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氢能是当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目前我国超过98%的氢能来源于化石能源制成的灰氢和蓝氢。我国绿色氢能发展水平与国家“双碳”目标要求不匹配,氢能发展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海洋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风能、海洋能等海上可再生能源与氢能耦合并协同发展,是推动绿氢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氢能战略布局不断深化、技术不断发展,海上氢能将成为绿色氢能产业的重要力量。文章介绍了我国海上绿色氢能“产-储-输-用”的产业现状,阐述了海上绿色氢能工程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对海上绿色氢能工程技术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逐步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应用,发展替代性的低碳、零碳以及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路径。随着低碳、零碳燃料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熟,船舶行业也已开始尝试使用低碳、零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作为船舶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低碳、零碳等替代燃料在当前渔业船舶中的应用也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渔业船舶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渔业船舶替代燃料的应用形式,探讨了渔业船舶替代燃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陈捷 《集装箱化》2021,32(4):1-5
以温室气体减排为目标的绿色航运是当前航运业的热门话题.为了实现国际海事组织确立的减排目标和愿景,有必要使用无污染或污染小、碳中和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船用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燃料能够使船舶碳排放量减少20%,加之LNG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具有政策完善、供应可靠等优势,LNG燃料已成为中短期内最为现实可行的能够规模化应用的主流船用清洁燃料.  相似文献   

4.
2021年,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积极优化港口能源结构、作业工艺,不断加大绿色能源应用、绿色装备升级和节能减排工艺改造力度,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2021年以来,集团积极致力于构建清洁用能体系,不断扩大电能、太阳能、LNG、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港口大型作业机械和传统柴油动力集卡。  相似文献   

5.
《游艇业》2010,(1):21-21
2009年12月,全球多样性软件企业欧特克宣布,氢燃料电池公司冰岛氢能公司(Icelandic Hvdroqen)利用欧特克AgAutodesk Inventor设计出完整的船上氢能系统,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代替石油在船上发电,为冰岛头号观鲸船的辅助发动机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绿氢在能源转型、减排脱碳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愈加清晰,如何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破解氢能产业链中各环节尚存的难题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郭建增提交了两份提案,对加快海洋氢能开发、大力发展绿氢装备提出了建议。近日,郭建增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7.
结合船舶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寻找替代能源来降低CO2排放,氨燃料将会是最有希望的替代燃料的形势,分析氨燃料特性,结合散货船设计经验,对氨燃料散货船进行方案设计,提出两种可选的氨燃料散货船燃料舱的布置方案,对氨燃料的储存供给提供初步方案,明确氨燃料泄漏、蒸发、排放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运业限排法规日益严格,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成为各航运大国的研究热点.燃料电池主要以氢作为燃料,氢易燃易爆,如果在船上发生事故,又具有救援难度大,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氢安全问题是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商业化应用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阐述氢能安全重点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进而对在燃料电池船舶上应用氢能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展望了氢能在...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碳减排目标,航运业必须寻找更为清洁环保的船舶替代燃料,而零碳排放的氢能源电池将发挥巨大潜力.在介绍氢燃料电池船舶国内应用现状和技术规范基础上,分析氢燃料电池船舶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海事管理机构的角度提出了对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港航物流业低碳解决方案与产品,展现了龙头企业助力供应链加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雄心。6月11-14日,2023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简称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举行。展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围绕低碳交通、节能增效、实践探索、能源转型、循环经济、低碳服务等主题,吸引了600余家国内外展商参展。  相似文献   

11.
齐可仁 《水运管理》2023,(2):11-14+42
在当前全社会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为探索苏北运河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通过碳足迹追踪计算,分析苏北运河碳排放构成和减碳潜力。通过分析可知,苏北运河在航行船舶、岸电建设及日常生产运营方面的减碳潜力较大,可采取多项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应加快建立碳核算机制并制定相关法规标准,加强科技创新和宣传力度,期使苏北运河碳中和目标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脱碳进程,A.P.穆勒-马士基(A.P.Moller-Maersk)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向客户提供更多碳中和产品,并为燃料供应商提供激励,以扩大新型燃料的生产。此外,马士基表示,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能使用碳中和燃料。伴随技术进步,客户对可持续供应链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快速推动下,A.P.穆勒-马士基将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集装箱船舶,比此前计划在2030年实现该目标提前了七年,此举将加快海事运营领域的脱碳速度。马士基所有未来自有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能够实现碳中和运营或采用标准的极低硫燃油(VLSFO)运营。  相似文献   

13.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港口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干散货码头是港口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核心和关键,更需要系统谋划、分期实施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要求2020年9月,我国宣布新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CO_(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4.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8年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国际海运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愿景.水路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水运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是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博 《中国船检》2022,(3):24-28
为确保国家能源运输安全和海洋环境安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业界持续保持对低碳燃料技术进行积极探索实践."远瑞洋"轮是我国船舶工业探索航运减排发展之路的重要成果,将为绿色、低排放、可持续的能源海上运输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世界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初步选定了4种船舶燃料。世界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目前已经选定四种未来燃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近日,马士基官方发布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称,目前该公司正在就四种未来燃料:氨燃料、甲醇燃料、生物柴油燃料以及木质素燃料进行研究测试。马士基在报告中写道:“为了应对实现脱碳的紧迫性,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任何过渡性技术的情况下,直接跳到纯净零排放船舶燃料技术。”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至2050年将国际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降至2008年的一半,中国也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航运减排脱碳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使用碳中和或零碳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动力。绿色甲醇为当下可用的、适合远洋航运的最佳脱碳燃料之一。文章分析了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应用现状、绿色甲醇价格及供求关系等要素,并提出船东需积极行动起来在航运脱碳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港口和船舶的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助力交通运输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应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资源储备、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沿海港船绿色发展的多能源应用对策。为更好地落实该对策,应重点发展多能源状态监测及能源管理技术,助力我国沿海港船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清洁能源特别是氢能的开发利用将对我国电力的结构性调整与能源的良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未来更具备替代化石能源的可能性,将成为能源动力的主导者随着经济发展,传统能源日益匮乏,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促进能源新的革命与发展,构建低碳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是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能源体系建设作出的重要阐述。可再生绿色能源与新能源将是保证中国未来能源供给体系安全性与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清洁能源特别是氢能的开发利用将对我国电力的结构性调整与能源的良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未来更具备替代化石能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Ricardo confidential《2050 海事运输减排的技术、运营与能源路径》报告,具有吸引力的可替代能源有绿色甲醇、蓝氨、蓝氢、生物燃料HVO、绿氢、绿氨、生物燃料FAME、生物液化天然气(Bio-LNG)以及动力电池,它们的减排潜力分别为95%、85%、84%、77%、75%、75%、73%、72%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