科学技术》2010,(1):27-27
据防务专家网2009年12月14日报道,纳米力学(NanoMech)公司研发的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润滑剂,能降低50%左右的摩擦力,并减少维护工作量和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纳米材料与技术,经过20多年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努力,已经从实验室阶段进入工程实用阶段。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特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并根据舰船的要求,美海军从90年代开始了纳米陶瓷涂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陶瓷涂层纳米材料与传统的相同成分材料相比,其防腐、耐磨、耐磨蚀、增韧、提高黏结力等性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因此,可延长舰船的服役期和零部件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促进武器的小型化和智能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根据国外媒体和文献的报道,综述了纳米陶瓷涂层在美海军舰船上的应用研究现状,主要涉及纳米陶瓷涂层的应用领域,纳米陶瓷涂层的制备技术,纳米陶瓷涂层的结构和性能,为有关人员了解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动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纳米碳酸钙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检验了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粒径和内部结构,根据亲水亲油平衡值(HLB),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将其加入到含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润滑油中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测试最大无卡咬负荷、观察磨斑表面形貌和测定磨斑直径以及测试摩擦系数,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XPS测试对纳米碳酸钙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摩擦化学的分析和研究,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分析了传统润滑材料的抗磨减摩机理,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和特性,叙述了纳米材料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的可能性及其种类,并且探讨了纳米润滑材料的抗磨减摩机理,认为纳米材料的润滑作用主要是在摩擦副表面起“微型球轴承”、“自修复”、“薄膜润滑”的作用,在介绍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的同时,提出了研究纳米润滑材料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翊桓 《中国修船》2009,22(3):50-51
由于纳米态物质具有量子力学上的强关联性而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介观性质,这种具有介观性质的物质就是纳米材料。纳米物质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能够在摩擦表面以纳米颗粒或纳米膜的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减摩性能。因此,在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可显著地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减少添加剂用量,特别适用条件苛刻的润滑场合。目前,国内外对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船机零部件的耐磨性,减少零部件的磨损,通过在电镀液中添加Al2O3纳米颗粒的方法,制备出含有Al2O3纳米颗粒的复合镀铁层。对制备出的镀层进行硬度、表面形貌、元素成分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Al2O3纳米颗粒成功进入了镀层,含有Al2O3颗粒的复合镀层相对普通镀铁层有明显提高;含有40g/L Al2O3的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相对普通镀层下降了25%,磨损量也大幅下降;经过摩擦磨损后复合镀层的表面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7.
《船用导航雷达》2005,(1):17-18
进入21世纪,世界纳米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医疗、自动化、能源等领域以及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新的变化。最近,记访问了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纳米研究部门,华裔科学家崔屹先生向记介绍了目前科学界在纳米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4年,美海军就已制定了在未来6年内发展有人机和无人机(UAV)的项目,并计划在2010年能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无人机能执行战略情报、监视、侦察(ISR)任务。第一代无人战斗机(UCAV)不久也将会投入使用,并且将对现有有人及无人岸基平台形成有力的支援。美海军计划到2010年时,有人机和无人机的比例要各占到70%30%。  相似文献   

9.
纳米Cu、La2O3、Ce2O3粒子添加于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64nm粒径的Cu粒子与25nm粒径的La2O3-Ce2O3粒子匹配效果良好;纳米Cu粒子与纳米La2O3-Ce2O3粒子的质量比2∶1、总质量分数0.8%,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优于现有的两种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油;清净分散剂增加使用WFL-1000聚醚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选择了吐温-20、吐温-60、司本-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含纳米CeO2和TiO2粒子添加剂的润滑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测定了纳米CeO2和TiO2粒子形貌和平均粒径.采用MRS-1J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含纳米CeO2和TiO2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eO2和TiO2的复合粒子的最佳添加量为:ω(CeO2):ω(TiO2)=1∶3,ω(CeO2+TiO2)=0.6%,该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性能.纳米CeO2粒子添加可以适当减少纳米TiO2粒子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机电设备》2004,21(6):33-3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地将纳米碳管植入硅片中。目前计算机使用的硅芯片已经达到其物理极限,体积无法再小,通电和断电的频率无法再提高,耗电量也无法再减少。科学家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研制“纳米晶体管”,并用这种纳米晶体管来制作“纳米计算机”。他们估计纳米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将是现在的硅芯片计算机的1.5万倍,  相似文献   

