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阐述电解液中的杂质对蓄电池的危害和危害的形成。介绍2种制取蓄电池用纯水的方法和离子交换的基本知识,对2种制取蓄电池用纯水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远远优于蒸馏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多年维修实践经验认为,蓄电池在使用中应做到“三勤”、“三防”和“三正确”。 “三勤”是:一是勤充电。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送充电间充电;停驶汽车的蓄电池必须每月补充充电一次;装在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除外),必须每2个月从车上拆下来进行一次补充充电。二是勤检查。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和放电程度。如果发现电解液液面很低,应及时补充。向电解液中加注蒸馏水后,一般要起动发动机运转几min,使电解液混合均匀(在天气较冷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以防新加注的蒸馏水结冰)。带电解液存放的蓄电池,每隔半年到一年,须进行一次技术检查。三是勤保养。蓄电池的表面必须擦拭干净,应清除极柱上的杂质,保持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清洁和畅通。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技术》2010,(5):78-78
为了保证摩托车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蓄电池液面必须在上、下限之间,千万不能低于下限,低于下限时要及时补充。补充时,不得再注入稀硫酸,否则蓄电池将因电解液浓度过高而损坏。更不能加注自来水、河水等,因其中含有钙、镁等离子及杂质,充电时,  相似文献   

4.
适当提高电解液密度电解液的密度越高,其凝固点就越低,驾驶员可根据当地最低气温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密度。一般环境最低气温为0℃时,选密度为1.26克/立方厘米的电解液;环境最低气温每降低10℃,所选电解液密度须增加0.01克/立方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5.
电解液的配制 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应使用符合蓄电池用硫酸标准的硫酸和纯水。配制时应注意:①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纯水和浓硫酸配制而成的,汽车用起动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为1.280±0.005克/立方厘米(25℃)。②配制电解液的容……  相似文献   

6.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保养和使用蓄电池时应注意: a.必须经常使蓄电池保持在充足电状态,以防电解液相对密度降低而结冰,从而避免发生容器破裂、极板弯曲和活性物质脱落等故障。 b.添加电解液时,应按冬季电解液的相对密度添加(在我国,南方夏季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一般为1.240~1.260,北方冬季则为1.260~1.285)。如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不符合要求时,应用蒸馏水或相对密度为1.40的电解液进行调整。 c.加注蒸馏水时,只能在交流发电机向蓄电池进行充电时进行,以免水与电解液不相混合而结冰。  相似文献   

7.
曹健 《汽车电器》2001,(5):56-56
胶体电解液蓄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蓄电池,它和普通蓄电池的重要区别就是电解液不同,普通蓄电池的电解液是液体的,而胶体电解液蓄电池的电解液则是固体的.胶体电解液蓄电池固体电解液是用硅酸溶胶与一定密度的硫酸溶液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8.
电解液是锂离子蓄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对蓄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极其重要。高性能的蓄电池必须与性能优良的电解液匹配,以确保锂离子蓄电池系统的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电解液为什么是红色的--谈谈电解液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对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成果与评价。认为铅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其电解液与补充液的选择还是按照制造厂家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去做为好。  相似文献   

10.
戴巍 《天津汽车》2006,(6):42-42
充电时,蓄电池的电是否充足可根据下面现象来判断:蓄电池内部激烈地放出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蓄电池电压达到2.7V并保持3h不变,电解液比重达到最大值且3h内不再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充电量的增加,当单格电池的电压达到2.4V时,其极板上的PbSO4几乎都转化为PbO2和Pb,如再继续充电,电能就会引起水的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以气泡的形式剧烈放出,形成沸腾状态。由于H准负极板上与电子结合较慢,于是靠近负极板处积存大量H^+,使电解液和极板之间产生了0.33V的电位差,因而使单格电池的端电压升高到2.7V左右;再者由于极板上的PbSO4已全部转化完毕,因此电解液的比重也就不再增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