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枕霞 《城市车辆》2007,(8):15-15
从1949年亚星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空军后勤部汽车修理所"开始,亚星迈上了漫漫征途.1957年扬州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亚星历史上第一辆客车,1981年中国客车史上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诞生,同年成功生产的JT663客车,到1988年与西安公路学院联合开发JS6970型客车,中国第一辆卧铺客车诞生…….中国客车50年的发展史,亚星客车的身影始终相伴相随.  相似文献   

2.
杨亮 《运输车辆》2008,(2):36-37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亚星并不算一家中小型企业,这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客车生产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拥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回忆。亚星,曾经一度是中国客车行业的标杆,经历过中国客车史上第1辆客车专用底盘和第1辆卧铺客车诞生的荣耀,“中华之最”,这一国务院1995年颁发的奖项,维系了数代亚星人的骄傲,也见证了亚星曾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50年的客车发展史,亚星客车的身影随处可见:1949年,亚星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空军后勤部汽车修理所"成立;1957年,扬州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亚星历史上第一辆客车;1981年,中国客车史上第一辆客车专用底盘诞生,同年,JT663客车取得辉煌的销售业绩;1988年,亚星与西安公路学院联合开发JS6970型客车;等等.  相似文献   

4.
路智军 《驾驶园》2011,(2):38-39
2010年12月28日,第一万辆安凯客车正式下线。这标志着安凯成为继"三龙一通"之后又一家年产过万的客车生产企业。"万辆"是新起点年产一万辆不仅标志着安凯从此进入了中国客车市场的第一阵营,而且预示着走"豪华"路线及倡导"安全第一"理念的安凯客车正在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1993年6月,安凯与德国凯斯鲍尔正式签订技术合作项目,第二年,当安凯引进组装的第一辆客车面世的时候,业  相似文献   

5.
杨亮 《商用汽车》2012,(11):62-63
从2006年斯堪尼亚·海格第1辆高档客车A80下线,到2012年5月双方合作的第1000辆的客车走向市场,6年的时间,看似漫长. 如果把这一合作周期放进中国客车业的近代史,在过去的20年间,在见证过亚星-奔驰、广州五十铃、天津伊利萨尔等企业的黯然退去,对比着2006年后中国高端客车市场的逐年萎缩,斯堪尼亚·海格这6年1000辆的成长,却演绎成了震撼.  相似文献   

6.
王威 《时代汽车》2011,(1):108-111
从1994年安凯散件组装的第一辆赛特拉客车下线至今,安凯不仅见证了中国客车业的黄金时代,同样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客车与世界客车不断缩小差距的缩影。12月28日,随着第一万辆安凯客车在合肥下线,安凯成为继三龙一通后,又一个晋级客车业"万辆俱乐部"的企业。引进让安凯大开眼界1993年2月,在安凯与德国凯斯鲍尔公司签  相似文献   

7.
余振清 《汽车情报》2004,(19):13-25
2004年5月份,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网员结构又有一些变化,一是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5月起加入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二是江苏亚星集团不再统一报表,而由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亚星奔驰有限公司分别填报产销数据,自此,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网员已增长到50家。从总  相似文献   

8.
李京 《城市车辆》2006,(6):14-14
2006年10月16日,中国客车业关注的焦点再次聚集到我国第一个客车合资企业“亚星-奔驰有限公司”。在德国奔驰方面正式交付管理权之后,以李晓为首的亚星-奔驰新管理团队在“亚星-奔驰2006年度商务大会”上正式发布其“展翼计划”,目标为完成内部整顿的亚星-奔驰安装新的动力、启  相似文献   

9.
2008《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在《发展历程》的主题下,报道和记录了中国现代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历程。亚星的传奇故事、宇通的发展模式、恒通巴士的演变、快速崛起的申龙、金色的旅程、激越的海格客车与欧V客车,年鉴从多角度地分析了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状况;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展现了全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  相似文献   

10.
市场     
《商用汽车》2015,(2):14-18
<正>中国大型客车首次批量出口伊拉克2015年1月6日,随着最后一辆发往伊拉克的金龙客车在厦门现代码头装船完毕,多次创下中国汽车工业出口"第一单"的大金龙再次书写历史。313辆金龙城市公交车远航伊拉克,首次实现了中国大型客车批量出口伊拉克,这不仅对中国客车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伊两国经贸往来具有历史性意义。为改善巴格达的公共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5,(28):9-9
据悉,首批40辆YBL6986奥运公交车发车仪式于近日在亚星奔驰有限公司举行。这是北京400多辆奥运中标车的首次发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亚星-奔驰每月将有100余辆奥运客车发往北京,总价值将达到1亿多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25日,亚星-奔驰精工细作的15辆YBL6123H高档豪华客车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广场一字排开,显得十分壮观和霸气。原来亚星—奔驰有限公司、泰乐玛缓速器厂和上海日野发动机厂正在这里举行产品展示会。该批YBL6123H高档豪华客车是北京八方达公司购买的,总价值高达15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1955年,随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破土动工,中国汽车工业也开始起步。1956年,国产第一辆载货车在一汽下线,中国人民终于可以用上了我们自己造的汽车。载货车的成功生产也为中国客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7年,采用解放牌汽车底盘改装的第一辆国产客车诞生。到2007年,中国客车工业已经走过了50年。  相似文献   

14.
顾云 《城市车辆》2003,(1):37-40
1 2002年客车市场年终盘点2002年是客车市场发生骤变的一年,说是骤变一点也不夸张,在这一年里发生的事情确实太多了:力帆、长城、三一、无锡神舟及东风宏运进入客车市场;厦门金龙与苏州金龙的资产纠葛;亚星股份与亚星奔驰的产品划分;中通与三湘的重组以及下半年开始的客车价  相似文献   

15.
彭婕 《城市车辆》2007,(4):24-24
近日,一批亚星JS6103H公交客车将发往洛阳。亚星客车与洛阳公共交通总公司很早就结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98年以来,先后约有600辆公交客车服务在洛阳公交的各条线路上。此次发往洛阳公交  相似文献   

16.
《世界汽车》2007,(9):138-138
2007年上半年宇通客车销量达到10164辆.集团整体销售额业已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39%.稳居客车行业首位。作为行业龙头,宇通大中型客车销量增速均高于行业水平,中客增速位居主要厂商之首.其中大型客车销售4237辆.中型客车销售6927辆继2006年率先在业内实现销售过百亿,宇通2007年大中型客车销售率先突破10000辆大关.进一步巩固了客车市场第一品牌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继"三龙一通"之后,国内客车企业"万辆俱乐部"又添新军。2010年12月28日,随着一辆纯电动客车在客车总装车间下线,安凯宣布2010年产销突破1万辆,向全面领军国内客车行业的进程再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08,(4):30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携JS6811GHA、JS6880H电动车、JS6971H、JS6130SH、YBL6120GH、YBL6123H六款新车,亮相2008年中国(苏州)国际客车展览会和2008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这是亚星整合以来,以新亚星形象第一次亮相国际大型车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在经历了2003 年"非典"的低迷之后,在2004年继续呈上升趋势,但是未达到2002年的最好水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4 年共生产大中型客车78712辆,同比增长7.4%,销售78851辆,同比增长9.3%; 2002年销量为81431辆。2004年大型客车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长率,共生产26207 辆,同比增长33.6%,销售26125辆,增长37.5%;中型客车表现依然低迷,共生产52505辆,同比下降2.2%,销售52726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结束的2008中国(苏州)国际客车展览会上,亚星股份与亚星商用车在客车业务整合后第一次整体亮相。亚星带去了6款精品客车JS6811GH、JS688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