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的最新技术进展(二)--DPNR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DPNR能同时净化NOx与PM,但是,在稀薄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与加浓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发和净化机理则不同,所以催化剂总共发生4种化学反应(见图9)。首先,从稀薄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来加以说明。 在稀薄空燃比混合气燃烧时,排放气体囊的O_2和NO在催化剂铂的作用下,形成NO_2与O(氧原子是一种高反应性的活性氧),它们又与碱金属化合,形成硝酸盐。另一方面,PM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汽油车排放污染物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发动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机内净化用改善可燃混合气的质量和燃烧状态来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使气体的有害成分减至最少;机外净化用设置在发动机外部的附加装置使排出的废气净化后再排入大气。国外机内净化措施主要有废气再循环、发动机电控技术、使用低污染燃料、稀薄燃烧、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炭罐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措施主要有二次空气喷射、催化转化器。我国与国外相比汽车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对汽车尾气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在汽车生产的环节上,日本大力开发旨在净化排放废气的汽车,如丰田公司为了净化汽油发动机排放废气,很早就开始了对控制燃烧以及各种废气的处理装置的研制开发,采用了能够同时去除CO和氧化催化剂系统、排放废气再循环装置、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等.早在80年代初,他们已开发了对CO、C-H代合物、NO化合物三种成份同时净化的三元催化剂系统,这个系统是通过氧气传感器将空燃比控制在接近理论空燃比的狭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催化剂的作用,这一系统领先欧洲、美国一步.  相似文献   

4.
鉴于废气再循环和稀薄燃烧对降低排放、改善燃油经济性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将两者相结合协同控制的技术路线。在一台缸内直喷汽油机上,研究了部分负荷下废气再循环单独作用和与稀薄燃烧协同作用时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2 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300k Pa下,废气再循环与稀薄燃烧协同作用可带来8%以上的油耗改善和较低水平的NOx,HC和CO排放,验证了废气再循环与稀薄燃烧协同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秀敏  杨世春  高莹 《汽车工程》2002,24(5):445-450
从机内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技术和应用清洁燃料等方面讨论了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技术,对车用发动机分层充气预混合稀薄燃料(MPFI)、汽油机直喷燃烧(GDI)和均质混合压缩点火式燃烧(HCCI)等燃烧技术,选择催化还原剂(SCR)、NOx存储器还原催化系统(NSR)、等离子体辅助催化剂等新的稀燃NOx催化剂和微粒处理系统,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不断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6.
降低NO_x排放量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降低最高燃烧温度;二是降低气缸中的相对氧浓度。到目前为止,比较可行的措施有:改进燃烧过程,如稀薄混合气燃烧;推迟点火;废气再循环;喷水及催化反应方式等。我们在红旗轿车上采用了废气再循环的方法降低NO_x,相比之下,它的净化效果好,比较简单、可靠,不要求发动机有较大的改变,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7.
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机内净化是通过稀薄燃烧、电喷等方法控制发动机的燃气空燃比,来降低发动机的原机排放,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机外净化是不对发动机原机燃烧作较大的改善,仅在排气系统采取二次补气技术或催化剂技术,以降低尾气排放,这种方法成本低,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本田公司新开发的超稀薄燃烧i-VTECI型直喷汽车发动机介绍如下:直喷汽油机的难点是在实现排气净化的同时实现高输出功率。使汽车同时具有优越的环保性和行驶动力性。过去的稀薄燃烧汽油机是燃料从气缸的斜上方喷入缸内,i—VTECI型发动机是在原本田i-VTEC(电子控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采用新开发的燃料中央喷射方式,把燃料喷射器放在气缸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9.
