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2018年9月16日,由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承建的中老国际铁路国内段——玉(溪)磨(憨)铁路尚岗二号隧道顺利贯通,这是中老铁路国内段首座2公里以上单线隧道贯通。据悉,玉磨铁路尚岗二号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为单线隧道,全长2 195 m,设计通车时速160 km。该隧道地属低山剥蚀地貌,地形起伏大,最大埋深320 m,膨胀岩、  相似文献   

2.
正6月5日上午10:16,经过近千名参建人员13个月的艰苦奋战,由中国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国中铁隧道局增援施工的中老铁路最后一座隧道——景寨隧道安全贯通,标志着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全线167座隧道全部贯通,为今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景寨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市,地处横断山脉以南,全长9 509 m,最大埋深达711 m,为I级高风险隧道。  相似文献   

3.
正6月2日,黔张常铁路咸丰笔架山隧道提前贯通。笔架山隧道长2 956.3 m,属于Ⅱ级风险隧道。中铁十七局项目部进场以来,先后解决了环境艰苦、地质条件复杂、材料运输困难等难题,艰苦奋战690多个日夜,提前25天贯通该隧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建设发展,近年来旧隧道病害问题随之显现,在既有隧道运营多年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在隧道排查时,发现隧道洞身多处病害,主要体现在拱顶防水板出露及衬砌后空洞的问题,对列车运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地质雷达探测、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对既有铁路隧道洞身标400-500m范围全面检测后,结合营业线施工特点,针对性的提出相应钢筋混凝土全环锚喷等方案进行整治,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4月7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嘎拉山隧道正式贯通。嘎拉山隧道位于西藏拉萨市曲水县和山南市贡嘎县境内,是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的重点工程和工期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4 373 m,最大埋深674 m,线路平均海拔3 600 m。施工过程中存在隧道穿越风积砂层、危岩落石、围岩变化频繁等技术和地质难题。施工人员采用"明暗结合开挖法",创新性地使用水平与竖直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有效规避了风积砂自稳性差、极易冒顶坍塌  相似文献   

6.
铁路隧道运营的最大安全隐患就是隧道拱部掉块及仰拱隆起。产生掉块的主要原因有施工缝处衬砌台车挤压、施工缝止水带悬臂端切割混凝土、拱部施工冷缝、混凝土质量缺陷等,但最普遍并最严重的质量问题是由衬砌台车挤压造成的。为消除衬砌刚性搭接导致的隧道衬砌拱部掉块缺陷,文章通过在中老铁路努瓦山隧道施工中对隧道衬砌台车进行改造,采用托盘+橡胶垫片的软性搭接技术,有效解决了衬砌施工缝处因刚性搭接造成的质量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I线出口段TBM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特长隧道是在我国铁路隧道中首次采用掘进机法(TBM)施工的隧道.I线出口段从1998年2月16日至1999年8月26日,共完成掘进5720.118m,平均月进度301.06m,平均日进度10.307m,最高月进度508.96m,最高日进度35.254m.文章分析了秦岭特长隧道I线出口段TBM施工的掘进进度以及掘进速度与围岩类别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TBM通过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对策,为敞开式TBM在我国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鞍山隧道下穿软土地质既有铁路线,隧道最大跨以上采用50mФ300mm超大直径管幕超前支护。采用导向孔钻进和扩孔拉管等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为解决此类地下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现代隧道技术》2022,(2):10-10
3月31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南宁至玉林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平悦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南玉铁路6标隧道工程全面贯通,为南玉铁路早日开通创造良好条件。平悦隧道位于港南区与玉林市兴业县交汇之处,隧道全长6427.92 m,是南玉高铁全线第一长隧道,也是南玉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最大埋深224 m,洞身最小埋深约18 m。  相似文献   

