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低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模式及转换规则对列车运营效率及运营安全至关重要。结合长沙磁浮快线工程实践及相应的标准规范,提出了适用于中低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模式及其转换原则。研究成果有助于避免未来出现多城市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模式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有助于提高中低速磁浮列车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低速磁浮列车因其具有的悬浮特性,制动方式与一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所差异。通过对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制动控制原理、制动力管理和基础制动方式进行分析,验证了中低速磁浮列车制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为中低速磁浮列车的设计及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悬浮系统的控制精度影响中低速磁浮列车稳定性、悬浮能力、电磁铁电流。文章通过对悬浮系统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的分析,提出了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系统可行的结构和关键系统参数,并给出研究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低速磁浮列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技术特点,并从悬浮、直线电机牵引、走行机构三个方面讲述了中低速磁浮列车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悬浮电源采用DC/DC变换器,主要为悬浮控制器提供DC 330 V电源和为DC 330 V蓄电池充电,是中低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基本控制方法、均流控制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车站建筑设计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同传统轮轨式交通工具相比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其对土建设计的不同要求及在昆明世博园磁浮列车旅游观光线设计中对此要求所作的技术设计方法,简单阐述中低速磁浮列车线建筑专业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低速磁浮列车用新型空气弹簧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低速磁浮列车用新型空气弹簧的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和试验情况。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空气弹簧能够满足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有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第一座磁浮车辆段的应用为例,通过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原理、构造进行分析,研究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维修要点。并结合车辆维修要点,分析适用于磁浮列车运用检修的轨道桥、悬浮架拆装小车、悬浮架综合实验台等关键工艺设备,为今后磁浮车辆段设备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方式选择及受流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的3种受流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侧向受流方式是优选方案。提出一种新型的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侧向受流器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它的结构原理。  相似文献   

10.
长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岚  刘放  邢涛  周益 《铁道建筑》2012,(1):102-106
对长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进行了较全面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并将不同支承形式下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弹性体主要设计参数,如弹性体厚度、半径对磁浮列车轨道强度、刚度等性能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提出了长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弹性体主要结构尺寸的合理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方案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防科技大学中低速磁浮列车试验线为应用背景,介绍了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 主要包括驾驶功能、保护功能和监视功能。在功能需求设计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运行控制系统的多总线原理实现结构和各节点的基本构成方案,最后给出有关试验结果。在磁浮列车试验线上。基于文中所述的运行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建立了相应的硬件系统,开发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并进行了车载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中低速磁浮列车电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MS04型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牵引系统、悬浮系统及磁浮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值分析的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导中低速磁浮列车采用被动导向控制,其悬浮电磁铁同时提供列车悬浮力和导向力。因此,在磁浮列车的设计中,对悬浮电磁铁磁场的分析非常重要。本文采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进行了三维研究,并与二维计算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电磁铁电流较小情况下,铁心和轨道发生饱和的局部区域较小,三维与二维计算结果接近;但当电磁铁电流较大时,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三维计算得到的悬浮电磁力值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14.
感应环线系统是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中枢。以国产化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制为背景,从交叉感应环线工程化硬件设计、通信系统软件编码设计、通信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唐山中低速磁浮试验线运行控制系统的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系统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低速磁浮列车是磁浮交通系统的关键装备,由于脱离了轮轨接触,其牵引方式也与传统列车差别巨大.以3节编组中低速磁浮列车为例,对该列车的运行阻力、牵引力、电制动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列车的牵引和电制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完成了列车的故障运行能力校核.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测速问题,文章以凤凰中低速磁浮快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测速方法。首先,分析涡流传感器的测速原理及其测速不准的主要原因;其次,针对中低速磁浮线路测速不准问题,从算法层面和运动学原理角度提出处理方法;最后,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涡流传感器、雷达和加速度计的信息进行融合测速。试验结果表明,当列车速度大于1 m/s时,该方法的测速相对误差在±2%之内,满足磁浮列车的测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导向力的大小与低速磁浮列车的曲线通过能力密切相关,磁浮列车运行过程中,悬浮电磁铁要发生横移、摇头等运动,从而影响导向力的大小。文章以一电磁型低速磁浮列车的悬浮电磁铁为研究对象,首先推导出了悬浮电磁铁在曲线上的横向平衡位置,然后通过几何分析得出了电磁铁导向力与横向偏移量、摇头角以及两者同时存在情况下的动态变化关系,这些分析结果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8月5日,北京S1线中低速磁浮列车进行了首次区间在轨测试,年底可实现7站6区间载客试运营。S1线是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一期工程全长10.2km,设有8座车站。首批10列中低速磁浮列车全部由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生产,设计时速100km,额定载客1032人,6辆编组,总长度为89.6m。客流较少时,磁浮列车可以单车运行,编组灵活性强,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高架车站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昆明中低速磁浮列车新建工程及唐山中低速磁浮试验线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的实践,对中低速磁浮高架车站中的荷载取值、荷载组合、结构内力计算、轨道梁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阐述磁浮"桥建合一"型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探讨车站设计中的一些难点,如结构计算中模型的选择、连续轨道梁刚度和配筋以及供磁浮列车检修用支墩的设计等,并提出建议,以供开展磁浮列车高架车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低速磁浮列车转向架防侧滚梁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英  徐巍  姚生军  郑宝奎 《铁道车辆》2013,(1):20-22,45,46
转向架侧滚是影响中低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国内某中低速磁浮列车防侧滚梁为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从改善转向架侧滚现象出发对防侧滚梁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比较,推荐防侧滚梁加上下盖板并加高截面25mm为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