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 《商用汽车》2007,(1):42-43
日本摩托车的卷土重来与日本客车的一落千丈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东南亚各国市场,日本摩托车与中国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价格大战,日本高价摩托车几乎要被中国低价摩托车挤出市场;然而,这2年日本摩托车又卷土重来,牢牢占据着高端摩托车市场.日本摩托车单价在1 000美元以上,中国摩托车大都在500美元以下,最便宜的仅两三百美元,每辆摩托车利润不足50美元.论销售量中国领先,论销售额日本则遥遥领先.其实中国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相比,在质量、技术上差距不大,但日本摩托车是世界名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因此,尽管中国摩托车靠低价竞争策略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能撼动日本摩托车世界名牌的地位,而且低价促销还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中国摩托车"低质、低价"的不良印象,日本摩托车借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摩托车市场两极分化较为突出,合资品牌占据着市场的绝对优势,低价摩托车靠外来务工人群作支撑也分到了一杯羹,而仍占有全国最大摩托车市场份额的重庆板块摩托车品牌却受到了冷落.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波兰市场,中国产小型摩托车较欧洲及日本品牌更受欢迎,因此中国厂商正增加小型摩托车产量,抢占当地市场。同时,小型摩托车零配件也因此受惠,需求有所复苏。  相似文献   

4.
尽领风骚     
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是完全和永远撇不开日本因素的。起兴之苗,日本技术如甘泉喷洒;此时之旺,日式理念如堆上添薪;在当下,合资企业背后的日本品牌更是中国摩托车市场上质量标杆、高端品牌的象征。而济南铃木,就是其中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摩托车产业产销规模已连续18年世界第一,但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链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缺少一流的产品,缺少国际一流的企业和品牌;中国摩托车产业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扩大内需和出口、城市交通结构的持续改善、以及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同时,世界摩托车产业正处于技术不断更新,市场需求结构,市场格局、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中国摩托车产业面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摩托车基本以低质、低价的形式出现,高技术含量高利润摩托车的市场被欧美、日本所垄断。国企拥有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摩托车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中应该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Speed Boy 《摩托车》2009,(12):15-15
2008江门摩博会主要活动回顾 2008年10月25日~27日,以“品牌与创新、市场与服务”为主题的2008中国(江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本届博览会汇聚了全国摩托车三大板块的代表品牌和日本、欧洲摩托车著名品牌以及100余家零配件生产企业,展会期间吸引了7万余人次入场参观。主要活动有:  相似文献   

8.
摩托信息     
《摩托车》2002,(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摩托车市场竞争呈现出新格局。日商放下了以往对低价车不屑一顾的姿态,打出了摩托车低价牌,使国内摩托车生产企业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日本摩托车制造商调整了海外摩托车战略,通过在越南、印尼等国合资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宗申摩托车今年进入以色列市场来自商务部的消息,宗申摩托车将于今年5月在以色列上市销售,该公司将成为中国第1家进入以色列市场的机动车生产商。据悉,宗申摩托车在以市场价格将比日本和韩国车低20%,宗申品牌将在以逾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自1993年开始就是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摩托车社会保有量目前已在9000万辆左右,2005年中国摩托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776.72万辆和1774.51万辆。预计2010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应在2200万辆左右,发动机2300万台,社会保有量约9000万辆左右。看到这些巨大而又喜人的成绩,有人不禁要惊呼:中国已成为世界摩托车强国了!然而,情况确实如此么?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一下。首先是品牌形象的极端孱弱。品牌是一个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品牌是产品的灵魂。在品牌消费时代的今天,品牌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我国的摩托车有占据世界半壁江山的产量,但令人悲哀的是中国摩托车与世界摩托车十佳品牌无缘。世界知名品牌摩托车全部在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英国这五大国中,其中日本独占鳌头。据北京某公司2005年底关于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本土的市场摩托车出货量连续2年维持在40万辆。2012年的本土市场销量为40.15万辆,与2011年相差无几。2011年全球的摩托车产量已达6 345万辆,其中使用日本品牌的有2 681万辆。以生产区域划分,中国产量为2 701万辆、亚洲的其他地区产量为3 188万辆,南美洲和北美洲产  相似文献   

12.
"赵先生进入摩托车行业多久了?" "两年半,中途改行进来的.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关注摩托车行业已不下10年,最后看好宗申,所以一进入就选择与宗申品牌共进退."  相似文献   

