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水沙运动与河道演变的关系研究坝油滩航道演变与碍航机理,根据不同流量下的水沙关系来分析滩险成因;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滩险水流能量在空间上的分配特点,从而探寻有效的整治措施,为类似滩险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曲直  陈界仁 《水运工程》2013,(5):116-119
赣江下游河道近年来受河床采砂、航道整治等影响,河床下切、水位下降,河床形态发生变化,该段航道整治参数也发生变化.在对赣江樟树至外洲河段河床变化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床下切对河道水文特性影响的分析,依据最低通航水位及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方法及原理,分析了赣江樟树、丰城、市汊、外洲水文(位)站的最低通航水位、樟树至外洲段的整治线宽度变化,并与Ⅲ级航道整治中设计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河床变化对赣江下游的航道整治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黑沙洲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一期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遇不利水文条件时,航道淤积严重,需进一步实施二期整治工程措施缓解航道维护压力。通过分析该河段的河道演变和碍航特征,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对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设阶段的工程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推荐方案。推荐方案实施后,黑沙洲水道河势基本保持不变;南水道右槽航道分流比增加,浅区冲刷,航道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长洲枢纽下游航道水位实测值呈现下降趋势,与原航道水位设计值不符。通过收集该河道的水文资料对河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游来水来沙对枢纽下游河床的影响、下游河道过度采砂、河流梯级开发及水利枢纽建设以及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修建等是导致长洲枢纽下游河床下切水位下降的原因。结合该处具体情况,提出控制枢纽下游河道过度采砂、采用限制性整治措施以及加强河道断面检测的改善措施,为确保长洲枢纽下游航道的正常通航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碍航浅段进行河床演变分析,并通过梳理整治过程中工程措施的调整变化,总结有效处理碍航浅段的整治思路,为今后珠江干流河道下游航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奇峰 《水运工程》2019,(5):125-128
大马洲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受到河道入流条件、关键洲滩岸线变化的影响,近期出现了不利的航道变化。针对上述问题实施的已建航道整治工程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整治效果,但也存在治理时机滞后、关键部位工程缺失、动态设计调整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后续的航道治理和维护工作中,应建立跟踪观测分析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地把握河道最新动态,利用数模和物模技术手段,预测后续变化并适时实施和动态调整航道治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凌 《水运工程》2014,(11):72-76
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中游湖广—罗湖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河道变化特点以及工程实施不同阶段的工程区变形特征,探讨了河道变形原因及工程区变化趋势,明确了维护加固对象及工程措施。研究表明,工程初步抑制了赵家矶边滩、西河铺高滩等航道边界的不利变化趋势,维持了已建工程的稳定;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较好,整治建筑物总体保持稳定,但人民洲2#护滩带工程头部出现了整体塌陷,宜采用抛枕和抛石的方式进行维护加固。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北支河段演变分析及航道治理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芳丽  韩婷  闫军  陈飞 《水运工程》2014,(12):79-82
长江口北支河段区域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航道条件极为重要。掌握北支河段演变特点是北支航道治理的基础,探究航道治理思路是下步北支航道系统治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收集长江口北支河段近年来的水文地形资料,分析该河段近期演变特点及其河道演变趋势,根据上、中、下段河道演变和航道条件变化情况,初步提出了各段的航道治理思路。研究表明,北支航道整治宜在已有河势控制工程的基础上,采取"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分段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薛忠  谌欣 《中国水运》2018,(枯水)
燕子窝水道历来是长江中游重点浅险水道,近年实施了燕子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条件有所好转,但燕子窝水道在2017—2018年又出现不利浅滩变化。本文以长江中游燕子窝水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资料对该河道枯水期浅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了该河道出浅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航道维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超 《中国水运》2010,(12):185-186
我国是个多河流的国家,河流治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航道整治则是河道治理的一个部分。文中论述了航道整治原则及思路,提出了航道整治的四个原则,并在分析我国航道整治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航道整治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许忠灼 《水运工程》1999,(3):34-35,41
用起动流速理论寻求典型滩群(三樟至王十万),以疏浚整治措施达千吨级航道标准所需的最小通航流量,为确定航道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浔江航道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浔江(桂平至梧州)河道水文泥沙、地形特征与现有航道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该河道的设计流量、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等重要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认为通过航道整治将浔江开发成千吨级航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椒江河口航道整治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椒江水文、泥沙和河道演变特性,重点介绍支流永宁江建闸前、后椒江航道的整治思想及工程措施,并根据工程实施前后水文测验、河床地形检测成果分析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秦淮河流域东南段航道整治包括护坡、河道、船闸及其服务区,在施工中综合采用了绿色施工、智慧施工和传统施工工艺,对标段整治航道设置了若干质量管控点,形成质量管控网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推进施工进度,以期建成国家河道整治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5.
《水道港口》2016,(5):520-523
根据水力学原理和弯道河床特性分析,并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库区连续急弯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及其改善措施。针对急弯河段存在的水流集中、流速峰值大、涡流、螺旋流同时出现,水流条件不能满足通航要求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填潭、河道扩挖和切除凸嘴的综合整治措施,可以消除旋流、降低航道内流速峰值,从而改善通航水流条件,提升通航流量。  相似文献   

16.
王军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12,33(3):219-223
文章对一期整治工程布置、整治前后来水来沙及河道地形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技术,对富锦—绥东河段修复工程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了合理的整治原则及工程措施,修复工程实施后富锦—绥东河段航道尺度可达到Ⅲ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李顺超  李欢 《水运工程》2023,(S1):34-42
岷江下游沙卵石弯曲分汊河段较多,不同分汊河段的河势特征与碍航特征迥异,山区河流弯曲分汊型河段不同的航道整治措施将导致整治点位水文条件、底质组成和河道结构产生明显不同的变化,对航道整治点位通航功能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采用1:100正态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和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岷江下游霸王滩滩群弯曲分汊型航道整治措施进行研究,对山区河流弯曲分汊型河段航线选线、整治建筑物尺寸和间距等平面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岷江下游霸王滩群弯曲分汊型河段III级航道整治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航线布置并结合坝体调整、复式航槽开挖、下游布设潜坝或填槽等工程措施,可以实现增加水深、改善水流条件的整治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重点碍航浅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重点碍航浅滩段的河道特点,分析了柏果滩至雁子石滩河段在上下游枢纽运行前后的水文变化。采用定床水流河工物理模型的研究手段,研究了不受枢纽调节影响的天然状态水流特点和碍航因素。依据枯水期浅滩局部通航水深不足、水面比降较大等碍航因素,结合回水变动区航道整治原则,确定了相应的整治方案。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使河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达到了Ⅵ级航道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19.
雷雪婷  李有为  周林 《水运工程》2018,(11):145-150
针对长江下游东北水道6. 0 m航道存在的碍航问题,依据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东北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水道总体航道条件较好,仅在局部年份在河心出现浅包,导致航道水深和宽度不足;为改善东北水道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东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础上,加高下三号洲左缘低滩,稳定过渡段主流流路,并适当缩窄过渡段河槽,集中水流冲刷浅区,也可考虑仅在局部出浅年份采用疏浚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原型河道观测资料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手段,成功地预测了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初期马家咀水道河床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航道总体治理方案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分期实施整治工程方案的原则及内容。工程实施后,南星洲右汊近岸航槽不断冲刷发展,河心槽及左汊淤积,左汊分流比下降,基本达到了将主流与主航槽稳定于南星洲右汊近岸槽的整治目标,航道条件显著改善,满足近期建设规划尺度。本河段航道治理经验可为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航道整治提供借鉴,并对航道整治可能会给相邻河段带来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