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崇松 《天津航海》2015,(1):35-36,66
通过调研天津东疆湾景区及附近水域航道、船舶流量、船舶活动特性及涉水施工情况等通航环境要素,文章分析了针对天津东疆湾景区游艇通航水域和航行规则进行专题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刘伟 《中国水运》2011,(3):22-23
在为期3年多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鄂东大桥桥区水域没有发生过一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和水上施工安全事故。笔者将大桥施工与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的交互影响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鄂东大桥跨越黄石水道,是沪蓉高速公路和大广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鄂东大桥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施工船舶与黄石水道的通航船舶形成了交互影响。为了确保施工作业、施工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所跨越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桥建设水域海面宽阔,大型船舶以及高速客船航行频繁,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通航环境极为复杂,大桥施工期间,更加重了桥区及人工岛附近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大桥水域通航有序和施工顺利进行.就大桥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大桥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提出信息化监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行控制的原理提出内河繁忙水域船舶航行风险管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对其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阐述船舶航行风险管控平行控制的基本原理;构建内河繁忙水域船舶航行风险平行管控系统的框架并介绍其功能;探讨内河繁忙水域船舶航行风险平行管控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为提高内河繁忙水域船舶交通安全监管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减少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监管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监管中的人为失误,减轻海事监管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船舶航行风险提供参考,推动智慧海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月22日,广东海事局派出3艘海巡船艇,对湛江海域进行巡航执法,重点巡查海上通航秩序,加强对船舶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和安全隐患的排除治理,为即将到来的海上春运提供安全保障。本次巡航路线覆盖湛江港主航道、海滨渡口、涉水工程施工区、东海岛采砂区等重点监管水域。海事部门充分利用智慧海事科技,对巡航路线沿途过往的船舶开展巡航检查,加强对涉客船舶、危险品船、施工船以及砂石船等船舶的现场巡航监管,重点检查砂场水域船舶作业情况,对采砂船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6.
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船舶的有效监管,强化交通管制水域内通航秩序的维护,是海事系统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工作。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梧州海事局对船舶监管工作现状,探讨在交通管制水域开展实施船舶VHF报告制的可行性,这对于提高对滞航、进出港船舶的监管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08,(9):79-79
海事巡逻艇护航,“五缘”轮31日首航“厦金第二航线”;全球首个船台造圆筒型海洋平台在南通下水;天津北塘水域3艘旅游船舶获评“诚信旅游船舶”;武汉海事局为桥梁施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7):127-131
我国内河水域新建桥梁在对主墩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船舶正常通航,海事部门要求实行单向通航。因此,主墩施工期间桥区水域可能出现船舶排队等候过桥的现象,船舶等候过桥势必增加桥区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目前海事部门规定桥区水域(单向通航)航行的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对桥区水域(单向通航)通航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出桥区水域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海事部门制定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秩序和船舶过桥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军 《中国水运》2007,5(1):165-166
强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是海事主管部门规范水域通航环境,保证船舶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海事主管部门就施工作业期间如何开展有效监管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得到共识。  相似文献   

10.
针对荆州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现状,从通航环境风险源及船舶、管理风险源分析入手,提出科学的监管方法和对策,以确保大桥水域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5,(6):22-25
介绍研究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意义,分别从船员管理、船舶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通航环境现状和通航密度分析)、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和分析赛岐大桥水域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船员素质偏低、老龄船舶较多和船舶技术状况较差、通航环境复杂和海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后从改变内河船舶现状、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净化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与船舶自主航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无人船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海上安保、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为推动无人船在海事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破解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手段不足的瓶颈问题,文中在分析港口水域海事监管特点和无人船系统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无人船在港口水域海事监管应用面临的性能指标确定、船型平台选择、载荷设备搭配、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种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无人船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水上消防》2008,(3):41-41
4月22日~23日,我国第一期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适任考试统考开考.共有184人参加了天津考区的考试。据了解。“海上非自航船舶”是自身不具备航行动力的船舶,包括海上非自航工程船舶和驳船,非自航工程船舶是指挖泥船、打桩船、浮船坞、半潜驳、打捞施工船等船舶。为提高非自航船舶船员技术素质,加强船舶安全、施工管理,更好地发挥效能,保障水上施工人员和装备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资格考试于今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内河水域散装液体船舶产生污染物种类和污染途径,以及内河水域防污染监督和污染物回收的现状,指出加强内河水域散装液体船舶污染物去向监管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内河防污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亮  胡伟 《世界海运》2011,34(1):49-50
提出海事监管部门提高重点船舶的监管力度、保障航行安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充分利用已经完全覆盖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岸基系统为船舶监管提供技术手段的解决方案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孟蕾 《中国水运》2010,(4):29-30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和黄浦江水域港口功能的转换,过境船舶通航安全成为世博核心区水域交通管控的重中之重。在数字海事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大背景下,为维护世博核心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提高网格化监管效率,现笔者根据实践,就如何整合利用信息化海事监管手段对世博园区水域过境船舶违法行为进行纠正查处做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海事管理机构把施工作业水域现场安全管理作为监管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法、违章行为。但从监管效果来看,水上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水工作业船舶安全监管工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文中试对水工作业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深圳西部珠江入海口水域,施工船、高速客船、油船、集装箱船、游艇、渔船等各类船舶往来如织,国家级重点工程深中通道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壬寅年春节,在这样一片通航环境复杂、监管难度极高的水域,一支以服务深中通道建设为重点、以维护辖区水域安全为目标的"海上先锋队"仍坚持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保通保畅的一线,以"海事蓝"阐释着"忠诚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水上交通快速发展,对于船舶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逐渐受到水域巡查及动态监管发现难、取证难等因素的严峻考验。无人机具有灵活性高、覆盖面广、拓展性强等特点,可提升船舶污染防治监管信息化智能化能力。本文从无人机在船舶污染防治监管的应用需求出发,提出无人机在船舶污染防治监管中需解决的途径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进入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的缔约国船舶逐渐增多。由于监管依据存在开放性偏大、操作性不强等原因,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防污染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防污染监管的依据,分析了外轮防污染监管困难的原因,提出了4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