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作为地铁机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改善地铁的乘车环境、提高防灾自救能力、节能减排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就目前部分已运营数年和新建的一些地铁线路BAS的使用情况来看,其在火灾专用设备的监控方式、通风空调系统结构与BAS节能控制策略结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铁机电系统繁杂,需要通过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对其进行设备信息采集和监控管理,因此,BAS在地铁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地铁行业BAS功能、组网方案、与综合监控系统接口集成方案、与机电专业接口方案的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地铁已开通线路的运营情况,总结BAS在地铁行业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肩负着设备监控、防排烟模式执行的重要使命.电机控制中心(MCC)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BAS的功能.BAS与MCC的设备选型和通讯处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性能.结合深圳地铁1号线、2号线BAs的特点,着重探讨了地铁BAS与MCC的统一设计,从而为设计与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对地铁站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全面地、集中地实时监控,协调车站各种设备有序工作,降低运行能耗,减少运营成本;在发生火灾和列车阻塞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转入相应的运行模式,保护乘客的安全.本文结合北京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从BAS的设计原则、系统方案、系统性能、接口技术等方面介绍了BAS在地铁运营控制营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地铁BAS(环控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已无法满足设计工期以及ISCS(综合监控系统)对BAS功能的要求.利用计算机高级软件VS设计出一套高效的BAS自动编程软件和自动测试软件,并将其应用于BAS的设计中.该软件在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的同时,提高了BAS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了BAS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中采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冗余技术,利用可靠性框图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方法 ,对BAS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进行分析,得出了评价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PLC冗余技术的西安地铁1号线BAS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可满足地铁运营高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地铁工程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配置方案:一种是国内大部分城市地铁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在车站两端各配置一组BAS冗余控制器的主流配置方案,另一种是在部分线路中已实施的仅在车站一端配置一组BAS冗余控制器的简化配置方案.从系统运行可靠性、系统投资经济性方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提出对今后地铁车站级BA...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监控数据的历史数据存储方式及其应用。通过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作为BAS监控数据的历史数据存储,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历史数据的海量存储,还可以实现历史数据的高级应用和二次开发,对于增强BAS功能及轨道交通数据仓库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实现车站环境及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监控,为乘客及运营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而要实现根据地铁环境的温湿度自动调节,需运用相应的通风模式对车站通风环境进行控制,通过计算应用来实现高效运营、节能降耗的目的.介绍了 BAS与通风系统的自动模式控制技术在地铁环控中的应用情况,并详细叙述在运用过程中的效果和目的等.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铁BAS设计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我国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南京地铁BAS的剖析,从节能和安全的角度出发,阐述南京地铁项目的技术创新及BAS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分层递阶控制理论与地铁环控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体系上,结合分层递阶控制理论中高阶产生式系统,提出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BAS)是一个具有递阶和分散控制结构的大系统,且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类似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将仿人智能控制理论(HSIC)引入地铁的BAS中,为其设计提供新的系统运行模型.根据实践需要,提出改进的分层递阶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 主要技术性能 BAS系统,即地铁设备与环境监控和管理系统。本研究针对以往地铁BAS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手段,力图满足用户需求,解决以往此类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保证地铁内环境舒适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节能运行。同时,充分利用BAS系统的监控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对地铁各类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地铁设备系统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轨道交通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程序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导致BAS数据运算任务过重、模式处理不稳定等原因,提出了该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新方案简化了数据提取流程,从设备控制的角度,优化了模式解析方式,并在北京地铁1号线改造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使BAS程序代码数量缩小,整体稳定性得到了提高.BAS中的...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负责对监控管辖范围内的空调、通风、给排水、照明、电扶梯等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以晋中站站房和滨海站交通枢纽为例,介绍高速铁路站房及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的BAS系统的控制器、构成、配置和设计时注意事项,为BAS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中的BAS(环境监控系统)时间表功能,以及综合监控和环境监控系统联合实现BAS时间表的方法。BAS时间表是地铁环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能够灵活编排的BAS时间表,为运营单位提供了便捷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祖国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城市交通--地下铁道的建设方兴未艾.应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对地铁机电设备尤其是环控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为地铁环控设备科学、高效的运行提供了可能,同时保障了地下环境的安全、舒适.本文对广州地铁1号线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系统)环控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案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宁波地铁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的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的两种网络设计方案:总线方案和环网方案的优缺点,选择了更为实用、经济的光纤环网系统方案实现对车辆段所有机电设备的监控。但无论哪一种方案,在控制技术方面都较为成熟。就目前而言,总线方案在地铁设备监控系统中使用较多,环网方案尚未使用。环网方案在宁波地铁1号线车辆段中的成功应用对后续地铁车辆段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已经全线动工,将于1997.7.1局部开通,1998年底全线开通的广州地铁1号线是国内首家自主项开始就考察设置完善的车站设备监控系统(BAS)的地铁系统。其BAS系统功能较强、技术先进。本简单介绍了广州地铁BAS系统的情况。包括设置和功能及某些主要考虑,旨在使广大地铁同行对广州地铁BAS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介绍大型交通枢纽环境及设备监控系统(BAS)的功能及结构。结合工程实践对大型交通枢纽的BAS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深圳地铁3号线塘坑站两端的地下长大区间分散布置了众多的区间射流风机。介绍了风机的三级控制,从影响通信的不同因素,如通信距离、通信效果、工程投资等对实现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案进行分析和方案比选,提出了适合区间现状和设备特点的多模光纤通信技术,实现了风机监控信号与BAS的可靠通信,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