10.
<正>云桂铁路特长隧道顺利贯通6月23日,云桂铁路Ⅰ级高风险特长隧道──幸福隧道实现全隧贯通,为云桂铁路2016年开通运营奠定良好基础。幸福隧道位于云南丘北县境内,全长12787米,设计为单洞双线,地处中国岩溶极其发育区,是滇东南地区地质最为复杂的铁路隧道和云桂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幸福隧道穿越376个溶洞,是国内穿越溶洞最多的隧道。幸福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因受控于城市规划、地质、地形等因素,长大隧道逐渐增多。文章基于金台铁路某长大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混凝土配合比、材料价格、运距、隧道计算长度等控制性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基于隧道工程全寿命建设理念的造价控制思路,以期对类似隧道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黎贡山隧道为目前国内在建最长铁路隧道,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三高、四活跃"的地质特点。文章全面分析了该隧道采用TBM法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包括:(1)高达50℃左右的高岩温热害问题;(2)总长为3 185 m地段的软岩大变形问题;(3)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92×10~5m~3/d的涌水问题;(4)长度达2 260 m的岩体破碎—极破碎地段TBM施工问题;(5)Ⅰ级风险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问题;(6)长距离通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高地温热害防治、软岩大变形控制、涌水应对、TBM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可为后期TBM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武隆隧道为渝怀铁路第二长大隧道.该隧道的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古滑坡浅埋、软岩、断层、煤层、非煤系地层瓦斯、岩爆、高压富水、岩溶、暗河、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岩溶、暗河以及岩溶涌水是本隧道施工的最主要地质问题和整治重点.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施工措施,可为同类长大铁路隧道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胜  王军 《运输经理世界》2023,(32):103-105
二衬是隧道工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在地质、人为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造成衬砌与周围岩石的错位,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探讨铁路隧道二衬施工的质控要点,分析铁路隧道二衬缺陷的成因,基于此,提出针对铁路隧道二衬缺陷的防治策略,对于类似隧道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比较了当前铁路隧道施工中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法,提出了在当前铁路建设形势下应综合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环境交通条件和隧道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本着"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原则选择施工方法、配置施工机械,并指出现阶段国内铁路隧道技术发展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程在我国山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实施,由于隧道受地质条件、作业空间、周边环境等影响较大,因此合理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测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科学的监测方案能够为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本文结合重庆柿子坪隧道监控量测实例,探讨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对今后类似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突发大规模突水突泥,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从而引起了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宜万铁路是在建的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线路之一,隧道工程多发育岩溶,具有突发性突水突泥的可能,修建风险大。为了进一步规避施工风险,减少施工过程发生突水突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设计中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隧道工程特征,对岩溶隧道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并针对Ⅰ级风险隧道进行突水突泥防灾报警系统设计(系统包括预测预报、注浆堵水、安全逃生三个方面),该设计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设计成果在宜万铁路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以长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寨子岗隧道工程施工为例,深入分析该隧道出口段的复杂地质、边仰坡坍塌及进洞困境等情况,采取围护基坑开挖、止降水措施及加固措施相结合的综合进洞方案,有效处理富水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中隧道的安全进洞问题,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洞口段的设计与施工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由于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前期的勘察、设计与实际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常常出现偏差现象,不能满足隧道施工对工程地质信息实时、准确把握的需要。文章结合新古田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设计的理念。使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现场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及时优化隧道前方围岩级别,对原设计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动态调整围岩级别,能够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围岩弹性抗力系数是隧道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其原位测试具有难度大、费用高的特点。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根据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实测的围岩地震波波速计算其弹性抗力系数的方法。首先根据实测地震波波速计算围岩的动弹性参数,然后利用前人得出的岩体动、静弹性参数关系计算围岩的静力学参数。以此为基础计算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文章以赣龙汀州隧道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获得了该隧道Ⅲ、Ⅳ级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分别为0.54~1.19 GPa/m和0.24~7.6 GPa/m。计算数值与我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Ⅲ、Ⅳ级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吻合,这说明根据地震波反射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所获得的围岩地震波波速确定围岩弹性抗力系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