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三相H桥逆变器输出谐波特性及三相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建立了三相H桥逆变器仿真模型验证了三相电抗器对高频谐波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逆变器-电机推进系统的电路结构,应用戴维南等效定理,分析了环流的产生机理,得到并联逆变器推进系统的等效输出电路,从而可以简化控制系统设计.根据环流产生的机理,讨论了加均流电抗器和加环流反馈控制的环流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逆变器均流控制方法中,下垂控制和平均功率控制都需要精确计算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角(频率)。在轻载和空载情况下,由于输出电流很小,电流采样和功率计算存在很大误差,有功功率环流会造成直流母线过压故障甚至损坏逆变器。本文采用电感电流代替输出电流计算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通过改变电感电流采样时刻提高了功率计算的精度。利用两台三相四线逆变器并联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证明运用该功率计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并联均流效果。  相似文献   

4.
IGBT并联型逆变器由于IGBT开关损耗的限制而使逆变器工作频率难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桥并联、分时工作的方法来降低IGBT的开关损耗,提高IGBT并联型逆变器工作频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IGBT开关损耗对开关频率的限制,提高了逆变器的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5.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特性及其并联控制实现.在确定双闭环控制逆变器闭环传递函数并了解其等效输出阻抗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等效输出阻抗的并联系统模型,分析其环流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无互联线三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针对传统下垂控制对于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电压相位差调节的不足,提出一种在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相位调节环的并联三相逆变器相位调节方法。该相位调节环对并联系统电压相位进行检测,并直接实施同步调节,减小并联系统的相位差从而减小并联冲击。分析了下垂控制的原理以及并联系统相位差的产生原因,介绍了改进后的下垂控制的拓扑结构图以及工作方法。通过搭建两模块并联三相逆变器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两电平IGBT级联难提高输出电压及基于IGCT级联输出波形特性差的缺点,提出基于IGBT及IGCT混合级联多电平拓扑,采用单极性控制方法,在获得高输出电压的同时,使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分布于高频带,改善了输出电流品质。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功率密度、高体积重量比的船舶电力系统应用场合,研究基于LCL输出滤波器的电路结构与电流瞬时值控制策略,为船舶多能源供电系统中逆变器与同步发电机并联供电的实现提供技术方案。通过逆变器建模与解耦、控制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系统的仿真,获得了控制策略实现及参数确定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船用逆变器与同步发电机并联构成的供电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动态特性好、供电质量优、发电机利用率高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9.
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系统中,采用传统的PQ下垂控制法往往会引起动态性能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在调节过程中会引起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滞后。本文对传统下垂控制特性的局限性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了一种双下垂特性控制方案。此控制方案解决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滞后问题,同时对并联系统功率均分影响不大,并且对环流也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以及使负载电流均分。  相似文献   

10.
谐振电容分压输出的可控硅逆变器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移相调压、谐振电容分压输出的恒压正弦波可控硅逆变器电路。这种逆变器电路既保留了串联逆变器的优点,又做到了象改进型的并联逆变器电路那样具有很好的负载特性,既无滤波环节,又无功率输出变压器。主电路采用逆导通可控硅,简化了线路,改善了关断特性,在400赫到10仟赫的频段范围内,这种可控硅逆变器的特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的舰船交流电力系统保护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耿攀  袁阳 《船电技术》2012,32(5):50-52
舰船交流电网采用以大功率逆变电源为核心的新型电网结构,对电力系统保护设计也提出新的要求。为实现系统保护本文采用DSP TMS320LF2407A为核心器件的舰船电站交流系统保护装置。介绍了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系统保护方案的基本思路。通过试验证明保护装置性能良好、设计思路合理可行,并已交付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柴油发电机组功率交互振荡现象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供电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功率交互振荡。本文先通过分析产生功率振荡的原因,得出影响功率振荡的参数,然后利用Matlab对柴油发电机组单机、并联运行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级联式多电平变频器具有输出波形好、谐波含量低、无需滤波器等特点。本文针对该系列变频器,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电流检测的新型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负载电流的极性开通或者封锁功率器件的控制信号,不仅可以消除PWM控制信号中的死区时间,并且降低了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本文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与柴油发电机组构成的混合动力船舶,研究其电力系统结构及光伏逆变器PQ控制策略;针对光伏逆变器中LCL滤波器固有的谐振尖峰、及传统滤波电容串电阻降低高频谐波抑制能力的问题,提出了网侧电感并联L-R的无源阻尼LCL电路结构,并通过所该电路结构数学模型进行了频率特性与谐波抑制能力研究,揭示了其优良的高频谐波抑制特性,并获得该电路结构的参数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结构及参数优化方法在大为降低谐振峰值的同时,提高了对高频谐波的抑制能力。所提出的电路结构及参数优化方法在船舶光伏逆变器的应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变频调速是交流电机运动控制公认的理想方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本文通过与传统两电平逆变电路的对比,分析了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电路方案的特点,并基于当前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TDCl000V下,不同功率等级三电平和两电平的主电路设计方案,最后从工程设计的角度给出了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汉宇  王伟 《船舶》2019,30(2):93-99
未来舰船高能武器的规模化装舰,使二代综合电力系统的深度电力电子化成为其最主要的特性之一。电力电子化趋势下的舰船电力系统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与挑战:系统中大功率变流器和逆变器数量较多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惯性环节与大惯性环节的交互作用非常复杂,系统动态特性大为改变,过渡过程缩短,次同步、超同步振荡问题逐步显现等。因此,亟需针对电力电子化这一大背景下的舰船电力系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探讨,作为后续理论方法研究与系统设计的铺垫。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抑制船舶电力系统在周期电磁扰动下产生的混沌振荡,建立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双机并联数学模型,应用Melnikov方法得到了船舶电力系统产生混沌振荡的解析条件,采用输出延时反馈控制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延迟时间和反馈系数,破坏系统发生混沌运动的参数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输出延时反馈控制方法的混沌控制器结构简单,所需的控制能量小,可以将系统的混沌运动状态控制为周期一运动,提高了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S7-3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船舶电站发电机并车与保护单元(PPU),设计了远洋渔船船舶电站智能化控制系统。以PLC为主站、PPU为从站组成的联合控制核心,采集发电柴油机组以及船舶电网的各项参数,实现输入、输出共享,并根据设置的参数进行智能化指令执行。满足船舶电站自动控制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适应渔船在航行及作业过程中工况多变的特点,从而提高船舶电力网的可靠性、便利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波形质量是大功率逆变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推导了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逆变器输出波形畸变的主要因素。介绍了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原理,根据75kVA逆变器的参数与要求,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获得了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宋义超  高嵬 《船电技术》2012,32(8):50-53
并联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很多,但单独采用。种控制策略往往会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实际使用中常常将两种或多种控制策略结合起来使用。本文在基于DSP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无主可并联逆变控制技术,该技术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适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