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企业员工有客观存在的人文需求。重视并满足这一需求,促进员工的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协调发展,有利于企业真正实现长远发展。航运企业职业特点更加需要人文精神提供有效支撑。航运企业的员工继续教育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两方面入手,切实考虑员工的人文需求,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已经内化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横空出世,反映出虚拟性日益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ChatGPT在2023年现象级走红,表明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开启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代。技术迭代正推动人类社会快步进入“智能化”时代。然而,科技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技术红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展现出的超凡能力又使人们陷入“后人类主义”的恐慌。科技勇猛精进,而人文却稳重保守,如何跳出思维前见与学科分野,去思考科技与人文之间交互、融合的可能性、挑战及前景成为重要议题。文章认为,科技是工具性的,人文是本质性的;科技是外生性动力,人文是内生性动力,二者同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表征,其深度融合可为人类社会发展赋能。因此,以社会规约与人文关怀去消解科技发展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认知偏见、伦理危机等负面影响,赋予人工智能以“温度”,使之成为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科技发展为动力的“人文智能”,不失为科技与人文有效融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的重新解读,本文揭示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研究起点合二为一的困境,进而找出限制当代社会学解释空间的方法论原因。社会学的研究必须区分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其中,逻辑起点是社会行动者的行动;研究起点则是由个体行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所构成的社会事实。这一区分能够实现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超越和整合。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强调显性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建构,以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为发展方向,把握英语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隐性文化知识内涵,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拓宽视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育教师在德育活动占有主导地位。德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根本性的因素。而积极的人性观,丰富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全面的精神关怀是人文关怀精神的重中之重。德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教育及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它不仅能够是教育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使整个社会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协会能发挥学科教学按步就班所无法起到的教育功能。通过STEAM教育、人文课程开发、创客活动、社会协作中弘扬"双创"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促进社会繁荣与稳定中参与社会治理。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协同创新的实践典范。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 2 0世纪末在西方世界爆发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科学大战”的过程 ,双方的主要论点 ,以及大战在我国引起的反响和争论。指出在我国目前也存在的部分科学主义者与人文学者间的一场类似于西方科学大战的学术争论 ,并就争论中普遍关注的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争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等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英语教育也难免俗,存在一些倾向,如只重视语言技能,忽视人文素养;只管"授业",不顾"传道";只知"制器",忘记"育人"。这是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努力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重建中的政治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资本与政治的相关性入手,着重分析社会资本构建的两种模式,社会法团主义和国家法团主义。在比较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如何构建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政治化怎样削弱重建的努力。文章认为,在威权主义体制内,通过国家力量来构建社会资本,不可能实现从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增长不等于发展",为了"增长"而"增长",唯GDP总量及其以"高增长"为特征的"增长主义",其逻辑看似积极合理,但并不能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增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主要矛盾。中国已为"增长主义"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与社会代价。因此,解构"增长主义",是为了让"增长"回归合理、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保证未来中国"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国际社会种种"去增长"思想理论及其运动对"增长主义"的解构是不彻底的。"文明发展"对"增长主义"的逻辑、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的解构,对于引导中国在可持续的健康增长中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国的绝对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客观条件的变化,绝对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文章抛弃了中国现行的绝对主义立法指导思想,提出了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受孕胎儿,人工流产时其民事权利能力溯及受孕时消灭的全新观点,以期对实务有所裨益并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2.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运用数字技术为数字人文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对促进数字人文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字人文知识服务系统构建,分析高校图书馆员在数字人文背景下研发新系统提供新型服务的机遇与挑战,指出高校图书馆员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社会、经济、人文、资源、环境角度对西部公路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西部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对策,为西部现代公路交通网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人文教育的忽视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开展人文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提升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素材,实现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关键。采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能够在无形中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伦理的主体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社会转型致使社会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两种强势价值观并存的状况。一方面,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经济至上主义在商业技术社会中得以确立。另一方面,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并没有因此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受这两种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经济伦理在道德主体层面遭遇了困境。劳动者职业道德观念淡漠,企业责任意识缺失,政府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能。惟有破除经济至上主义和官本位思想,摆脱这些困境,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方方小说的女性意识蕴藏于对现实生活的叙写之中,在近期的几个中篇中,通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理性审视与探索,显示了作家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与人性批判主题,是方方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时期秘书人员应必备的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社会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秘书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仅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秘书人员应该审时度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本文从秘书人员的智能素养、秘书人员的工作技巧以及秘书人员的社会认知等不同视角,较深入地分析了秘书人员在新时期应该必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阅读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如何引导高职学生阅读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课题。本文初步分析了高职学生目前的阅读特点及存在不足,认为当今信息多媒体时代,图书馆应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并举,积极构建阅读导向机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能,使之成为有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増强图书馆在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部公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从社会、经济、人文、资源、环境角度对西部公路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西部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对策,为西部现代公路交通网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国内外现代商业建筑发展进行了阐述,认为功能多元化的商业综合体成为城市中心商业建筑设计典型特例;从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出发,从商业建筑设计主题化和科学的物理环境设计角度详细探讨了现代商业建筑的新发展趋势及其在设计上的新形态、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