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油分的测定方法日本工业标准(JIS)采用正-已烷萃取的重量法作为法定方法。如果检水中舍微量油分应用本法时则需要处理大量的水样。例如,测定1PPM油分时需要10立升水样,测定更微量的油分(0.5 PPM时,实际需要20M~3水样。此外在用正-已烷萃取后,还需要在80℃蒸发干燥, 因此本法尚不适用于测定在此温度附近能发挥的低沸点油分。为此作者对低沸点溶媒法,浊度法、萤光光度法,红外线分析法等可用于油分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将各法的探讨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油性废水是环境污染的一种。油分的测定有溶媒抽出——重量法、红外线吸收法、浊度法等。这些方法虽然适用于水中扩散石油的测定,但是对在水面形成薄膜所漂浮的油分进行测定时,由于采样方法不同,其结果有明显的差异。为了测定这类油膜,正在开展用西洋纸等将油分扑集于纸料后,测定附着油分纸料上的光电特性的油分测定仪器的研究。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3.
在层压木绝缘鱼尾板的生产过程中,空气中主要有害物质为酚、甲醛和乌洛托品。我们采用乙酰丙酮法,在甲醛和乌洛托品共存下,同时测定甲醛和乌洛托品。经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定,效果较好。兹将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测定方法一、原理乌洛托品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分解成甲醛和氨,用乙酰丙酮法定量测定甲醛,通过校正换算,求出乌洛托品的含量。二、试剂 1. 乙酰丙酮显色液:将25克醋酸铵(二级)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毫升冰醋酸(二级)及0.2毫升乙酰丙酮(三级),用水稀释到100毫升,此溶液可稳定一个月。 2. 10N氢氧化钠(二级)溶液。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本文中详细的论述了废水中油分的重量测定法,并且从理论与实验上证明了日本工业标准(JIS—K—0120)第18项中的废水中油分重量定量法及共改正法的缺点。进而提出了能取得正确的有再现性分析值的分析操作法。同时报告了含油排水的采样方法与有关废水化学耗氧量等探讨结果。原著的译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空气中多次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但水中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进行了条件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定了水中PAPI测定方法,经实际应用,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6.
前言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国内外已有很多报导,为选择一个适应铁路复杂的货车洗刷废水的监测方法,对异烟酸-吡唑酮法,用蒸馏水作吸收液和用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液进行了比较,就吸收光谱,显色物质的稳定性,干扰物质,回收效果进行了探讨。一、原理  相似文献   

7.
悬浮性固体是指水中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亦称不可滤性残渣,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监测的重要污染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有石棉坩埚法、滤纸法、差数计算法。石棉坩埚法虽能获得准确结果,但操作较繁;滤纸法与差数计算法由于水中腐蚀性物质对滤纸的腐蚀及矿化水样称重时吸潮,均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参考有关资料,以玻璃纤维滤膜为滤料,  相似文献   

8.
用无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饮用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具有灵敏度高,勿需前处理,操作快速、简便等特点。我们使用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XML-1型石墨炉原子化装置,对水源水中的镉、铅、铜、铬、锰离子进行了分析。实验部分一、标准液配制 1.镉标准貯备液:准确秤取经干燥的金属镉(含量99.8%)0.50lg放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硝酸溶液(1:1),并在水浴锅上加热溶  相似文献   

9.
对水中尿素氮的测定尚未见报道。因游泳池水监测的需要,本实验参照凯尔(Karr)氏血中尿素氮的测定方法,用于水中尿素氮的测定,经多次试验,拟定了本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可满足实验要求。已初步应用于游泳池水中尿素氮的测定。方法原理脲经脲酶作用转变成碳酸铵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用半微量开管法测定COD。试剂量与闭管法相同,反应是在装有冶凝器的开管中进行。本法应用于挥发性化合物、混合标准样及检样分析,其精密度与准确性和闭管法一致。实验 1.检样消化:用Quickfit-MF24/1/5的玻璃管,并装配上Quiekfit14/23,长130毫米圆锥型管的空气冷凝器。管内容物用Hook和Tucker混合器混合。将玻璃管放在Techne DB-3H电热板消化器上加热150℃2小时后,将残余的重铬酸钾用滴定法测定。 2.试剂①消化液:将重铬酸钾10.126克,浓硫酸167毫升,硫酸汞33.3克加入500毫升水中,冷却后稀释成1升。②催化液:将硫酸银22克溶解于浓硫酸2.5  相似文献   

