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道德考量     
在全面实施国Ⅲ标准后,本来就遭遇波折的摩托车行业,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国Ⅱ车社会库存尚有余留,国Ⅲ车市场推行屡遇尴尬的双重煎熬下,一部分打着国Ⅲ旗号的假国Ⅲ车悄然盛行。从工厂到经销商到消费者,三方紧密连接成一条强大的食物链,出现了"制假贩假购假"一条龙。这条龙就像动作  相似文献   

2.
正4月23日,2017第五届中国(偃师)三轮车新能源车展会在河南偃师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三轮车企业前来参展。该届展会参展企业和经销商达2 000余家,规模、档次和水平都堪称历届之最。展区面积近万m,国内82家知名摩托车、新能源车企业参展,其中特装展位36个、普装展位46个,展览产品以"新"为主,包括目前国内这一行业的众多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引言 中国摩托车行业步入国Ⅲ时代已经一年有余。在这个时间段当中,特别是2011年,中国的摩托车市场陷入了低潮期,整个终端市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销量下滑,这令国内很多摩托车企业措手不及,甚至深感茫然。在这个摩市困局当中,有许多令业内人士困惑不解的问题:当前困局是步入国Ⅲ时代的正常过程,还是当前经济环境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变迁所必须经历的历史进程,还是跨行业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小批企业相继获得了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由此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出口市场渐渐兴旺起来."十一五"期间,中国摩托车行业累计出口整车近4000万辆,出口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出口市场发展至190个国家和地区,可谓遍布全球,并于2000年以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出口国. 但谁又能想到,在中国摩企扩疆海外所获得的一场场胜利的背后,却为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5.
时下,日趋严重的制假售假之风,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打击假冒伪劣的犯罪行为已不单纯是国家公检法和工商行政部门的事情,深受其害的广大消费者和蒙受“不白之冤”的有关企业,也忍无可忍地奋起反击。最近,在湖北当阳市,由政府、企业、群众三结合,采取了一次联合打假行动,一举端掉了当地摩托车制假售假的几家黑窝。被查获的假冒摩托车,不仅有洛阳的名牌“大阳牌”,也有重庆的名牌“嘉陵牌”、“建设牌”……近年来,假冒伪劣之风屡禁不止,以致在老百姓中出现了这样的过头话:“打假打假、越打越假”。李逵就是把李鬼没奈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 《摩托车》2012,(11):124-125
2012年10月18~21日,全球重要的摩托车展——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摩博会")将在位于南坪的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将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近600家企业赴展,而国内的参展企业更是代表了中国摩托车行业90%以上的制造能力。此外,本届摩博会在展位面积、参展品牌、  相似文献   

