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24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第20节沉管克服了强回淤、强对流、复杂水文条件等不利影响,成功安装施工。8月15日晚,项目工作人员经过连续90 h的奋战,先后克服了整平船、供料船故障,保证了安装施工顺利推进。8月22日,项目工作人员对第20节沉管展开了10类通用风险、3类专项风险,共计200多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6月11日,历经70个小时的出坞、浮运、系泊和安装,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顺利安装,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线合龙,至此,深圳海事局保障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部32节沉管浮运安装工作圆满收官,实现了“三零一降”总目标,确保了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施工的安全完工。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施工采用沉管工法,在E15节沉管施放中发生了基槽异常回淤,迫使沉管返航,造成了巨大的工程损失。明确异常回淤机理,实现基槽泥沙回淤的精确预报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通过开展大量自主创新性研究工作,揭示了基槽异常回淤的原因,开发了沉管基槽多因素、复合型基槽回淤预报模型系统,实现了沉管基床上泥沙回淤的精细化预报,保障了E15~E33节沉管的顺利安放。研究成果从基础理论、模拟技术、预警预报模式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突破,对我国工程建设和泥沙研究的理论具有极大的提升和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中国交建联合体投资建设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开工仪式在辽宁大连举行。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全长12.1 km,其中海底隧道全长5.1 km,共需安装长度180 m的大型沉管18节;光明路延伸工程顺接海底隧道,主线全长6.9 km。工程全线设计为双向6至8车道,时速60 km,计划工期50个月,运营期20年。该工程为国内首个大型跨海沉管隧道PPP项目,总投资163亿元,采用"BOT+EPC+政府购买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8月1日,大连湾海底隧道干坞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北方海域首条大型沉管隧道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干坞工程是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沉管预制干坞、沉管舾装与储存区、干坞配套生产场地等,主体工程计划于2018年10月30日完工,将作为海底隧道项目的沉管预制场。目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3年5月2日首节隧道沉管浮运以来,广州海事局历时1405天,已全部顺利完成对港珠澳大桥33节的海底隧道管节浮运和安装的安全护航任务。3月6日16时,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重达七万吨的沉管E30管节历经六个小时10余海里的浮运后,终于安全到达距离伶仃主航道约2.8km、龙鼓西航道约1.3km的港珠澳大桥海底  相似文献   

7.
正3月6日16时,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重达7万吨的沉管E30管节历经6个小时10余海里的浮运,安全到达大桥海底隧道沉放位置实施安装作业。为确保这次沉管浮运安全,3月5日,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专门赶赴珠海召集港珠澳大桥管理单位、建设单位、广州海事局等相关单位代表召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30管节浮运安装通航安全保障工作总决策会,研究部署沉管浮运的水上  相似文献   

8.
正3月6日16时,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重达7万吨的沉管E30管节历经6个小时10余海里的浮运后,终于安全到达距离伶仃主航道约2.8km、龙鼓西航道约1.3km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放位置实施安装作业,7日8时40分对接成功。至此,历时1 417天,大桥海事处攻克了多项监管难题,圆满完成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全部33节沉管施工作业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任务,创造了海事部门"零伤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10月下旬开始,中国交建的建设者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8万t巨型沉管在茫茫大海上3次浮运,2次返航,终于2015年3月26日清晨6时浮运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至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建总长达2565m。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15沉管前两次安装先后遭遇基槽突淤和边坡滑塌,为确保大桥120年安全,不留下任何质量隐患,现场指挥决策组果断决定:中止安装作业,沉管返航回坞待机安装。针对异常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船行波资料的大量研究,筛选出适合于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沉管施工区域的船行波波高的计算公式,并将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对沉管施工的最大影响,对保障沉管安装的安全施工、为工程施工做好预控,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依托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机制砂混凝土首次应用于大型沉管隧道预制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和温度变化,沉管混凝土易在早龄期产生温度裂缝.文中论述了冬季足尺模型试验,通过监测沉管预制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温度和裂缝发展情况,调整优化冬期施工时沉管机制砂混凝土生产、浇筑及养护措施,为大连湾沉管管节的冬期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沉管隧道具有埋深浅、断面大等优势。香港沙中线隧道横跨维多利亚湾,连接九龙和香港岛,由11节沉管组成。文章针对沙中线隧道建设中遇到的异形沉管的安装难题,在研究异形管节坐标系建立、姿态监测系统建立校准、RTK GPS校准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沉管安装对接监控系统,指导了异形沉管E1、E10和E11的安装对接。此外,给出了沉管安装后轴线偏差快速测量方法——铅锤激光仪投点法。与传统的全站仪贯通测量法相比,此安装对接监控系统完全可以满足精度要求,具有明显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0年6月17日,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沉管隧道——广东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与西人工岛隧道暗埋段实现对接。此次安装采用世界首创的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作业方式,极大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深中通道全长约24 km,沉管隧道长6. 8 km,由32节沉管组成,沉管浮运安装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控制性环节。本次对接的首节沉管长123. 5 m、宽46 m、高10. 6 m,重约6万t。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首条大Omega止水带(高水压下120 a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成功安装,安装各项指标合格,安装质量和接驳水平得到外国专家的充分肯定。据了解,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水密防护采用橡胶止水带止水方案,在不同位置分别安装GINA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和两种型号的Omega止水带,其中,大Omega止水带安装在沉管管节接头处,与GINA止水带成对使用;小Omega止水带安装沉管节段接头处,与中埋式止水带成对使用。大Omega止水带是  相似文献   

