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英 《资厂科技》1995,(2):20-25,4
机车司机室是机车的控制中心,这旨机车的特定生产环境。本文从机车司机室的结构、安全、造型、司机室内部色彩、采光、仪表控制器的布置、座椅的设置,隔声和和人造气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指出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要根据“人(员)-机(车)-环(境)”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机车司机室成为一个安全舒适,操纵方便的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2.
文中阐述了司机室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项点,描述了司机室模块的具体结构,介绍了司机室防撞结构的技术参数以及司机室在密封、噪声、热环境、视野等方面的研究和改进,从结构性能以及舒适性两方面为后续司机室的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应用人机工程学理论及有关标准,总结以往的设计经验,提出一套较完整的司机室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司机室设备布置简统化,功能、造型完善和谐,富有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中.应用了工效学的相关原理对司机室人机界面、作业空间和作业环境进行设计。规范化设计后的司机室为司机提供了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人机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IC.IDO作为司机室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环境,借鉴汽车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以司机作为司机室设计的核心参照对象,建立设计基础,并分别介绍了司机操作界面、视野分析、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文章将具体研究司机室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并推动相关设计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从生产实际中总结的经验,针对200公里铝合金车体司机室中几个关键组焊工艺:司机室门框、客室门框及司机室前窗框组焊工艺的控制及反变形控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采取的工艺措施和对日本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工艺设计上,谈一点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7.
从司机室操纵台,前墙,左、右侧墙和后墙的设备布置等方面介绍了干线电力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和规范化设备布置情况,同时介绍了司机室规范化设计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爱萍 《四机科技》2006,(4):8-11,20
根据从生产实际中总结的经验,针对200公里铝合金车体司机室中几个关键组焊工艺:司机室门框、客室门框及司机室前窗框组焊工艺的控制及反变形控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采取的工艺措施和对日本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工艺设计上。谈一点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对动力集中动车组司机室进行了结构强度及碰撞吸能性分析,验证了司机室防撞性设计的合理性,对我国动力集中动车组司机室防碰撞性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力机车司机室减振降噪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国内外机车司机室振动和噪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从理论上对影响司机室振动和噪声的各种闪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埘双层隔音结构设计、密封结构设计计算、吸声材料及结构、减振设计等进行分析,为司机室结构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南非20E型电力机车司机室内装及操纵台的设计过程,通过20E型机车司机室系统开发过程来重点探讨电力机车司机室人机系统工业设计流程,为后续相关型号电力机车司机室的开发流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内燃机车独立司机室的结构与设计原理;在传统司机室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基础上,对独立司机室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模态分析、多体动力学、噪声—振动耦合方法,对独立司机室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做出了展望;为独立司机室在内燃机车工程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采用复合材料和轻量化金属的角度对分体式司机室钢结构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和粘接计算验证结构强度。该设计减轻了司机室的重量,提高了司机室的整体美观性,为后续车辆设计提供了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4.
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阐述了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的重要性,通过以HXD1型机车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研究,指出了HXD1型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在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设计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司机室的特殊承载及冲击要求,文章以某蓄电池工程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司机室钢结构的设计特点,并根据设计模型进行静强度及碰撞冲击的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司机室钢结构的静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机车司机室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车司机驾驶行为,操纵台信息整合以及司机室的简统化设计的分析,论证了我国机车司机室实施规范化的必要性及合理的模式,实现了我国各型机车司机室设置与布置的基本统一。  相似文献   

17.
发挥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可设计性优势,采用碳—玻璃混合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头罩新型结构。该司机室头罩主承力结构部分由自承载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构成,夹芯结构的上面板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下面板为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复合材料,为非对称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设计表明,该头罩在满足司机室强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显著地减轻了司机室的结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造型设计、人性化设计、智能化设计一直是电力机车司机室设计关注的重点。文章分析了HXD1型机车新型司机室操纵台的设计创新特点。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新型操纵台提升和满足了功能、美学效果及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列车提速后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的污染状况,对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进行调查。经调查表明, D F11、 D F4 D型机车司机室噪声均超标,当车速> 120 km /h 时, D F11 型机车座椅 Y 向振动超标。提示司机室隔声效果差, D F11型机车座椅减振效果差,易导致司机疲劳而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分析了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源的噪声特性和司机室各墙体的隔声性能。基于声源声功率的等效原理,将室外声源声功率级等效转换到室内声源声功率级,基于现有隔声设计的基本公式,对电力机车司机室内受声点的噪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轮轨噪声、机械间设备噪声和司机室内空调、暖风机噪声是司机室噪声的主要来源;由于机械间内产生了足够的混响声,机械间内受声点声压级的大小与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无关;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预测方法能为电力机车司机室早期的声学设计和改进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