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拥有亚洲一流的物流基础建设和以中国内地作为腹地的地理优势,具有先进的国际物流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而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是内地与香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不仅有优良的营商环境和物流发展基础,而且是香港与广东乃至全国的连接通道。因此,港深物流企业的合作成为两大城市加强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2005年,珠江水系各省区克服了煤、电、油、运继续紧张以及房地产、资源性生产等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增长9%~12.5%,其中广东、广西高达12.5%。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流域产业高级化、重型化趋势明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推动珠江航运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运集团未来5年将在广东投资200亿元人民币,用于航运、码头和修船基地等相关项目建设,支援广东海洋经济大省的建设。广东省政府与中国海运集团26日在广州签署了包含上述计划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造船》2007,(2):30-30
在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代表省科协,向学会的五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学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黄小彪 《珠江水运》2012,(18):29-31
大规模海洋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海洋经济建设的全面启动,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从短期看,当前广东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五个《实施方案》提出的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无疑突出了重大建设项目对广东"稳增长"的带动作用,对确保广东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赵刚 《珠江水运》2002,(11):24-25
珠江水系水运主通道建设,推动了珠江水运辐射带的经济发展。而广东珠江三角洲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沿江经济走廊的逐步形成,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珠江水运主通道建设成就辉煌 “九·五”期是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建设投资最多、投资面最广、成效最显著时期。水系“一横(西江航运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是全国内河航运建设重点“两横一纵两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运主通道建设大大促进了内河航运的发展,使内河航运优……  相似文献   

7.
建立“无水港”,拓宽腹地,打造供应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东沿海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全球港口供应链的形成,使得广东沿海港口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而稳定的货源,是港口广东沿海港口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出发,提出了一个落后于世界工业化发展潮流的大国应该如何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其“实业计划(物质建设)”中,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对策包含开发交通、开辟商港、发展水力、矿业、农业等十大部分,着重阐述六大计划,希望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吸引外资,“发达工商”,“驰骤于今日世界经济之场”,“获超越寻常之利益”;同时通过经济合作,与西方国家互惠互利,使“人类博爱之情益加巩固”。在该计划中,他对福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从福建的海陆交通、资源和海外关系等重要省情出发,对福建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港IZl、铁路体系建设提出了许多战略构想,其一腔热血和远见卓识可敬可佩。  相似文献   

9.
建立“无水港”,拓宽腹地,打造供应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东沿海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全球港口供应链的形成,使得广东沿海港口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更多而稳定的货源,是港口广东沿海港口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冷却不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建设热潮。世界经济萧条的阴霾,笼罩不了西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势头。4月下旬,记者沿江而下,触摸黄金水道的脉搏,感受到西江“亿吨”黄金价值逐步显现。看,黄金水道水位渐涨;听,黄金水道“金”涛拍岸!建设中的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为泛珠三角特别是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提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想,意义重大、深远,得到广泛的关注。该经济圈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海南等省(区),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国土面积约占全国20%,经济总量和人口数分别占全国的40%。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以珠三角地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14,(1):11-12
前有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后有“三化”建设的步步推进、群众路线的成果检验、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指示、“十三五”计划的紧逼……时光不等人,重任已在身。2014年对广东海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承前启后、严阵以待,还在于深化改革、服务转型。2014,“三化”建设拉开广东海事年度序幕,局属单位排兵布阵,各项业务有序推进,“强基”创新常抓不懈,组织管理科学规范,“人才、质量、科技”三大战略齐头并进……纸张已经铺开,笔墨也已备好,请君尽情挥洒。2014,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给力的广东海事!  相似文献   

13.
柯健 《中国港口》2006,(12):23-24
推进粤西经济区建设加快口岸开发利用广东提出东西两翼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对于加快茂名港口建设、推动广东西翼经济区建设,对于提升广东经济发展档次和水平,辐射带动粤中和粤西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更有重大政治意义。在两翼城镇化专项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要把茂名建成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09,(3):67-67
2009年的水运建设市场,从总体来看是谨慎乐观。主要表现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世界经济明显减速;中央把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今年的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统筹推进包括重要港口干线航道、防坡堤等公共设施建设以及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等内河航道建设,这些都将带来很好的机遇。据此判断,  相似文献   

15.
廖燕 《中国船检》2005,(12):18-2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上升周期。港口的崛起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眼下全国各地港口建设如火如荼,高歌猛进。然而,在其大张旗鼓忙建设的背后,记者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安与担忧。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存储各类信息的一种主要载体,知识性、技术性较强。它是财富,是效益,是潜在的生产力.与经济建设有着紧密的内在的联系。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能为经济建设服务注入生机与活力。如何将档案转化为有生命力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外向型服务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此问题与档案界同仁共商榷。  相似文献   

17.
国防交通是以国力为基础的国防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作为处在国防建设特殊地理位置的福建省,其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与国防交通密不可分。为此,积极研究、探讨国防交通中的福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防交通与福建经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舟山日报》报道,今年6月中旬,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舟山市调研时,要求舟山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前列意识,在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中唱主角打头阵,为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周薇 《珠江水运》2002,(11):28-29
珠海,广东南部的海滨城市。其城市规划是以建成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简称“三基地一中心”),争取在2007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前不久,记者来到珠海,对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作了一番探访。……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远洋航务》2007,(1):38-41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2006年您的个人感受,您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2006年的个人感受,我会选择“忙碌”这个词。为什么?因为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的任务就是经济建设,大家都在为挣钱而奔忙,没有什么时间顾及别的,所有的话题几乎都淹没在忙碌的经济活动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