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迎新 《汽车技术》1995,(10):54-56
详细介绍了卡玛兹55111型汽车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分析了功率输出箱不能接入、操纵开关按钮位于中间位置起升的车厢不能制动住、车厢的起升角度失调、车厢不降落和车厢起升慢或不平稳等故障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追求炎热夏季驾车的舒适性,目前大多数轿车上均装有空调。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性能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其主要的判别依据是车厢内温度能否达到须定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若汽车空调运转正常,当外界温度在35℃左右时,车厢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要达到这一基本的汽车空调设计要求,除车厢的密封性能良好外,空调的制冷能力  相似文献   

3.
EQ5141X系列厢式货车车厢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天灵 《汽车科技》1997,(4):17-19,23
介绍了厢式车车厢的基本结构,提出了EQ5141X系列厢式车车厢结构设计和选择的方法。对骨架蒙皮式车厢的胃架结构、连接形式、防漏措施作了比较明确的叙述,并以厢体的强度计算中应用了有限元法。关键局部的设计方法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载货汽车车厢在道路试验中不同路况下的振动测试分析入手,阐述了载货汽车车厢室内疲劳模拟试验的方法及其合理性,有效性,介绍了试验设备及其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UD22车厢后门的包边为例,介绍了四连杆包边机构的设计要点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汽车产品普遍存在的“三漏”问题,从密封机理入手,对静密封中的“三漏”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用美国乐秦化学密封技术来解决螺纹啮合处、平面-平面及管路螺纹接头渗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摸索出了采用示踪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衰减法测定汽车车厢内空气交换率的方法。通过对汽车车厢内空气交换率的测定,为汽车车厢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中采样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试验依据。同时,通过测定汽车车厢内空气交换率,进而可以测出汽车车厢内的新风量,这也是评价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素芹 《汽车运用》2005,(10):33-33
秋季是病菌滋长季节,由于车厢是一个密封的空间,空气的污染情况比一般的室外要严重得多。据了解,对于各种细菌、病毒等,普通的洗车只能去除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而喷雾剂只能掩盖车内的异味,对病菌丝毫不起作用,治标不治本。只有作一番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才能获得真正健康的车内空间。  相似文献   

9.
刘宇 《川汽科技》1990,(1):24-27
本文对我厂车厢“三化”前后的状况进行了说明、比较,总结了车厢“三化”工作所取得的效益,论述了车厢“三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汽车空调气流质量,以送冷风为例浅析了汽车车厢内空调气流组织中送风口空气流动的等温自由射流和非等温自由射流规律,分析了送风口的形状及位置,送风射流参数、车厢内几何形状及热源等因素对车厢内气流组织的影响,提供了送风气流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为设计空调室和调整车厢气流组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介厢式运输车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阐述了厢式运输车设计中底盘的选择,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的确定,车厢骨架和蒙皮材料的选用、骨架的布置、骨架与蒙皮的连接、车厢与底盘的连接等车厢结构设计问题和车厢密封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工程施工过程中,物料的运输多数通过自卸汽车实现。自卸汽车卸料中,若出现车厢后栏板因被所卸的物料阻挡而不能打开足够角度、因物料粒径过大被卡住、车厢后栏板受顶推造成车辆后轮离地等现象,会造成卸料不顺畅或无法卸料甚者造成车厢后栏板铰接装置损坏。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对自卸车车厢后栏板铰接装置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分析和总结普档客车的车厢密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结构和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粘接和密封技术历产客车制造中应用的范围、特点,客车制造业对粘接密封剂的要求,并详细阐述粘接和密封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马怀琳 《汽车技术》1994,(11):1-5,56
油封是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分动器和驱动桥等总成中的重要密封年。阐述了汽车用油封的密封机理,结构形式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动力型油封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并对比分析了目前普遍用于制造油的4种合成橡胶材料的优,缺点,开发低摩擦油封是一个发展方向,论述了降低油封摩擦转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余仁义  梁涛 《专用汽车》2003,(2):20-21,31
介绍了连杆复合式倾卸机构的设计方法:建立自卸汽车倾卸机构的数学模型,并以油缸受力最小为目标,以满足车厢最大倾角及各构件尺寸为约束条件,研究影响倾卸机构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大中城市对城市道路货物运输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易飞扬、易撒漏等污染物如垃圾、煤炭的运输必须采取封闭的方式,但需要考虑装货时车厢应尽量敞开以便于使用各种装载机械.因此,密封装置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8.
焦如亮 《专用汽车》2002,(3):14-15,30
采用适于汽车空调车厢内部特性的零方程紊流模型对空调车厢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为汽车空调车厢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简便的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乐泰胶(Resinol^TM90C)的性能,以及用它对化油器本体中的微孔进行浸渍密封的主要工艺过程,用它密封微孔是降低化油器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车厢后板锁紧机构的设计是自卸汽车设计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固定于倾翻回转轴上的锁紧机构进行了结构介绍和分析,通过对此种锁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来设计合理的机构,从而保证了锁紧机构工作的顺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