氢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主要废气成分为氮氧化物(NOx)。通过对燃烧过程进行智能化设计,并采用稀薄燃烧和废气再循环(EGR),就能将NOx排放降至最低程度。由于发动机无法在所有的运行工况点均实现无NOx排放的要求,因此Keyou公司与TUFreiberg公司合作开发出了1种能从废气中高效去除NOx的催化转化器,并将其命名为“H2-DeNOx”,同时介绍了首次试验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二、四冲程摩托车纵横谈(1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接2001年第4期) 7.9排气再循环EGR电控装置 EGR装置是将排气管内一小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人为地使新鲜混合气中的废气量增加,使火焰的燃烧速度及温度降低,对Nox的净化作用非常明显.在理想空燃比14.7.时,20%的废气再循环量可使Nox浓度下降70%,而油耗只增加3%;另一作用是利用高温排放废气加热混合气,提高燃油雾化品质,接近稀薄燃烧方式.EGR系统是降低Nox排放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二、四冲程发动机都适合.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排放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叙述了汽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并指出降低汽车油耗和排放污染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直喷式燃烧系统,稀薄分层燃烧技术,多气门技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废气再循环,催化反应器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叙述了汽油机的发展历史,然后详细论述了稀薄燃烧、废气再循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废气涡轮增压、代用燃料和改质燃料等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应建明 《实用汽车技术》2005,(6):i0004-i0005
2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机外净化技术2.1点燃式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净化2.1.1废气再循环(EGR)废气再循环是将一小部分燃烧废气从排气管引入进气管与新鲜充量混合.人为增加新鲜充量中的废气量(即加大气缸中的废气)来提高混合气的热容量,降低混合气中的O2的浓度和燃烧速度以增加燃烧时的散热和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减少NOx排放。应用EGR的关键技术是EGR率。使之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得到各种性能的最佳折衷。对EGR系统的控制要求是。  相似文献   

14.
从燃烧室结构、燃烧室内气流运动、点火方式、分层燃烧及燃油喷射方式等几方面论述了当代轿车,气油机实现稀薄燃烧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所采用的催化技术(NOx直接催化分解技术、选择还原催化技术和吸附还原催化技术)和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汽油机稀薄燃烧,可以大幅地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为轿车汽油机实现稀燃,提高轿车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改善其氮氧化物NOx排放提供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催化剂及其载体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对用于稀薄燃烧发动机的新概念三元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性能效果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就采用两个催化反应器及改进措施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6.
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机内净化是通过稀薄燃烧、电喷等方法控制发动机的燃气空燃比,来降低发动机的原机排放,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机外净化是不对发动机原机燃烧作较大的改善,仅在排气系统采取二次补气技术或催化剂技术,以降低尾气排放,这种方法成本低,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虽然摩托车发动机的最高工作温度较低,燃烧产生的NOx较少,但HC和CO的排放量却相当高。由于车用发动机的特殊性,仅靠发动机前处理、机内净化及改进燃烧等措施,已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催化转化技术和二次空气供给技术作为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后处理有效措施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催化转化技术催化转化技术是采用在排气管内加装催化转化器,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杰 《汽车技术》1999,(3):14-15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方法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介绍了柴油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研制过程,论述了机外净化原理及PLC铂小球催化剂的特点和关键技术。试验测试表明,所研制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燃烧前的燃料处理 ,燃烧性能的改善 ,燃烧后的废气净化三个方面介绍了减少柴油机黑烟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燃烧后的废气中有害物质成份的不同,汽油机所采用的净化废气的方法不能适用于柴油机的净化。多年以来,俄罗斯汽车和汽车发动机科学研究所(HAMN)一直在探索柴油机独特的净化途径,研制了柴油机催化中和器。 在柴油机催化中和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直喷汽油机的泵气损失、提升热效率,提出了将稀薄燃烧与废气稀释相结合的复合稀释燃烧(LDC)的路线。在一台缸内直喷汽油机上进行了中小负荷下的试验,以研究影响复合稀释燃烧的因素,测量了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燃烧特性及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200~600 kPa的平均有效压力下,复合稀释燃烧带来了4%~6%的油耗改善,同时,发动机的NOx排放不会急剧升高。对燃料能量分配的分析表明:稀释燃烧降低了发动机传热损失和泵气能量损失。因而,验证了复合稀释燃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