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课题组通过对远航船员航行期间情绪变化的研究,掌握了船员在航行期间情绪基调的变化范围.船员的情绪具有稳定性也有波动性,具有闭锁性也有激情的爆发性,情绪受意识的支配和控制.要调整船员在航行期间情绪与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就必须加强对船员进行职业适应能力的训练和职业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2.
海事行政执法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研究是江苏省交通厅立项课题,该系统集管理、计算机、数据库、声象、统计技术于一体,是现代高新技术在海事行政执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课题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该系统已在江苏省地方海事系统9个基层单位进行先期推广.  相似文献   

3.
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是以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个人或研究课题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研究人员和课题组智慧的结晶和努力的成果,可以为科研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科研单位建立科研成果档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焊接残余应力对于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产生很显著的影响,同时循环载荷作用下焊接残余应力会出现释放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焊接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改进的McEvily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同时结合课题组研究得到的AH36钢对接焊平板残余应力释放计算公式,提出考虑焊接残余应力释放的结构物疲劳寿命计算方法.随后,以潜艇锥柱耐压壳的疲劳为例,详细阐述了本文提出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的计算流程.考虑耐压壳焊接顺序影响,分析了含半椭圆表面裂纹的锥柱耐压壳疲劳寿命.对比文献的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于评估带表面裂纹焊接件在拉伸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加肋锥-环-柱结合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肋锥一环一柱结合壳是柱壳与锥壳连接的一种新型的、优越的结构形式,它能大幅降低锥、柱壳结合部的应力峰值,提高承压能力,结合部结构重量较现在采用的加强结构重量小,最大应力不出现在结合部焊缝上.文中展示系列模型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验证加肋锥一环一柱结合壳的优越性,验证课题组提出的计算加肋轴对称结合壳应力和稳定性的"分区样条等参元方法"和"ARSASS"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武昌造船厂课题组研制完成了微机船体三维设计、船体零件数据提取和套料、三维舾装综合布置、管系三维数据与PCPS接口程序、船体结构三维设计、船舶电气三维综合布置与出图.  相似文献   

7.
三峡导流明渠通航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5月,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所接受总部下达的任务,组成课题组就三峡明渠汛期通航船舶安全技术条件展开研究.三峡工程通航导流明渠系人工挖掘渠道,由于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大江尚未截流,明渠在截流后的汛期流态实际状况未能掌握,研究难度较大,但课题组克服各种困难收集有关研究及船舶资料,到有关航运、航道、船检及研究单位等进行走访、座谈、讨论,并多次到明渠实地进行观察分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有关船舶稳性计算分析,局部结构强度有限元计算分析,对干弦、操纵性,设施等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三峡工程明渠汛期通航船舶及其辅助船舶检验规定>和编制说明,以及相应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对于复杂载荷作用下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疲劳寿命预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载荷次序效应的影响.单峰过载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问题是研究变幅载荷疲劳问题的基础,伴随单峰过载将出现疲劳裂纹扩展迟滞现象.课题组所提出的广义疲劳裂纹扩展模型能够定量地预报出过载迟滞这一现象,通过确定过载参数β的大小,能够有效地衡量出过载迟滞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广义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通过引入一个幂指数项,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过载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由迟滞的最低点逐渐恢复到过载前的水平.文中将课题组所发展的广义疲劳裂纹扩展率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单峰过载疲劳问题中,并引用铝合金D16Cz的单峰过载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经修正的广义疲劳裂纹扩展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单峰过载后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1986年4月上海船舶工业公司主持召开了钢板艉柱工艺技术评审会,船舶设计、船厂及用船部门的19个单位33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代表听取了钢板艉柱课题组关于钢板艉柱研制情况的介绍,一致认为钢板艉柱课题组编写的《单螺旋桨艉框底骨钢板艉柱制造工  相似文献   

10.
溃坝问题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溃坝发生时,会对下游的结构物产生剧烈的砰击作用,并伴随着自由液面的翻卷、破碎等强非线性现象.对这种短时间的自由面强非线性变化,基于网格的计算流体方法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数值处理.文中采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无网格粒子法求解器MLParticle-SJTU对二维带斜坡、三维带90°急弯的溃坝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溃坝流的自由面演化,分析了溃坝流遭遇斜坡障碍物的复杂流动现象,并记录下监测点的波高时间历程.通过MPS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潜艇AIP从目标到方案进行了层次分析,对模糊多目标群决策方法的基本过程作了扼要描述,列出了主要数学模型。对潜艇AIP系统的几种可行方案进行了模糊群决策综合评估,给出了综合评估结果,据此对方案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12.
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是连云港港30万t级深水航道工程的一项成功经验。介绍了连云港港30万t级深水航道建设项目工程的总体概况,分析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内涵与主要问题。介绍了将两种管理模式结合运用于连云港港30万t级深水航道建设项目科研管理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推动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科研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船闸通过能力是船闸工程的重要经济指标,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各因素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的权重值。结果表明,对船闸通过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船闸运行水位、船闸级数和线数、闸室有效尺度、各类船舶的尺度、船舶装载系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伟  陈益 《水运工程》2018,(11):16-18
航道工程中散抛块石料计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核算。因此,合理科学的"首船称重"计量方法是提高散抛块石料计量准确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针对"首船称重"计量方法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解决了散抛块石料计量误差大的问题。通过规范操作程序和划线方法,建立各运输船测出的装载量电子档案资料,可以为同类工程通用核对计量数据提供支持;改进措施操作性较强,可提高散抛块石料计量准确性,控制散抛块石料成本,为航道整治工程散抛块石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外包式保障是提高军队电子装备保障水平的一种新模式,如何评估外包服务质量是该模式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外包服务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船舶电子装备的发展水平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由于船舶电子装备研制过程繁琐、探索性极强且成本高,导致研制过程中的风险防控难度非常高,为减少损失,对船舶电子装备项目研制中的质量风险进行建模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对船舶电子装备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其次给出了船舶电子装备研制项目质量风险建模方法,然后根据风险控制目标要素的特点抽取决策变量建模,并根据模型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以某所的综合船桥系统的研制为例,对上述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该系统研制过程中该方法风险识别的覆盖率为100%,风险评价的拟合度均超过80%。  相似文献   

17.
结合近年来我国现有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实例,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形成码头加固改造成套技术,为码头结构加固改造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安全、适用和示范性的技术方法。同时,为构建一整套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技术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解决舰船中水回用方案优选过程中决策影响因素多,且因素无法完全被量化和排序的问题,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方案优选评估模型。[方法]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构建舰船中水回用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化结构,采用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对各评估要素进行量化,开展不同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综合评估结果合理,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满足指标要求。[结论]灰色层次分析法可以在专家评判的基础上,综合采纳各方面的意见,降低评判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提高方案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适用于对舰船中水回用的多方案、多目标系统设计进行优选决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潜艇的操纵性进行评价。根据潜艇操纵性的原理确定评价因素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集的权重集,采用岭形分布隶属函数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进行多级模糊评判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评价潜艇的操纵性,既简单科学,又易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军校现行的理论课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案,提出具体改进措施.首先,着眼教学评价指标间具有较强相互影响的现实,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次,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求解评价结果的思路;最后,采集最近一学期某教员的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原始数据,通过实例验证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