7.
近来,全球经济大环境出现了异常,中国摩托车行业受此冲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和冲击,摩托车企业士气低沉.在众多摩托车企业为未知的前途而困惑之时,集"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于一身的"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再次为摩托车行业吹响了集结号,鼓舞了行业士气.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营销,质量永远是第一位.这是被国内摩托车行业尊为王者的企业家总结出的成功经验.这家企业自创立伊始,就凭借永远将质量放在首位的企业信念,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近10年来领跑中国摩托车行业. 凭借质量优势突围市场,固然令人深感鼓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隐隐透露出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质量悲哀. 质量从来都不应当作为一个行业用以炫耀的资本,任何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产业,对其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都理应是业内普遍默认的基本职业道德.但是对于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发展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扭曲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的利益瓜葛等负面因素,导致质量问题成为了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心病.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动车》2001,(10):25-26
假冒猖撅,电池名牌企业心中的痛近几年,在国内市场上,对电池的造假行为非常猖獗,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名牌。都不同程度地被假冒,扰乱了国内电池市场,极大地损害了电池生产厂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2000年3月,河北省廊坊市工商局查获一起销售假冒“北京”牌电池大案。当场查扣假冒“北京”牌电池1495件,共计358800只,案值19万余元; 2000年7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3日至8月22日,辽宁交管部门共出动警力10万余人次,组织执法小分队725个,查获涉牌涉证违法行为2920起,其中抓获公安部交管局督办的异地涉牌违法车辆9辆,行政拘留159人,吊销驾驶证14本,查缉取缔制假贩假窝点2处;抓获制假贩假违法犯罪嫌疑人2名。此次行动中,全省各级交管部门会同治安、刑侦和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场中国三轮车行业最高水平的第一峰会!这是一场精英荟萃、煮酒论英雄的强强对话!这更是一场攸关中国三轮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5月9日,由中国摩托车商会、偃师市人民政府主办,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偃师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承办,以"加快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为主题的2014年中国(偃师)三轮摩托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南省偃师市盛大举行。如何打破销量瓶颈,走出市场困局?三轮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企业应该如何科学应对?中国三轮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怎么走?在本次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三轮车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电器行业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摩托车磁电机行业组于1988年11月在天津成立,全国摩托车起动电机行业组,作为全国摩托车磁电机行业组的专业组于1995年在厦门成立.随着我国摩托车大国梦的实现,目前这两个行业已经相对成熟,并基本形成了一个包容整个摩托车电气系统的摩托车电器行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研讨会”上,前10大摩托车企业的老总们就当前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的现状慷慨陈词,表现出了他们对自身企业及整个民族摩托车工业发展的喜与忧。我们认为,代表今天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水平的这10家企业的老总的话也反映了当前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心声。现选登部分老总的会议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林海 《摩托车信息》2014,(11):94-95
11月14日-17日,亚洲最大的摩托车展、全球最大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在摩托车之都重庆绚丽启幕。作为摩托车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荟萃全球400多家参展企业,其中整车品牌超过40个,参展企业集中展现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提升展会的观赏性与互动性,本届展会将着力打造首个摩友互动嘉年华,一个能让摩托车爱好者及普通市民参与进来的互动体验式摩托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摩托车工业屡遭厄运,其中假冒伪劣产品肆意泛滥,成为一大顽疾。国家的每次打假行动,假冒伪劣摩托车都是主要对象,可黑厂黑店屡禁不止,制假售假生意依然红火,企业知识产权所包括的无形资产、专利、外观、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等等都曾被假冒者侵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我国摩托车品牌的声誉,对企业正常经营和技术进步造成了极大危害,成为摩托车行业的一大病状,始终走不出“造假——打假——造假”的怪圈,为祸之烈,不可胜数。攘假车于市场之外,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第5届国际摩托车展览会在广州召开,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举办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参展企业除国内100多家企业外,还有来自日本、法国、意大利、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外知名摩托车生产企业,是历届展会中参加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7.
摩言 《摩托车信息》2006,(22):12-13
我国摩托车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身处高温的"温度计",虽然偶尔也曾遭遇"寒流",降过温,但行业发展趋势总体上仍处于较快增长期,特别是国内市场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更是我国摩托车行业的成长见证。今年以来,我国摩托车企业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不断将市场的触角伸向未开发的"处女地",进军国际市场持续升温;而国内市场由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摩托车销售比重急速下滑,行业呈现出"内冷外热"的发展态势。市场"冷"的存在与演化既是市场变化的原因,也是市场变化的结果。今年以来,由于受消费替代品、使用环境、消费者购买力、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国内摩托车当期市场大幅  相似文献   

18.
中国摩托车行业诞生仅30余年,相较近130年的世界摩托车发展史来说,显然还十分年轻,因此,积极向海外先进企业取经,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引入缩短与世界摩托车行业的差距,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行业发展的主旋律.90年代,大量合资企业的涌现,则说明中国摩托车行业在接轨世界舞台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并由此奠定了整个行业通过合资合作,用国内市场交换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经验的发展基调. 这一战略是否成功?时间才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以前,在摩托车行业很少采用的"明星代言人"现象这几年来愈演愈烈,可以认为这是国内摩托车企业在利润越来越微薄的情况下寻求自救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20.
新千年伊始,国内摩托车行业降价声急,突出表现在建设集团4月9日宣布多款热卖车的大幅度降价上。此举是否为行业新一轮价格战的肇始,目前还不好说,但就建设集团在业内的地位而言,影响切不可小视。这似乎也表明,降价乃至价格战仍是国内摩托车企业突出重围、扩大市场份额、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首选方式之一。摩托车行业的价格战并非独立存在。今年以来,国内空调、彩电、微波炉等行业价格战早已风起云涌,热火朝天,相较之下,摩托车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