13.
“赵先生进入摩托车行业多久了?“   “两年半,中途改行进来的.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关注摩托车行业已不下10年,最后看好宗申,所以一进入就选择与宗申品牌共进退.“   ……  相似文献   

14.
DUKE 《摩托车》2012,(23):110-111
2012年,中国摩托车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产销量的大幅下滑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摩托车市场仍迎来了奥古斯塔、杜卡迪等国际知名摩托车品牌的扎堆入驻。一方面是市场的不景气,一方面是国外品牌纷纷抢滩,中国的摩托车市场真的让外行人有点"看不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用户需求的改变,在禁限摩政策仍然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思路似乎也在面临着重大调整。作为世界最著名的摩托车品牌之一,哈雷-戴维森进入中国已经7年了,面对市场的变化,哈雷-戴维森又会如何应对,请随我们一起看看哈雷-戴维森中国区总裁江锡祥博士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07,(3):47-47
中国摩托车头盔行业:品牌缺失的行业中国摩托车保有量世界第一,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提升,头盔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对中国头盔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崛起机会。但纵观摩托车头盔行业,虽然中国头盔年产量,出口量都相当可观,但却因为成长历史较短不重视品牌等原因,在出口以及市场上卖的国产头盔以中低档为主,因而形成不了強势的品牌,行业高端市场牢牢地把在AGV、SHOEI、ARAI等为代表的国外品牌的手里。由于长期的价格战,使企业很难开展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新兴亚洲摩托车市场的逐渐升温和国际油价的连年波动,本田自2009年开始便重新构思品牌进攻路线与通路摩托车产品的开发方向,接连在CBR、CBF以及CBX等车系中投入中小排量摩托车,推出了一系列性价比很高且品质优异的车型,并以日本制造、海外生产组装的模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的是迅速打开并占领一些发展中的海外市场,中国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按照自然辩证法法则,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阳与阴、大与小、强与弱、好与坏……无不遵循这个法则。欧洲有位哲学家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这是对自然辩证法的诠释。世间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正是这合理存在的各种事物,构成了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不管它是大或小,强与弱……摩托车制造业同样也离不开这个法则。诚然,中国摩托车业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下,在市场的推动下,加快了整合的步伐。涌现出了像大长江这样的摩托车业里的巨人,也有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二、三线品牌企业悄然退出了摩托车业,显示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中国是否会像日本那样最终只存留下几家实力最强的企业不得而知;出现这样的局面需要多少时间也不得而知。就目前而言,中国摩托车业仍然是一二三线品牌上百家企业共存的局面。这主要是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中国的摩托车饱和量还差得很远很远,更何况还有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呈现出来的对摩托车需求逐步加大的趋势。这就给二三线品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陈鹏 《摩托车信息》2011,(10):22-23
2011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动荡之年。整体销量下滑、"国Ⅲ"产品涨价、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国Ⅲ"政策切换等因素的影响给各大厂商带来不小的压力,市场表现一度疲软,合资品牌也因此受累,表现平平。而就在近期,为了拉动市场销量,盘活品牌人气,雅马哈、本田等合资品牌都选择旗下某些特定产品进行低价促销,价格区间在5000元~6000元,直逼国内自主品牌的主流产品价格线,一场价格战在所难免。那么,这是合资品牌战略发展规划的有利部署?还是拉动销量的无奈之举呢?本刊选取了部分区域市场的合资品牌经销商进行电话采访,意欲看清这次降价行动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越南是一个拥有数百万辆摩托车的摩托车消费大国,然而多年以来这里是日本摩托车的天下。前几年一些越南朋友告诉我,越南人穷归穷,但对摩托车却十分讲究,要一步到位买日本货,中国车看来难以进入越南市场。尊重当时实际,不得不认可这一观点。 1998年,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中国摩托车终于打入了越南。仅一年多时间,越南各大城市街上跑的中国车越来越多。许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中国摩托车市场真正感到了"寒潮霜冻"。大大小小的几百家摩托车企业中,仅有少数企业盈利,产量有所增长。其余的企业,不管产量、销量、利润都大幅下滑。昔日摩托车销量及利润都靠前的大企业都呈现出多多少少的亏损,令人黯然神伤。嘉陵、轻骑等摩托车企业尽管产销量在全国来看仍然靠前,但都是大幅降价,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换来的结果。拿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叫"割肉保市场"。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