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内需疲弱,电动车和助力车冲击,目前二轮公路用摩托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幅度较大。2010年产销约1589万辆,2011年产销约1225万辆,同比下滑22.9%左右;进入2012年,摩托车国内市场销量依然疲软,同比下滑20%左右。由于国内摩托车市场的不景气,中国的摩托车企业纷纷转战海外市场,大力发展出口。2011年二轮摩托车出  相似文献   

2.
自1988年中国首批摩托车打入国际市场以来,我国摩托车行业出口创汇之路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多年。十多年来,我国摩托车企业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合资合作、产品出口以及技术输出与建设海外工厂,摩托车企业外经贸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国产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摩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的摩托车年产量一直保持在800~1 100万辆之间,全国每年摩托车总销量也保持在700~900万辆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消费国.面对如此巨大的摩托车消费市场,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将中国作为其开拓市场的重点.但在目前,由于受到相关投资法规和高达60%的整车进口关税的限制,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只能采取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办法,靠输入KD件来获取一些利润并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整车则较少直接输入国内.但在中国加入WTO后,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则有可能依靠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开发能力、高度的自动化生产线等优势,在中国独资设厂,就地生产.或专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爱好和需求,开发销往中国的质优价廉的中、低排量的摩托车,直接把产品输入中国市场.因此,在入世后,中国这个巨大的摩托车市场上的竞争无疑将会越来越激烈,国内摩托车市场将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摩托车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上半年,在国内市场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海外出口同样受阻。数据显示,2012年1月~4月,摩托车企业产品出口总额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6.8 0%,增幅继续趋缓。其中摩托车整车出口275.69万辆,同比下降6.85%。摩托车发动机出口68.9 5万台,同比下降30.55%。海外市场一直都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一个重要支撑。2011年,中国摩托  相似文献   

5.
《中华汽摩配》2004,(1):30-31
当汽车已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日寸,摩托车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走远。与汽车业一浪高过一浪的红火局面形成鲜明反差,摩托车业正在经受着生死考验,海外扩张节节受阻,国内市场举步艰难,一些民营摩托大厂甚至做起改行易辙的打算。业界对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前景充满忧虑——中国摩托车到底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的不景气,给国内的摩托车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生存压力。在国内市场萎靡、停滞不前的局面下,不少企业将工作重心纷纷移向海外,力求开拓出口市场,来弥补日渐式微的国内销量。海外市场俨然成为某些企业的救命良方,而在今年上半年,这一良方似乎正在失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深入实施。摩托车行业,乃至其它行业都把市场建设目标更多地投向了乡镇农村。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在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下,以出口为主的中小摩托车企业把竞争目标转向国内市场,主要是农村市场,从而更加剧了竞争的严酷性。作为目前备受行业关注的建设工业,正厉兵秣马,迎战新一轮的乡镇摩托车市场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是我国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之一,其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来自国家海关的统计,2003年我国共出口摩托车整车302.5万辆,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说明我国摩托车工业正在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之中。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成为我国众多摩托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4,(4):37-40
也许,越南市场厦门上的关闭令中国摩托车出口企业痛惜。海外市场,这个诱人的红苹果,曾经被中国摩托车企业咬下了豪情万丈的一口,这是一段辉煌的历程。对于意欲吞下整个苹果的中国摩托车企业来说,用一句话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情,过去的只是过去,而更多则在未来。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国内摩托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大战愈演愈烈.随着国家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和对自营出口权的放宽,在高额利润的引导下,国内企业纷纷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释放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程的临近,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已成为各个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了我国摩托车出口快速增长.1999年全行业出口摩托车25万多辆,创汇1.3亿美元,较1998年的13.7万辆,创汇0.77亿美元翻了一番;2000年增长速度更快,呈现出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摩托车企业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加之摩托车出口缺乏宏观管理,竞争无序,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便是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前不久结束的广交会上,成交的海外订单近3年来首次出现了下滑,参会的中国摩托车企业也受此影响,订单量下降,使得中国摩托车在面临内销下滑的同时,海外市场也甚为堪忧。摩托车出口市场的不景气,并不是广交会上才体现出来的。据掌握的最新快报,2012年1月~5月,摩托车整车出口363.74万辆,同比下降6.13%,按此趋势推断,  相似文献   

12.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06,(10):118-121
摩托车国际标准和相关认证法规作为摩托车市场重要的“游戏规则”,在市场中被赋予了“生杀予夺”的大权,顺应规则则畅通无阻,悖离规则就只有等待“出局”的命运。随着我国摩托车向出口型产业发展的趋势日见端倪,学习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尽快与国际标准和认证法规接轨,才能在国际终端市场脱颖而出。2006年9月7—9日,“摩托车ISO国际标准研讨会”和“摩托车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研讨会在各摩托车企业苦于无从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之际召开,犹如一场“及时雨”,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国内摩托车企业提供了有关国际先进标准和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的第一手资料。研讨会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摩托车行业现状,围绕摩托车ISO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摩托车认证法规和相关技术,内容前瞻,针对性强,对我国的摩托车行业颇具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2010年周内摩托车销量骤降燃来,海外市场成为减缓摩托车销量下滑的最后一根稻草,但2012年一季度的出口数据显示。出口市场在连续数年增长后迎来了拐点,中国摩托车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14.
人生·起点     
2013年对我来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结束了懵懂的校园生活,步入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大集体。两个月前,我加入到摩托车信息杂志社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里,我对摩托车及摩托车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国内摩托车市场近年来产销逐渐下滑,但在下滑的同时也刺激着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推动着行业转型升级,让人相信国内摩托车市场会随着新年的到来而逐渐回暖。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是我国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之一,其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来自国家海关的统计,2003年我国共出口摩托车整车302.5万辆,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2,这说明我国摩托车工业正在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之中。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成为我国众多摩托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7,(3):87-87
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近日称.国内第一款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骑式摩托车在重庆建雅下线。这款车将陆续批量出口欧洲市场。这款摩托车是一款排量为125mL的骑式摩托车.其最大的特点是大幅降低了一氧化碳的排放,在环保方面达到欧Ⅲ排放标准。这款摩托车目前不在国内销售,而是批量出口到欧洲市场。2007年.建雅将在国内销售的摩托车上采用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01,(11):23-26
为了解越南、印尼、印度摩托车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做好摩托车产品出口无偿招标工作,促进我国摩托车产品出口,经外贸部批准,机电商会组团,外经贸部机电司、亚洲司、外贸司、外资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以及重庆、广东、广西、浙江外经贸委、机电办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于6月25日~7月10日,对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进行了摩托车市场考察。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2011年,注定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集体经历阵痛的一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还未结束,欧债危机又带来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国内外摩托车市场的容量整体下滑,产销明显下挫,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由此,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摩托车企业的出口因利润汇率等问题向国内转战,大量同质化产品在国内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平民化汽车、电动车、助力车等替代类交通工具步步紧逼,蚕食着零售渠道不断萎缩的摩托车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越南、印尼、印度摩托车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做好摩托车产品出口无偿招标工作,促进我国摩托车产品出口,经外贸部批准,机电商会组团,外经贸部机电司、亚洲司、外贸司、外资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以及重庆、广东、广西、浙江外经贸委、机电办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于6月25日~7月10日,对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进行了摩托车市场考察。  相似文献   

20.
我国摩托车工业,在经历了这两年的市场严峻形势后,摩托车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只盲目追求产品数量,争名次的观念而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销定产,新产品开发和应市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的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已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不啼并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