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信息平衡的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信息论中信息量与信息熵对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的研究,通过对网络论坛中角色的分析和传播模式的特点的解析,提出了信息紊乱是网络论坛影响人际交往行为最本质的因素,并用信息熵平衡模型对网络论坛中人际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网络论坛中的传播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一种在高速通道中传播数据的选择式广播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有两个连接器的高速数据分布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模型由数据库接口网络和用户接口网络组成。前者负责从中心数据库传播信息到服务器;后者负责从服务器传播信息到用户终端。模型中的数据库接口网络就使用了选择式广播技术。从设计的模型和仿真的结果来看,选择式广播技术在正常条件下的时延比非选择式广播技术(如数据循环系统)要短得多。  相似文献   

3.
作为媒介的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遗产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可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它进行多维观照。本文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作为媒介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及功能等等,揭示世界遗产在现代信息传播特别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从现代传播学的媒介理论来看,世界遗产也是一种媒介,它的信息特征是历史阶段性和恒久性的统一。地域局限性和共享性的统一,文化汇聚性和延展性的统一。世界遗产作为媒介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文化传播中是分析文本,在教育传播中是讨论案例,在经济传播中是稀缺资源,在娱乐传播中是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4.
晚清科学传播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科学传播角度系统地论述了晚清时期西方科学在中国各领域的普及传播,主要涉及译书出版、口岸传播、留学生传播、办学和实物传播等模式。文章分析了晚清出现传播科学高潮的成因,提出研究近代西方科学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接触规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认为这些规律是中国科学传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初步分析了这些传播模式的特点、作用以及各种模式之间的联系,对今天做好科学传播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同根相系,密不可分。然而,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对外翻译研究长期在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框架内各自行进,相互区隔,前者蕴含的民族—国家本位思维与后者蕴含的人类—全球本位思维之间更是存有内生性矛盾。这种情势严重削弱了相关学术成果的实践效能。将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两种各自独立的行为,并分别展开研究,是造成这一情势的根本原因。将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一个整体,并以国际传播为立足点,展开译传合一的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将有益于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的实践效能,最终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回顾我国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信息平台建设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目前出现的差异性属于在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之下,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和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形态。具体分析了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三种适合我国当前不同情况的可行的信息平台发展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从建设模式、运行模式、服务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三种发展模式,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发展模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是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必由之路,在数码影视体系内存在着交互与分野,本文依据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材,传受关系等要素,将数码影视划分为五个层面,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面临着“外冷内热”的局面,考察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效果有助于反思和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文章通过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耳其、埃及、阿曼和约旦的传播效果后发现,由于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电影院数量少,消费水平低,电影消费意识不足,以及文化差异,“双重把关人”和翻译等问题,中国电影在该地区的传播效果不佳。基于传播过程理论,在中国电影未来的对外传播中,需要从渠道畅通、信息准确、受众接受、文化交融、制度宽限这五个方面逐一分析和消除影响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主体互动中构建良好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从非常光线在单轴晶体内部传播方向的一般公式出发,严格导出了常见的两种光学元件渥拉斯顿棱镜和尼科耳棱镜中e淘传播方向。并且指出了一些文献对于e光价值传播方向解释的错误之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失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社会文化分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问题凸现出来。传播分化引起传播冲突,传播冲突的直接结果是传播的非均衡发展,也就是传播失衡。对于这些问题,传播学理论研究尚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本文拟就传播冲突的基本特征、传播失衡的表现形态,以及传播失衡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本文研究认为。传播失衡的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地城层面的传播“倒流效应(backwasheffect)”、社会群体层面的传播对立、媒介内部层面的结构失衡以及管理层面的市场力量和国家控制的深层矛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场强测量中,检波方式将决定场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检波方式有正峰值检波、均值检波和有效值检波.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场强测量标准采用正峰值检波,而在实际运营中,场强测量的结果与通信系统实际应用 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影响了通信系统的实际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场强测量接收机及 不同检波器的工作机理,根据数学描述建立了不同检波方式的模型,设计了实验室静态 环境和现场动态环境下验证不同检波方式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测量,对不同检波方式 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值检波更适合GSM-R场强测量.  相似文献   

12.
监理工作不能离开沟通,沟通是否有效,取决于监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结合实际,阐述了监理工作中有效沟通的3种主要方式,即全通道式沟通、链式沟通和轮式沟通,试图为监理人员提高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揭示其实质是档案信息的传播;而档案信息利用、档案信息宣传、档案信息公布、档案信息编研都是档案信息传播系统不可或缺的"分子".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发和建设全省交通物流信息平台是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发展交通物流信息化的目的是为建立全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服务。根据信息属性和技术可实现的方法,物流信息平台由共用信息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和物流作业信息平台3部分组成,共用信息平台是中心。通过上述3个平台的设计,提出开发和建立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在实验上可行的利用腔QED实现的量子通信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原子与腔相互作用时在经典驱动和大失谐的条件下,不再受腔衰减和热场的影响,Bell基的测量转变为原子态的测量,从而使多人之间的量子即时通信较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研究包含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纬度理论研究、言语行为的文化特征研究和非言语交际研究三方面。在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的情况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使我们更深的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避免文化冲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OPC技术的上位监控机与PLC的通信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OPC技术和OPC数据访问方式,分析了OPC对象的分层结构.本文综合四种OPC数据访问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此通信程序所采用的OPC数据访问方式.以某配餐公司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为例,采用西门子公司提供的OPC接口,用VB编写了客户端通信程序,实现了上位机与西门子S7-300PLC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实际应用,比较分析了OPC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人类的交际都是以一定的符号为媒介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交际就是符号活动.作为符号的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又是约定俗成的,没有约定俗成的意义,任何符号都不能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符号的意义因文化不同而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注意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差异,又要了解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深刻认识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对于促成有效交际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信息沟通与社会对账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部门“电脑账簿”进行账务核对时出现难以觉察的错误,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指出:通过“电脑账簿”的核对和社会对账所产生的信息,对部门管理、领导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提出了通过核对账簿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CBTC系统中移动闭塞与后备模式追踪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后备模式下追踪间隔的特性及与正常情况下追踪间隔的差异,在研究CBTC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相关移动闭塞和后备模式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CBTC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仿真模型,并对CBTC系统在移动闭塞和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CBTC移动闭塞模式和后备模式都能满足系统要求,实现较小的追踪间隔时间;移动闭塞模式优于后备准移动闭塞模式,能够实现相对更小的追踪间隔时间(<9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