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铭超  鲍旭腾  王庆伟 《船舶工程》2021,43(4):前插20-前插27
发展深远海养殖及配套大型设施装备是提高养殖发展质量的新途径.基于中国水产行业的产业发展,对中国渔业的未来在深远海进行了说明.结合国内外深远海养殖平台发展现状,提出了"养什么""在哪样"以及"怎么养"的中国深远海养殖设施发展思路.结合养殖工艺,协同发展,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构建"海-陆"相联动的养殖生产新体系.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为深远海设施渔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积聚更多势能.  相似文献   

2.
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现状及标准化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远海养殖是拓展"蓝色粮仓"生产空间、改善近浅海生态环境、优化水产品供给结构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本文围绕深远海养殖装备,介绍国内外大型网箱和养殖工船技术现状,分析国内外深远海养殖装备标准规范现状及不足,提出深远海养殖装备标准化工作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今随着人类对于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强,近远海的渔业资源已经大幅减少并面临枯竭。在这一背景之下,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把眼光放到了深远海、极地等人类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极地所蕴藏的大量丰富资源和优质的水产品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支撑。目前国外对于深远海极地等渔业装备的研究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但可惜的是在我国该领域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深远海海产品的品质极大地依赖于渔船的捕捞设备,因此本文在连续捕捞试验平台上进行泵吸技术系统研究,建立了三维的吸鱼泵模型并试制出样机,且在试验平台上进行反复试验,通过优化关键泵吸参数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泵吸试验效果,为深远海捕捞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魏赟 《船舶工程》2021,43(4):前插4-前插6
01您参与深远海养殖工船项目多久了? 我们青岛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最早参与养殖工船项目是在2014年下半年.从那时起,公司立项成立了专业团队,持续开展大型养殖工船项目的系统研究.我们蓝粮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远海养殖品种的选择、深远海养殖方案的制定和深远海养殖锚地的选取等.我们团队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紧密合作,针对不同海区的近十种养殖品种及其养殖进行了数十次的研讨和论证.从2016年开始,先后与上海、福建以及江苏的资本方接触,围绕养殖工船项目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合作,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于2018年,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牵头下,与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2019年7月4日,项目公司围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5.
王辰  陈兵  孙榕 《中国海事》2022,(1):29-31
针对现有技术手段对深远海区域船舶动态感知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基于SAR的深远海船舶动态感知技术实现深远海船舶动态监控的可能性,并对海事应用场景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技术可用于大区域深远海船舶交通态势分析、深远海遇险船舶定位及应急指挥、海事日常空中主动巡航监管,可作为海事系统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陆海空天"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船舶》2019,(2)
正近日,上海耕海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耕海渔业")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在上海临港正式签署了3艘深远海养殖工船的设计合同,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装备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中船集团副总经理孙伟、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书记陈杰、上海崇和实业集团总经理王志以及MARIC院长邢文华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7.
在海道测量技术体系框架下,对深远海海道测量的内涵进行分析,界定深、远海区域范围,并从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经济建设、国家海洋权益、全球海洋治理等多维度分析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深远海海道测量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能力建设思路,明确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为构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走向深远海,发展绿色养殖生产方式,确保养殖水产品高品质已成必然趋势,深远海养殖工船是深远海工业化养殖的重要载体。通过回顾养殖工船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从功能区划、集约化养殖工艺提升、船载舱养生境构建、能源利用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介绍作业特点及关键技术进展。以大黄鱼为代表适养对象对比不同模式下的技术特点。随着单位水体产能的提高,养殖工船的经济性越来越好,提出了鲑鳟鱼工船养殖经济性更优的预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养殖工船技术路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验证,需要继续交叉融合社会各行业先进技术,不断迭代优化,早日达成经济性的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深远海养殖是拓展养殖新空间、缓解环境压力、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海洋强国、宣誓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为探讨全球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发展态势,通过Pat Snap平台,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全球深远海养殖装备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趋势、专利布局、专利技术主题、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创新主体结构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全球深远海养殖装备的专利研发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中国的专利总数在全球排名第一,且专利主要申请人为我国的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10.
刘奡  宁宇 《中国海事》2020,(1):F0003-F0003
2019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远海测量功能的大型测量船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造。这将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测量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该船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深远海海域的海道测量、全球海上应急搜救与测量行动、国家重大海上维权行动、区域和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等,成为我国实施海道测量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依托工程的软基需进行碎石桩处理的技术要求,对工程的特点和气象窗口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不同碎石桩施工方法和装备的研究,结合工效分析,提出一种以自升式平台作为载体的新型碎石桩施工平台。  相似文献   