11.
测汞仪法在强酸性介质中,用二氯化锡作还原剂测定水中的汞,但由于测汞仪的稳定性差,仪器成本高,操作不便,故该法未能广泛应用.而用汞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比色法的测定方法,由于灵敏度低,操作繁琐,所使用试剂毒性大,也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本刊1996年第3期“桩的静荷载试验新技术---Osterberg试桩法”的续篇,是对读者意见的反馈,本文着重对该法容许荷载的确定、试桩侧阻大于端阻时侧阻极限值的测定方法、端阻大于介阻时端阻极限值的测定方法、与传统桩顶加载法的试验结果比较等,笔者还谈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应用最新技术阐明污染水面残油的特征并进行测定。通过浓缩样品的溶解试验和密度测定等物理学预备试验,得到粗略的资料后,再用红外光谱和吸收强度比,以及备有用硅胶柱分割的氢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和备有五氟苯诱导体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等,对油分进行确切的测定。红外吸收强度比,用于油分的特征阐明,而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性油的特征的阐明效果更好。通过这些资料还可以检知油分溢出时间的久暂。  相似文献   

14.
以1mol/L硝酸振荡提取湿红细胞中锌铜、锰、镁,分离上清液,用0.1mol/L硝酸定容,原子吸收法测定,同时以消化法做酸提取效果的比较基础。结果以硝酸提取法对消化法的符合率为95.2%~101.3%,二法重现性一致。前者简便、省时、无需加热。  相似文献   

15.
测汞仪法在强酸性介质中,用二氯化锡作还原剂测定水中的汞,但由于测汞仪的稳定性差,仪器成本高,操作不便,故该法未能广泛应用。而用汞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比色法的测定方法,由于灵敏度低,操作繁琐,所使用试剂毒性大,也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16.
保定市长城节能设备厂,在机电部北方设计院、航天工业部第五设计院501设计部协助下,自1987年10月研制出第一台热管开水器以来,又研制了 GSQS 系列热管开水器0.1~2t9种规格。它是以蒸汽为热源,通过热管间接加热饮水的新型设备。蒸汽与水完全隔离,分成二个空间,利用介于两个空间之间的热管中的工质汽液变化,将蒸气的热量反复不断地、无声地传至需要加热的水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与混合料高温性能相关的SBS改性沥青软化点评价方法,通过变化试验条件(加热介质、测试板距)分析不同结构类型和掺量的SBS改性沥青软化点变化规律,并进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准条件下的SBS改性沥青软化点与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没有直接关系,也很难鉴别不同SBS改性沥青之间软化点的差异。在对其试验条件修正为"测试板距10 mm,加热介质采用甘油",即修正软化点法后,所测得的环球法软化点可显著区分不同SBS改性沥青之间的差异,且与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指标——动稳定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在用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中(尤其是工厂的废水)的微量甲醛时,作者注意到在试样中如含有因加热蒸馏的预处理而游离出甲醛的物质时,用以往的测定方法会带来很大的误差,为消除这个误差,作者研究了不用蒸馏之类的预处理,而在试样中直接加乙酰丙酮,于室温放置1.5小时,用氯仿提取3,5-二乙酰基-1,4-二氢二甲基吡啶(DDL)进行荧光测定的方法,可准确的进行甲醛的定量。仪器:日立分光荧光光度计MPF 3型及日立101型分光光度计。试剂:用市售品。三羟甲基三聚氰酰胺(TMM)难于买到纯品,可买高浓度的水溶液(约为60%的水溶液,在工厂使用时是用5~10%的溶液)根据需要稀释使用。试剂的配制方法按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译者注) 定量操作:以往的方法按JISK0102。本文探讨的方法:向50毫升试样中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隧道热害环境问题为背景,利用模拟热害环境设计和湿喷混凝土技术对热害环境2种强度等级(C25和C30)喷射混凝土与岩石的黏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为保证结果可靠,对岩石大板同时采用劈裂法和改进的钻芯拉拔法(直拉法)测定黏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养护工况,干热环境和湿热环境均引起黏结强度倒缩;2种测定方法测得喷射混凝土(C25、C30)黏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劈裂法测定的黏结强度普遍大于钻芯拉拔法测定结果,差值范围5%~15%;2种测定方法各有优点,使用时应尽可能控制对黏结强度测定不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试验是目前评价消毒剂杀灭乙肝病毒的简便易行的试验方法,分为悬液法和载体法。用它们对适合于空气及表面消毒的B、C型复合消毒雾剂进行评价。悬液法结果为:B型消毒液作用2min可将HBsAg灭活,C型消毒液作用5min达此效果,室温贮存1年,两型消毒液仍可在5min内破坏HBsAg抗原性。载体法结果显示,两型消毒液对载体上抗原的灭活时间均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