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崇清 《水运工程》1998,(12):35-38
渠江风洞子枢纽是以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的枢纽工程。本文结合模型试验成果,论述了船闸上、下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船闸引航道平面布置及泥沙淤积对引航道及口门区通航条件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工程措施。该研究成果已被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2.
船闸是通航河流上航运的咽喉要道,船闸管理对航运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梅州船闸在保养修理、运行管理、科学使用等方面不能保证船舶正常通航,已不能适应水运的发展需求。本文从梅州船闸的基本情况、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阐述了规范船闸管理的意义,提出了规范梅州船闸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陆伟 《中国水运》2015,(1):44-45
本文对响水船闸引航道淤积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响水船闸下游引航道淤积治理措施,对提高响水船闸的通航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长沙枢纽为湘江航运的咽喉,交通繁忙,船闸运行压力大。通过分析湘江长沙枢纽河段通航环境,根据船闸调度方案,建立了船舶过闸交通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不同调度方案组合情况下长沙枢纽双线船闸近期的运行状态及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安全运行10年多的中顺大围西河船闸为例,详述船闸运行管理、设备设施维护检修和通航安全内容,针对目前存在的运行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河航道等级的不断提升和扩展,内河水路运输货运量的持续发展,地方船闸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本文旨在研究船闸通航调度系统,为缓解船闸通航压力,保障内河航运的通航秩序和通航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谭炳安 《珠江水运》2004,(10):29-29
东江惠州水利枢纽拟建于惠州市境内东江四眉洲河段,处于东江干流中下游位置,对东江干流航运发展起着控制性作用.因此枢纽建设应按航道等级标准设置船闸,同时还应充分分析论证、合理确定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和船闸门槛水深,这对枢纽建成船闸能否正常通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徐建昌 《水运工程》2019,(10):148-153
排水口工程因其持续向航道中注入水流而产生横流,是一种特殊的临河工程,其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对保障航道及通航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施桥船闸下游引航道区域内汤汪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改造后通航条件改变的问题,研究排水口工程涉及的航道选址和平面布置,利用MIKE21软件建立模型对航道通航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排水口类工程建设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排水口工程建设会对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带来不利影响,通过优化平面布置、降低排水口高程、增大排水口管径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横流流速,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三峡二期工程已经过半.根据施工进度安排,2002年10月下旬明渠开始封堵,停止通航;2003年5月导流底孔封堵,临时船闸关闭,水库开始蓄水,至6月15日水库蓄水至135米水位;2003年6月16日,永久船闸通航.永久船闸的运行又分三期: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为施工期,2007年9月至2009年为运行初期,2009年以后为永久运行期.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永久船闸通航,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  相似文献   

10.
刘本芹  杨锦  黄岳  汪磊 《水运工程》2023,(6):114-119
与运河省水船闸不同,山区航电枢纽省水船闸具有通航水位变幅大、两岸地形复杂等特点,在省水池布置、水位分级和船闸运行方式等方面均面临一些难题。针对山区通航建筑物与枢纽分开布置的工程,研究省水船闸布置方法,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高、低省水池分别设置在船闸两侧。针对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的特点,确定船闸采用省水和非省水两种运行方式,两种方式的上游临界水位为214.0 m。在此条件下,计算分析船闸水位分级,确定省水池高程,提出省水船闸输水系统布置。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得到省水船闸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输水水力特征指标、输水廊道压力及闸室船舶停泊条件,并给出各部位输水阀门推荐的启闭方式。结果表明,提出的省水船闸方案在水力学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5月15日广西梧州长洲枢纽船闸正式通航以来,5月22日中午12时03分,上锚地待闸下航船舶已于11点58分全部进入闸室,下航状态畅通,宣布长洲枢纽船闸上下游滞留的船舶结束待航,船闸进入畅通运行,见《长洲船闸通航情况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葛洲坝船闸30年信息化历程的回顾和网络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论证了信息化为葛洲坝船闸通航带来的巨大改变:船闸运行更加安全,通航调度组织更加高效,船闸通航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引领着葛洲坝船闸通航管理进入一个信息化为显著特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航运是三峡工程的三大效益之一,在三峡工程二期施工阶段,导流明渠和临时船闸这两线通道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航运的发展,而复杂的水流条件和严重的泥沙淤积是影响通航的关键因素,也是航道维护管理的难点,特别是汛期中的维护管理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海青 《中国水运》2012,(11):40-41
三峡船闸货物通过量提前20年达到设计值,现有船闸通航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证三峡大坝通航能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文章利用相关理论与数据论证了新建三峡通航设施的必要性,提出再建长江三峡通航水梯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科学评价船闸运行保障能力,进行船闸运行保障的评价体系研究.围绕船闸运行保障能力评价,从管理机制、设备管理、通航保障、通航服务等核心因素展开,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及权重,建立船闸运行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在国内某大型单级船闸,得出...  相似文献   

16.
熊宇 《中国水运》2002,(4):14-15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通航在即,及时确立永久通航管理体制的问题显得日益紧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最近,有关部门提出了"闸调分开"的原则意见,提出调度权归三峡局,船闸设备运行操作与维护权归三峡总公司,三峡局选派优秀人员组成一个船闸设备运行操作与维护专业单位,三峡总公司将船闸设备采用合同形式交由船闸运行管理单位负责安全管理和运行.这就是所谓"闸调分开"方案.方案的核心问题是,船闸运行和过闸调度分由互不隶属且分属不同行业的两个部门负责管理,二者通过合同形式明确权责关系.笔者认为,要实现三峡通航管理目标,安全可靠的船闸运行是重要基础,灵活科学的调度指挥是主要手段,完善的航运支持保障系统和高效及时的船闸修理体制是必要的支持保障条件.在目前研究明确通航管理体制的阶段,深入研究和完善通航调度管理体制尤其重要.船闸运行与船舶过坝调度能不能分离?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二者关系?本文就此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唐桂刚 《水运工程》2011,(3):117-120
船舶大型化给船闸通航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刘老涧船闸通过安装超高报警装置等来应对超高船舶对船闸安全通航的影响。阐述3种超高报警装置在船闸通航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着重介绍红外线报警器的选型、安装、故障诊断及排除。  相似文献   

18.
三峡及葛洲坝船闸目前采用单向同步进出闸运行方式,该方式在正常通航条件下、大风大雾通航条件下的通航调度和船闸运行对船闸上、下游导航靠船设施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船舶单向进出闸条件下导航靠船设施布置提出了建议方案和措施,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两者之间的匹配和适应程度,提高船闸运行闸次和通过能力,以及三峡新通道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低水头径流式电站往往为不调节水库。为控制库区淹没线,洪水期常采用预泄腾空库容的方式运行,受洪水流量及持续时间不同的影响,不同时期枢纽运行的低水位变化较大,给确定船闸最低通航水位带来了复杂性。以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新建的二线船闸工程为例,采用综合历时曲线法和瞬时水位持续时间、次数进行分析,结合河段的通航实际情况,确定船闸最低通航水位,可为类似径流式枢纽确定船闸最低通航水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船闸承担着防洪和通航等重大任务。传统的船闸安全管理方法实时性、直观性不足,且对于危险的响应速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难以满足船闸现代化运维管理要求。基于数字孪生概念,提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船闸安全管理智慧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船闸安全智慧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船闸安全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