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桥梁抗风设防标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桥梁抗震三级设防标准和两阶段抗震设计的设计思想,拓广应用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中,讨论了公路桥梁抗风三级设防标准,提出了公路桥梁的抗风多级设防原则,阐述了公路桥梁两阶段抗风设计的设计思想,为公路桥梁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鲍卫刚 《公路》1997,(1):22-28
《公路梁桥抗风设计指南》将正式出版,该书在总结我国桥梁抗风理论研究和风洞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抗风设计部分成果,提出了简便实用公式,文中仅对该书一些具体内容作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3.
刘健新 《公路》1994,(6):33-38
大跨度桥梁的合适桥型-斜拉桥,其柔性较大,对风作用敏感,对风反应往往成为控制设计的因素,因此,正确评价抗风设计的可靠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综述了目前一些国家桥梁抗风设计中的关可靠度规定和建议,并阐述了基于概率论的一次二阶矩的抗风设计。  相似文献   

4.
伶仃洋大桥(主跨1 666 m)为深中通道的主通航孔桥,位于典型的强台风气候区,易受台风主导的极端天气影响,桥面高度处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58.6 m·s-1,桥梁的抗风设计面临极大挑战。介绍该桥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抗风性能研究过程,包含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实施的多方案结构比选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全桥气弹模型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优化主梁气动措施两方面内容。通过整个抗风设计流程,最终确定了结构体系、主梁形式及梁高、中央稳定板高度、栏杆透风率和检修轨道位置等综合抗风措施,在保证抗风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程经济性。对于本工程代表的超大跨度悬索桥,以多种气动和结构措施综合提升桥梁的抗风稳定性,突破了颤振设计的认识瓶颈,成功地沿用了整体式流线箱形加劲梁,回归到桥梁设计及建造兼顾经济和安全的发展本源,对于采用整体箱梁的大跨度悬索桥极限跨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润扬大桥悬索桥猫道系统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国内外大跨度悬索桥施工中,多采取设置抗风索的措施来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为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费用,对润扬大桥猫道采取调整横向通道的间距和数量的方法来保证其整体抗风稳定性,并增设水平和竖向制振装置减小猫道在活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系统介绍了悬索桥猫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6.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成桥抗风设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按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有关条款进行的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抗风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以某大桥方案为例,采用ICEM和FLUENT建立了定常和非定常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其空气动力学参数。叙述桥梁抗风设计的原理及具体流程,有助于类似工程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快速判定桥梁的抗风性能。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0,(8)
结合樟树赣江二桥主桥400m主跨双塔斜拉桥,从设计师角度梳理了钢板组合梁斜拉桥主梁抗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对该类型桥梁的抗风性能和抗风措施进行了说明,并利用规范方法对颤振和涡激共振相关参数进行计算。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原设计断面及设有气动措施断面的颤振和涡振性能,分析了裙板、水平导流板、风嘴、扰流板和下稳定板等单种或两种组合设置时的涡激共振减振效果,给出了扰流板和下稳定板联合使用的推荐方案。考虑到原设计断面在紊流场下抗风性能可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涡激共振发生风速比桥位处常遇风速高很多的特点,从合理性角度出发,设计中采取了预留抗风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悬索桥跨越能力大,外形美观是其突出的优点,但由于结构体系的柔性,其刚度较之斜拉桥要小得多,因而风荷载往往控制其设计,在设计、施工阶段,对风响应和抗风措施应予高度重视。阐述了大跨径悬索桥的风响应,并提出增强悬索桥刚度,减少挠度,提高抗风能力的几种可行的方案,以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小光 《公路》2001,(8):75-78
深圳北站大桥拱肋吊装正传台风季节,为保证施工安全及铁路正常作业,施工时采取了一系列抗风措施,经历3次台风检验,大桥均安全无恙。本文就该桥施工的抗风设计和经历9908号台风采取的措施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改善悬索桥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其成桥阶段更易出问题。对假设主跨为3000m的箱形梁县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改善抗风稳定性的方法。尤其是,当逆风面提供的偏心质量未明显引起分析工况颤振稳定极限增大时,交替选择非对称施工步骤或采用静态气动附加物似乎更有效。相对而言,如果施工阶段的设计风速比成桥阶段低,则主跨为3000m的悬索桥在施工阶段比成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问题更易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新疆赛吾迭格尔桥梁为工程背景的基础上,提高了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各类抗风措施,研究了适合大跨窄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设计,并对所采取的结构措施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综合抗风措施。通过进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全模态颤振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抗风缆、中央扣、桥面栏杆参与主梁刚度等结构抗风措施可明显提高大跨窄悬索桥的加劲梁刚度和扭转基频,可明显提高大跨窄钢桁架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研究表明,桥梁抗风措施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适合该桥使用功能,符合建桥的经济条件,同时参考相关桥型的抗风设计经验,确定初步抗风措施,接着进行动力特性分析,优化所选方案,最后通过风洞试验确定该抗风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斜拉桥的对风反应,抗风设计及制振措施在实桥的应用事例。  相似文献   

14.
三汊矶大桥颤振稳定性的风洞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长沙三汊矶湘江大桥为5跨连续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主跨328m。该桥设计新颖,结构特殊,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抗风性能研究。介绍了该桥的设计基本情况、三汊矶大桥节段模型和全桥模型风洞试验情况。抗风研究表明,三汊矶大桥在成桥运营阶段具备足够的颤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大宁河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该桥的颤振稳定特性、涡激振动和抖振响应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到该桥的颤振临界风速、涡振锁定风速、涡激共振振幅以及抖振位移。结果表明,拱桥成桥后刚度较大,抗风设计通常满足要求;施工中,通过制定具体的抗风措施,如设置抗风缆,能够保证抗风安全。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98,(11)
由于石大桥要在台风期吊装,为增加结构抗风稳定性,施工时对主梁采取了抗风措施,本文着重介绍采取抗风措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桥梁对风反应中的涡激振动及制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桥梁对风反应中兼有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特点的涡激振动及其抗风设计和制振装置,并对制振效果提出了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李涛  高向宇 《国外公路》1999,19(2):30-32
文中介绍了日本跨越东京海湾公路桥梁及隧道通风塔的结构特点,美学效果,防锈控制和抗风研究等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19.
白晓宏  李俊霖 《公路》2022,67(3):165-169
猫道作为大跨度空间柔性结构,是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重要的操作平台,结构体系对风荷载较为敏感,与传统设置抗风缆的猫道相比,现今悬索桥猫道均采用无抗风缆的多跨连续式猫道,因此抗风稳定性问题就成为猫道设计的关键。对猫道抗风稳定性研究以往均基于风洞试验,对稳定性数值分析理论研究较少,以重庆万州新田长江大桥猫道为例,对猫道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总结猫道结构体系布置原则,给出极限荷载限值,为类似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悬索桥是对风非常敏感的柔性结构体系。讨论了大跨径悬索桥结构的抗风问题和风振措施,细化总结了主塔、加劲梁和缆索体系的不同抗风问题和特点,以及对应的风振减弱措施。我国目前的悬索桥抗风已取得很大进展,但相关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仍然欠缺,需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