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孙立  赵光  黄俊  李奥  杨奎  董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7):274-278,297
随着城市的规模化发展,多种地下空间的开发、改建方兴未艾。当前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同时必须解决协同建设中的安全及效率问题。基于隧道与地下空间开发过程的多种问题,揭示了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模式,分别为共建式协同、预留式协同、保护性协同,揭示了各种协同模式的过程及协同目标,开展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技术研究,为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开发集约化利用和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古代和近代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历程,尤其是现代在道路工程、地下管线和建筑工程等方面利用地下空间的情况。对今后开发深度的地下空间从其优越性、完善的立法、施工机械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这项工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读者们参考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江开发正逐步成为国内众多城市的主要发展战略。一江两岸的综合开发以及地下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完善城市结构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结合广州市国际金融城临江大道工程,对沿江地下道路的总体布置、功能设计以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同类型项目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论香港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立法与发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滨城市香港山多平地少,土地是极为稀少的资源,但山岭地貌和坚硬晶质火成岩岩体很适合开发地下洞室和隧道。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起,就开始考虑发展地下空间,以满足都市发展的需求。为此,政府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并进行相关的立法工作,为规范地下空间的开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下空间开发体系。结合工程实例,就香港地下空间开发的研究、规划、开发、管理和立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策及管理方面与功能开发方面。同时介绍未来杭州地下城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发展蓝图。最后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特殊地质及工程技术问题(粉土、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问题;近接施工技术,地下立交技术等)、地下工程防灾问题、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当下地下空间开发难题,依托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地下停车场项目,提出建造大型地下空间的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并成功应用。文章从传统各工法的特点出发,阐述CC工法的设想。基于工程实践过程,首先,从地下结构的分割与转换2个角度,重点介绍大型地下空间的形成过程、型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管节、节点处理措施等创新内容; 然后,针对B类节点的处理措施、整体背土现象等工程问题进行解决与优化; 最后,探讨该工法拓展应用的可能性,分别介绍多层、曲线、长距离、装配式结构大型地下空间的初步方案。CC工法的成功研发,旨在为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套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包瑨  薛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6):327-329,336
地下空间开发和运营管理模式往往决定了地下空间项目的落地性和可持续性,已成为业界愈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不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炼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运营管理的各种模式及其特点,同时结合杭州大城北地区的发展定位和实际需求,为其提出完善的地下空间开发管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地下空间开发和运营管理模式,对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雷升祥  黄明利  谭忠盛 《隧道建设》2022,42(10):1663-1676
为探究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风险规律和演变条件,采用工程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城市地下大空间建设风险特征与分类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对城市地下大空间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提出城市地下大空间的定义,将其分为新建明挖单体地下大空间、新建暗挖地下大空间及网络化拓建地下大空间; 将城市地下大空间风险源分为地质、环境、勘察设计、施工及管理因素等,并建立了基于数据库的施工风险源识别方法; 揭示了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独有的特征: 动态演变性、耦合放大性和高风险性;按照风险的表现形式对城市地下大空间风险进行系统分类。最后,基于指标体系法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地下大空间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线形设计、交通导引、坡道防滑、视觉诱导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和探讨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10.
当前超大型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界面复杂、涉及专业及管理部门多,传统的规划及设计分工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本文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公共空间综合体的开发实践,探讨了复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管理问题,涉及管理机制、开发模式、技术保障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基于片区开发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期为类似片区开发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城市功能配置、提高环境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更是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完成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特征,提出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节能减碳的相关举措,并在具体工程案例中加以应用,从而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保护城市地下空间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保护现状,揭示城市地下空间保护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基于BIM和GIS等虚拟映射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平台,解决传统手段难以实现的地下空间信息整体性和精确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映射技术的城市地下空间保护方法,明确了地下空间保护方法的实施细节。研究成果在惠民大道综合改造工程和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也将为城市地下空间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39-42,M0007
汽车的停放给城市文明建设带来一大难题,解决城市停车难,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内开发建设地下停车库成为城市建设新的热点。通过介绍国内外地下智能停车库开发情况,分析探讨了地下停车库开发的制约条件,以及研究了如何结合信息化管控技术应用,最后针对问题关键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系统、车行系统、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其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无锡市城市地下环路的开发建设。无锡高铁商务区结合京沪高铁无锡站、轨道交通2号线,以及远期区域内地块筹划,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环路,将周边地上、地下空间有机联系起来,整合了区域地上、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形成完整连续的空间系统,实现区域综合服务能力的升级,并为未来地区性地下空间开发打好基础。项目的实施充分考虑了轨道交通2号线、高铁无锡站的建设因素,通过合理的工程筹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多个项目协调开发建设。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商务区功能的升级,实现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袁廷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09-111,172,18
该文介绍了无锡高铁站商务区地下环路的开发建设情况。无锡高铁站商务区结合京沪高铁无锡站、轨道交通2号线,以及远期区域内地块筹划,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环路,将周边地上、地下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了区域地上、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形成完整连续的空间系统,实现区域综合服务能力的升级,并为未来地区性地下空间开发打好基础。项目的实施充分考虑了轨道交通2号线、高铁无锡站的建设因素,通过合理的工程筹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多个项目协调开发建设。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商务区功能的升级,实现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孙钧 《隧道建设》2019,39(5):699-70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新区和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交通治堵、节能减排、土地和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排涝抗旱等方面的效益和功能,介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数字化技术、地下车库建设及基坑、改建、盾构、顶管、沉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最后,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展,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化和功能上多样化的特征;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初期投入大、效益空间不够理想、功能特色发挥不够、运营安全和防灾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及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在视觉美感和对舒适度的追求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并对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思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岩土相似材料的力学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岩土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结合西部几个重大的隧道及地下厂房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相似材料,由铁精粉、重晶石粉、石英砂、松香酒精溶液等材料经一定的配比研制而成.通过实验室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假三轴试验、巴西试验等经典力学试验研究这种复合材料在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从而使这种复合材料能用于不同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并成功用于某大型分岔式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岩土相似材料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工程物理模拟的需要,值得在以后的模型试验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俊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0):174-178,181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矩形顶管工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应用逐渐广泛,针对矩形顶管法在浅层地下空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措施,文章依托深圳市轨道交通8号线深外高中站B2出入口矩形顶管工程,结合其他工程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控制、解决措施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为工程技术人员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轨道交通发展越来越快,不可避免出现地铁隧道近接工程的相互影响。为此,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上跨问题的卸荷机理,分析新建地铁隧道上跨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影响,从机理出发,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得出其影响结果,最后提出工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