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风坳隧道坍方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特殊地质容易产生坍方,往往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和经济损失。以南风坳隧道为例,分析其坍方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类似的坍方发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五指山特长公路隧道发生的特大突涌水坍方的灾害发生过程分析,认为成功排泄坍方体前方的积水是处理坍方的关键所在,并运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查明了坍方体的大致范围。本文主要介绍采用迂回导洞技术进入主洞坍方体前方实现泄水和坍方处理的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迂回导洞泄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排泄主体隧道的涌水为坍方的治理创造条件,而且也为隧道的继续开挖提供了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3.
瓦斯隧道发生坍方是诱发瓦斯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对紫坪铺隧道的地质背景分析,对其发生坍方的原因进行探讨,采用综合探测方案查明坍方区内的地质和瓦斯积聚情况,并从瓦斯处理、结构支护和瓦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坍方段综合处治技术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那马隧道坍方处理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隧道建设》2008,28(1):89-92
详细介绍了黔桂铁路扩能改建工程中那马隧道由于地质突变导致隧道出口坍方的基本情况、坍方原因和坍方处理施工方案。施工实践表明,该坍方处理方案安全、合理、可行,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小波  龙绪健 《中外公路》2011,31(5):197-200
利用强度折减技术再现隧道坍方的发生、发展及破坏过程,分析围岩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变化规律,探讨软弱围岩隧道坍方的发生机理,并得到了隧道稳定安全系数,对隧道坍方加固和预防有一定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朝宏 《公路》1994,(9):26-28,61
大断面,不良地质隧道施工的坍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对成渝公路重庆段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坍方,按其规模大小提出了处理原则与措施,在总结施工坍方经验的基础上,还提出了预防坍方的设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才业 《路基工程》2013,(5):185-190
以贵广高铁上寨隧道岩溶工程地质特征及隧道结构加强措施为例,对采用大管棚支护穿越坍方地段、堆积物充填大型溶洞段等软弱破碎围岩施工方法和旋喷桩对岩溶发育地段隧道底部进行加固处理的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由于岩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根据围岩地质条件进行动态设计,可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及隧道结构安全风险;大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是穿越坍方地段、堆积物充填大型溶洞段的有效手段;且隧道底部较大较深溶洞采用旋喷柱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宝兰铁路增建二线新王家滩双线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初期支护变形和几次坍方的处理,分析了变形和坍方的原因。并对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隧道施工坍方的处理为实例,介绍了管棚法和坍腔注浆综合处理隧道坍方的技术和工艺。文中首先介绍了新建隧道的工程概况,并分析了坍方的原因,然后就坍方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处理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既是开挖对象,又是支护对象,隧道开挖后,原有的受力平衡被破坏,围岩在自重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构成新的受力平衡体系.因此准确掌握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围岩的性质,紧密结合隧道跨度及埋深等情况,以采取合理有效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还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工期和节省工程投入.结合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龙头山隧道右线进口段坍方冒顶事故,剖析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事故原因,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鞍子河电站引水洞坍方段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杂地质条件中的山岭隧道,如果地下水也非常丰富,则在开挖中很容易出现较大面积坍方,危害极大。治理工作需要分期进行。着重阐述了引水洞坍方段处理技术和基本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崇遵高速公路夏家庙隧道左线K122 375~K122 435段填充溶洞坍方情况,并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方案调研对比及后期观测,效果较好,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勇 《隧道建设》2004,24(3):47
在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宝兰铁路增建二线新王家滩双线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初期支护变形和几次坍方的处理,分析了变形和坍方的原因。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厦蓉高速公路高尧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浅埋段软弱围岩、岩体破碎带、软弱夹层、地下水等,致使隧道施工难度及风险性大大增加,隧道施工中多次出现变形坍方。针对隧道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期应用适合的地质预报方法,较好地预测了该隧道的围岩地质情况,保障了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四角田隧道是大(理)保(山)高速公路上地质条件最差的一座隧道,尤其上行线,本文从上行线两端洞口施工及坍方、滑坡、泥石流的综合治理作了分析阐述,从而总结出不良地质的施工经验,自然灾害的治理与避让方法,可为其它隧道、地质病害处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软弱围岩大跨隧道施工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勇 《隧道建设》2004,24(3):47-50
在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宝兰铁路增建二线新王家滩双线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初期支护变形和几次坍方的处理,分析了变形和坍方的原因。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襄渝线增建二线老河口东至安康段几个隧道坍方的案例分析,提出处理方案。本文提出了在围岩较差的软质岩大跨隧道中防止坍方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的坍方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沾昆铁路张家坡双线浅埋隧道施工措施的论述,说明对于不良地质隧道只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可以达到防止坍方,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吴明显 《公路》1994,(9):32-36
缙云山隧道部分地段由于所处地层地质情况差以及二次衬砌滞后等原因,在施工程中发生了五次较大的坍方。承建单位按坍方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了YLF方法,YF方法和K方法进行处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上村隧道发生坍塌的经过,分析造成该隧道坍方冒顶的主要原因,介绍塌方处理的技术方案与施工工艺,提出防止坍方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