15.
香港西区海底隧道大型钢筋混凝土沉管箱涵水下安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西区海底隧道是连接港岛和九龙的第三条过海隧道,全长2km,分为三大段,即位于中间深水区的沉管箱涵段,以及位于港岛侧和九龙侧的两条引隧和基础设施段.中间隧道段长1 363m,由12座113m×33.5m×8.5m,重30 200t大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沉管箱涵构成.文中介绍了沉管箱涵安放及其相关的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0日,振华重工为一航局建造的世界最大自升式碎石整平船"一航津平2"在振华重工海工平台事业部举行完工四方见证交付仪式。会上,整平船共取得6张国际证书在内的18张证书,标志着所有船舶证书的取证工作完成。在海底隧道施工建设中,沉管基础整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施工工艺,用于铺设沉管管节的碎石整平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沉管拖航是在外海、受限航道进行,现场需要10艘以上的拖轮控制沉管姿态,因此沉管拖航是隧道施工中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工序之一。为了降低施工风险,增加拖轮配合的熟练性,在首节沉管拖航前利用大型半潜驳船进行4次沉管拖航模拟演练,经过演练方式的对比和试验,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拖航工艺和浮运导航系统,确保了33节沉管的拖航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3月4日,世界最大抛石整平船"津平1"圆满完成了世界首条深埋式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全部33节沉管的碎石基床铺设重任,创造了±4 cm高程误差、合格率100%的世界奇迹。秉持"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施工团队在3年多的施工周期里,攻克了深水深槽、软硬夹层复杂地质、强回淤,以及船行波等多重技术难题,创造了最高精度垄间高差2 mm的世界纪录,刷新了世界行业关于深海碎石作业精度难以精确控制的传统观念。面对基槽强回淤难题挑战,施工团队  相似文献   

19.
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基槽内容易产生回淤,当回淤超过一定厚度时沉管隧道将无法正常对接,此时需要提前清淤。针对目前沉管隧道施工中清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文章通过黏度计研究了淤泥的流变特性,采用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描述其剪切流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用CEL有限元法模拟沉管挤淤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并通过对比数值计算结果和沉管挤淤小比尺室内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该CEL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利用该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某实际工程在不同淤泥容重下初始回淤厚度与最终夹泥厚度关系,建立了最终夹泥厚度小于0.5 mm时淤泥容重与其对应初始回淤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该曲线为沉管隧道施工中不同隧道底部压强作用下的清淤标准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基槽开挖回淤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附近水沙条件及沉管开挖位置试挖槽回淤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二维潮流及泥沙扩散数学模型模拟了沉管开挖前后水流变化及疏浚船舶施工溢流泥沙扩散淤积分布,综合考虑疏浚溢流因素及自然泥沙回淤因素,结合回淤公式对沉管基槽开挖回淤进行了分析研究和估算,结果显示挖槽后沉管基槽开挖位置流速减小40%~60%,流向更偏向垂直于挖槽基线;疏浚溢流泥沙扩散呈"窄条"型分布,泥沙扩散0.005 g/L浓度线最远范围不超过2 km,溢流泥沙主要沉淤至槽底内,两侧边坡也有所淤积,淤强低于挖槽底部。通过计算,基槽开挖后年淤积强度1.3~2.8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