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客流预测是先导。在分析青岛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轨道一期工程沿线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以及常规公交布局,对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客流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一期工程客流总量规模、站点乘降量和换乘量等客流指标。  相似文献   

2.
客流预测是客运专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研究课题。首先分析了一般客流预测方法的特点,然后按照客运专线客流的形成原因将其分为趋势客流、诱发客流和转移客流,根据各部分客流的自身变化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型或方法进行预测,最后给出了总体客流量预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中,客流资料是项目的必要性论证、方案比选、确定系统规模、进行效益分析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十几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0多条线路客流预测资料的分析,结合规划设计的技术决策过程和处理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建立了客流分析方法,提出不能仅靠"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来确定系统规模,应考察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是否能得到"高断面流量区间"的支撑;阐明了客运量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立了以车站、路段为单元的客流空间分布研究方法和全日客运量时段分布研究方法;提出了应对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的客流预测结果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锋 《城市交通》2009,7(1):26-30
客流预测结果是轨道交通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深圳市近期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并总结其对轨道交通客流成长和预测方面的启示。针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利用“客流预测规划审核”和“预测结果综合决策”的办法改进客流预测。前者探讨了重要基础数据的核实、轨道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内容。后者包括确定系统规模的综合决策以及确定车站设计规模和运营组织方案的综合决策。最后提出客流预测发展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小毅 《城市交通》2009,7(1):31-35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工程可行性论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阐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应对方法。提出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完善模型形成快速反应以主动适应城市规划的不确定性。战术层面从适应性、互动性、系统性和精细性4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作法。最后,从人、财、物、机制等方面对改善客流预测模型运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客流预测是合理布置交通设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火车站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客流构成,提出客流预测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并对客流预测的常用方法加以介绍,最后总结相应的设施容量计算方法,这为火车站客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构建短时客流预测体系框架,并讨论预测过程涉及的关键技术。框架的构建以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获得的数据为出发点,统计站点客流和线网客流OD矩阵两类基础客流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线网客流分配模型,结合视频数据、站点平面布置和列车运行时刻表三类数据,考虑乘客步行时间的影响,估计断面客流数据;接着,在分析站点客流和断面客流数据时空特性的基础上,分别预测站点和断面短时客流;利用站点客流和断面客流短时预测结果反推未来OD矩阵;同时引入GARCH模型分析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以提高短时客流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客流预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2010上海世博会客流总数的预测分析 根据往届世博会客流的统计数据,以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客流数据为主要参照指标,绘制2010年上海世博会客流的大致分布曲线——日均客流在40万人次左右。同时,考虑上海世博会的会期为184天,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客流总数大致为73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岛世园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实践,探索一种支撑大型活动客流预测的交通预调查方法。在参观意向调查、现状调查和类比调查3大类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以客流规模预测为目标导向,建立世园会交通预调查关键指标体系,并阐述各项调查的主要内容。基于面向本地常住人口、外地一日客、外地住宿客3类客流群体的大规模意愿调查结果,在客流分类及其出行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交通预调查的世园会意向客流规模预测方法。结合同类大型活动客流规模类比分析,考虑可能的鼓励政策,制定世园会客流预测技术路线。研究表明:大型活动交通预调查应以客流预测为目标制定关键调查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群体意向客流规模预测,并通过类比同类大型活动加以修正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城市轨道交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客流预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设计基础和前提依据,单一的客流预测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预测精度要求,因此,通过收集北京地铁2号线2017年全年客流量数据,对其常态客流统计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构建了PWNN组合预测模型,对常态客流进行了客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PWNN组合模型能够减小常态客流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进行校核是保证预测结果合理可靠的必要环节,是客流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为更加全面地认识客流预测校核工作,确保客流预测水平科学合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项目决策,提出了几点客流预测校核思路,如:客流校核工作可按"面、线、点"三级架构逐层开展;客流校核指标体系包括客流整体指标、客流时空分布指标及其他指标;客流校核主要有核对基础、总结规律、相似比对、实地调查及软件计算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专家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0月14—15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和应用”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现状,探讨了客流预测理论和方法。这次会议不仅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工作的促进,而且必将对我国城市交通客流预测技术起到补充完善的重要作用。本刊特对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的研究是提高客流预测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过去2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影响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的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理论、方法和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客流预测在理论研究和模型方法改进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并指出客流预测参数取值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预测技术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各类建成环境特征对客流的影响,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运营客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人口经济特征、车站特征、外部交通特征与土地利用特征这4类建成环境对客流的影响,提出一种融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和随机森林(RF)的时空地理加权随机森林模型(GTWR-RF),以捕捉建成环境特征对客流影响的时空异质性与非线性。首先,利用多源数据对各建成环境的统计指标进行细化和完善,采用GTWR模型计算建成环境对客流的影响系数,捕捉并分析建成环境对客流影响的时空异质性。其次,将影响系数输入RF模型中进行训练,捕捉并分析建成环境对客流的非线性影响,实现客流预测并确定建成环境特征对客流预测影响的相对重要度。针对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GTWR-RF模型能够同时捕捉建成环境特征对客流影响的时空异质性与非线性,在所有建成环境特征中,工作人口数量对客流预测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公交接驳量;与普通最小二乘法、RF、梯度提升回归树、极限梯度提升树和GTWR模型相比,GTWR-RF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在早高峰客流预测中决定系数较其他方法分别提升了5.7%,6.3%,0.5%,10.1%和7.3%。  相似文献   

15.
短时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运营调度中的先导工作,其中短时预测的时效性尤为重要,预测中既要保证预测精度同时也要提升预测效率,提出基于集成学习的XGBoost算法进行轨道客流预测.以西安市地铁二号线AFC刷卡数据为例,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发现特殊节假日、休息日及工作日具有不同的客流特征,在工作日客流波动更为剧烈,因此,采用工作日客流量进行验证.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ARM A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G-Boost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计算时间更短.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轨道交通动态运营提供参考,同时,将机器学习运用到客流预测中也能增大预测方法的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城际铁路客流预测是进行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客流分担率的预测则是城际铁路客流预测四个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修正模型,并对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基础数据、预测步骤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顾炯 《交通标准化》2014,(23):58-60
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的预测是制定列车调度计划、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的关键。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断面客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灰色预测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模型,提出通过若干组连续历史客流数据构建灰色预测模型,以此类推对未来客流进行预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为例进行计算,得到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误差较小,验证了该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内容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观点、年限和范围。从线路客流、车站乘降客流、OD客流、换乘车站客流、车站出入口分向客流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及其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探讨了客流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包括线网总量控制、线路量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设计应用4个方面。最后,总结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未来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京沪线客流和旅客快车开行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流是研究京沪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在已有的研究报告中,一般都认为京沪线的跨线客流约占2/3,而本线客流占1/3左右,本文通过对京沪线实绩客流和现行旅客快车开行方案结构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跨线客流与本线客流各占50%左右,而跨线旅客快车开行对数约占2/3,本线旅客快车开行对数占1/3左右”的结论,它对研究京沪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预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伟 《城市交通》2004,2(3):35-38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中,科学的客流预测对整个方案设计至关重要,规模过大将造成枢纽设施资源的浪费,反之又将不能满足枢纽的运行要求。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客流预测分析的基本过程,提出了客流分析的主要思路,并对其中相关的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