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贸易     
《船艇》1990,(10)
澳大利亚计划订造破浪双体船澳大利亚的 TNT 航运公司宣布,计划订造八艘运载汽车/旅客的先进破浪双体(Wave piercing catamaran)渡船。该种船是由悉尼的超前多体船设计公司(Advan  相似文献   

2.
福建莆田辖区共有12个渡口,渡船20艘,其中忠湄轮渡有8艘客渡船舶,担负着年运送140多万人次进出湄洲岛旅游或朝拜的任务;石南轮渡公司有2艘客船,担负福建第二大岛屿南日岛年30多万人次军民进出的渡运任务。其它沿海乡镇小渡口年运送旅客约30万人次。除黄瓜一淇沪、塔林一乐屿的两艘客渡船已更新改造外,其它渡船目前仍是木质船舶。这些木质客渡船舶由于小岛上居民数量不多(多数是1000人以下的小岛),进出岛旅客人数少,船主经济效益差,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对客渡船进行更新改造。点多、线长、分布广,营运船舶安全技术状况相对较差,地缘因素复杂以及季节性客流量变化巨大是莆田渡口渡船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军管会航运处接管了国民党官僚企业招商局。在中共上海航运处党委领导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很快恢复了航运。6月3日,“江陵”号满载旅客和货物,率先复航,驶往汉口。6月8日,“永潇”油轮首航天津。接着,私营的“江通”轮开往天生港。据统计,自6月1日至6月20日的20天内,外地来上海港的船有125艘,上海港出口的船有  相似文献   

4.
偷渡旅客     
国际上认为偷渡旅客,是指在任何港口或该港附近地点未经船舶所有人,或船长,或管理船舶的任何其他人员的同意,而潜入船内,并在该船驶离上述港口或地点后留在船上的人(引自《关于偷渡旅客的国际公约》第一条)。这是国际上给偷渡旅客下的定义。通俗的说,偷渡旅客是未经船上任何人员同意而躲在船内并驶离该港口的人,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偷渡犯。船方发现船上潜有偷渡旅客,首先要查明他的上船港,或该港附近的地点。然后按照有关的规定,船方应将偷渡旅客看管起来,不准他下船,以便将他遣送士岸,送交适当机构.所谓适当机构,是指港口所在国政府授权处理偷渡旅客的机构。我国则是港口主管机构和边防检查站。在将偷渡旅客送交适当机构时,船长须向该机构呈递一份经过签字的报告,其中应写  相似文献   

5.
1926年5月9日,一艘模样十分奇特的船“巴登—巴登”号徐徐地驶进了纽约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这艘船既无螺旋桨,也没有风帆,最显眼的是它的两只“烟囱”特别高大,还在不断地旋转着。当人们听说它是从德国汉堡启程,航行了37天,横渡了大西洋来到美国时,更是惊奇万分。船是靠什么推动的呢? 5月13日,美国“螺旋桨俱乐部”邀请随船到美国  相似文献   

6.
<正>一、背景介绍2016年10月17日至20日,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组织(东京备忘录)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第27次委员会。会上,新西兰代表提出,现行东京备忘录新选船机制(NIR)中针对高风险船的检查周期是2至4个月,其弊端是高风险船即使带着遗留缺陷,港口国监督检查官(PSCO)按照NIR要求也不能登轮开展检查。新西兰代  相似文献   

7.
游览船发展到现在,随着航行地区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出现了各种型式。大致可分成下列几种:环球游览船:吨位较大,至少一万总吨级以上。环球旅行一般为三个月左右,从船籍港出发,途经世界各著名旅游港口。每个旅客的费用大致在一万美元以上。有时在途中各港口也招揽旅客。从欧洲出发的游览船通常  相似文献   

8.
“海难是可预见或者已经预见的”原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8年10月22日的判决中,澳大利亚高等法院详细思考了海牙规则和海牙维斯比规则中海难一词的含义和历史发展,并重申了澳大利亚法律运用的原则,即海难并非一定是不可预见的、或者甚至非是未曾预见到的不可。澳高等法院否定了英国和北美所采纳的对“海难”的较为狭窄的定义。 背景 1989年10月5日,有十个20英尺集装箱在悉尼装船运往基隆,每箱装有四卷铝材,共40卷。该船从悉尼起航开往墨尔本,在墨尔本又装了一些货后,于8日开往塔斯马尼亚岛的伯尼。8日晚天气异常恶劣,有四个集装箱遭到损坏。在伯尼时,该船收到天气预报称,在其经过巴士海峡途中将遇到恶劣天气。  相似文献   

9.
<正>5月27日,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主导的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海上演习在马六甲海峡凌家卫海域举行,中、马、印、泰等国派出军舰、执法救助船艇28艘、直升机4架参演。作为此次演习的参演船、检阅船和观摩船,"海巡31"轮接待了近60名多国观摩演习嘉宾。上午11时,演习正式开始,演习模拟一艘油船与客渡船碰撞,客渡船破损进水沉没,110名旅客和船员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海难中,七八个旅客挤上了一条小小的救生艇,大大超载了的小艇经不起风浪的颠簸,眼看就要倾复,而更为严重的是其中有二三个旅客还不会游泳。幸好,有位旅客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自我解救的妙计,既减轻了小艇的负荷,又不让一个人离开小艇,从而赢得了时间,渡过了难关,最后终于被他船援救出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