12.
于雯  汪勇  卢意  李泉 《船舶工程》2017,39(5):85-90
在确定总布置方案和主尺度的基础上,针对新型半潜式风车安装平台进行强度验证和结构优化。采用Sesam软件建立平台结构整体模型和水动力模型,基于设计波法对平台自存、操作、航行工况下的整体强度、节点、杆件和局部进行规范校核。充分考虑运输安装一体化的作业形式,给出风机整体运输和吊装方案,完成平台的基础设计工作。研究表明:新型半潜式平台的整体应力分布、杆件和节点利用率、关键区域局部强度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一体化运输安装方式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和安全性要求,提高了海上风电安装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陈猛  冯波  钱巍  武坤鹏 《水运工程》2017,(5):163-167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现象,地下水控制是确保基坑安全施工的关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临海巨厚砂质含水层深基坑开挖深井降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达到预期降水效果,满足干施工要求,该类深基坑采用深井降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现有项目工程的航道使用条件,依据国内外调研成果及爯内河通航标准爲爯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爲,对有限水域内大型沉管的浮运航道进行设计,得出航道设计的宽度与深度等关键技术参数,并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沉管浮运航道的选择中得到应用,通过对沉管在现场实测应用中分析计算,得出沉管浮运的航迹线.分析及研究成果经过实际应用验证,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深水防波堤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美茹 《港工技术》2010,47(3):1-7,41
根据世界各国港口建设向深水区域发展的趋势,在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海域建造防波堤势在必行。综述国内外有关深水防波堤新结构和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概况,并结合近年来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对波浪作用下深水斜坡堤和深水直立堤在结构选型,以及设计原则、方法和构造要求等某些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建议,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在舟山港域设立的牲畜进境项目为例,介绍牲畜项目的进境、隔离、屠宰的整体布局及装卸工艺流程,并重点围绕专业牲畜码头工程的水域平面布置要点进行分析。根据港址的建港条件、牲畜船型特点以及活牛进境的装卸工艺要求,综合确定码头平面形态、码头前沿线位置、作业平台尺度以及引桥断面布置形式等要素。  相似文献   

17.
桥梁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慧  吴海波 《港工技术》2009,46(2):45-50
随着大型跨海、跨江桥梁的相继建设,桥梁跨度越来越大,对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长、大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深水桥梁建设中。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型桥梁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大型海洋平台上部组块提升和顶升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上部组块起升作业是大型海洋平台建造合拢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大型海洋平台合拢中的上部组块提升和顶升技术,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案例,对提升和顶升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从设备、能力和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提升和顶升的技术特点。通过对重量、高度、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的比较,总结出提升和顶升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上部组块起升作业安全系数,为大型海洋平台合拢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维周  刘华 《水运工程》2011,(10):149-153
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码头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板桩码头前沿主体结构。曹妃甸地区是新近吹填地貌,地质为粉细砂、粉砂层,临海近,地下连续墙施工受潮差影响大,具有成槽难度大、易塌孔、护壁要求高等特点。主要论述华电曹妃甸码头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关键设备、槽段划分和接头形式选择、地基处理、导墙设计、工程泥浆及配合比、成槽检测、钢筋笼吊放、混凝土灌注、接头管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以及一些技术要点的控制办法,保证了工程质量,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层吹填法在国内的填海工程中应用实例极少。以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填海工程为例,重点介绍采用分层吹填法围海造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特点,并对分层吹填、打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等不同施工阶段的固结沉降进行数值模拟,从固结时效、技术难度和施工效率等方面探讨分层吹填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