12.
《船电技术》2009,29(4):59-59
精密磁轴承系统公司(Precision Magnetic Bearing Systems),这家已有11年研发经验的公司,开发出因减小尺寸并降低重量从而提高功率感应效率的创新技术。新技术采用了新型纳米晶体材料以汲独特的线圈铁心设计。这种纳米感应器因此降低了3个功率损耗因数、减少了60%的尺寸和重量、温升降低到65%。同时,对感应器低效率的风冷进行了革新.  相似文献   

13.
《船用导航雷达》2007,(1):24-24,7
纳米医学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克研制出了一些多用途的纳米粒子,它们能够穿越血管壁等障碍,接近癌细胞,让癌细胞误认为是可以吃的食物,它们会用荧光色对癌细胞进行标记,同时用药物把癌细胞摧毁。研究证明,这些纳米粒子杀死癌细胞的效果要比传统的化学疗法有效得多。该领域的研究是基于纳米技术的医学革命的最新进展。它们将彻底改变人类诊断和治疗癌症以及所有疾病的方式。有专家称,这项新技术代表着定位疗法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在未来几年会得到加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93,(9)
英国 BMB 公司研制成一种 ZX1 低摩擦型添加剂,制造厂声称没有颗粒,象用聚四氯乙烯或钼一样,所以不存在滤器堵塞、氧化或不相容性的问题。产品为标准润滑油,其分子结构改成胶态润滑剂形式弥散为滑油或石油状态。金属表面的胶态物质分解时被吸引到金属表面。其胶质本身强烈的吸引力把胶质吸附在金属表面而起到润滑剂作用,ZX1添加剂保留在表面,甚至当更换基本润滑剂时,对所有润滑剂和水力油都可加 ZX1添加剂。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纳米氧化锌的团聚以及与涂料结合性差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改性工作,研究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防腐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用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KH570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改善了氧化锌与涂层的结合力,且提高了其分散性,接枝最佳条件为:偶联剂KH570的用量为纳米ZnO质量的5%,单体(MMA)...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舰船纳米流体冷却液在燃气轮机间冷器中的流动换热情况,制备SiO2-乙二醇/水(50/50)船用间冷系统纳米流体冷却液,研究纳米流体中颗粒的粒径分布、温度和颗粒质量分数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WR-21船用燃气轮机的间冷器系统为例,建立流动传热耦合计算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流道内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纳米流体对间冷器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温度分布和沿程阻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温度升高,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增大,当质量分数为15%、温度为80℃时,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相对基液提高15.5%;提高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液侧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随之增大,气侧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全工况下,液侧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最大提高57.9%.纳米流体冷却液对改善高压压气机进口气流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需综合考虑纳米流体沿程阻力增加对间冷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美海军潜艇2000 ̄2035年基本的作战使用任务需求,并全面分析了美海军潜艇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如声隐身、非声隐身、总体结构、传感器、有效载荷和功率密集度等方面技术。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中心战及相关项目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美军研究网络中心战的背景和由来,网络中心战的定义、特征、能力、核心技术以及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GIG;还重点介绍了美海军发展网络中心战的设想与思路,以及美海军相关项目的研究简况。  相似文献   

19.
美海军目前的海上前置部署是将海运能力和自持力跟空速度结合起来,以便用30天的时间向目标区域部署海军陆战队空中和地面特遣部队。但是,其目前的海上前置兵力基本上是一些浮动仓库,只能在港内或水上进行后勤卸载任务,美海军计划从2009年起对海上前置兵力舰船延长租期或更换。这些舰船的更换将利用设计创新,使其具有更耐用的和通用的能力,以适应美海军21世纪军事战略需求。要实现这些能力,就需要在舰船,装备和使用上进行许多专门创新。美海军2010年海上前置兵力舰船的概念设计是在海军研究局主持下制订的,而且是由海军分析中心领导的。讨论为该设计建议采用的创新设计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美海军信息战概念的发展及内涵,信息战包含的七种形式,以及美海军信息战机构和有关研究概况、信息战对未来海战场通信的影响和“哥白尼体系”的演变,文末对我国开展海战场信息战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