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源 《中国船检》2015,(2):96-99
近年来,世界集装箱船船队大型化趋势明显加快。航运公司在订购超大型集装箱船时,已经设想好这样的贸易模式,即超大型集装箱船仅服务于主要的干线港口,再由小型的支线集装箱船将货物转运至小的支线港口。或者反过来,支线集装箱船负责收集区域内的货物,集中到干线港口统一由超大型集装箱船运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在港成本,同时也是因为大型集装箱的尺度限制使其仅能挂靠少数枢纽港,其他港口的货物必须通过支线中转进入干线运输。干线通常为跨洲的航线,主要有跨太平洋航线、跨大西洋航  相似文献   

2.
王立新 《水运管理》2011,33(10):15-19
为推动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业务发展,结合国际贸易、口岸政策和通关实际操作,分析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进出口总额和集装箱生成量、外贸集装箱流向的特点、发展“无水港”的考虑因素以及江苏省沿江港口既有的集装箱支线模式等非技术要素,从市场化运作角度,提出不同于常规模式、由港口直接参与的“点到点”外贸集装箱沿江支线运输公共平台设想,并对政府提出重点挟持外贸集装箱长江支线、夯实港口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干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支线集装箱船租船市场异常火爆,一度出现一船难求的现象,许多集装箱船运营商争先抢购船舶,推动二手船价格持续上涨。那么,目前从全球来看,支线型集装箱船航运市场整体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船型配置情况支线型集装箱船主要用于中小港口间的集装箱货物直接贸易运输及主干航线港口与中小港口的集装箱中转贸易运输,运营区  相似文献   

4.
陈焰  王少梅 《集装箱化》2007,18(5):21-24
0引言 近年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飞速增长(见表1),到2006年底已连续4年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4位,创造了港航业的“深圳速度”。从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现状看,深圳港要继续向世界级集装箱大港发展,除在港口泊位、航道、集装箱堆场、口岸环境等方面加快建设外,水路支线运输也有待大力发展。目前深圳港水路集装箱支线运输在港口现有运输结构中比重较小,港口集疏运体系仍以公路运输为主。要强化深圳港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船舶支线运输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船舶支线运输的界定,并且对船舶支线运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单航次单喂给港的运输方式,一条船可以兼顾多条航线运输,建立了综合的整数规划模型,以船队总运输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函数,系统的考虑了港口及航线条件约束,时间约束,求解后便同时解决了包括航线选择,船队组建,航线配船等问题。该模型简单实用,弥补了当前支线运输船队规划的不足,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通过LNG支线运输船队规划实例验证,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0,(6):620-620
本刊从浙江嘉兴市港务局获悉,位于浙江嘉兴的中国内河支线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于2010年11月18日首航,标志着内河航运由传统的运输方式向现代港口物流转型发展前进。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位于杭申线七星镇,总占地32.6万m2,泊位长570m,建设1000t级多用途泊位8个,待泊泊位2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50万t,含集装箱18万TEU。  相似文献   

7.
周武  陈洁  朱小明 《世界海运》2006,29(3):26-27
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不断发展,超大型集装箱船舶不断涌现,对支线运输的需求没有减弱,而是进一步加强。支线运输作为一种独特的运输方式,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为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干线运输提供多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立新  WANG Lixin 《水运管理》2009,31(9):22-24,30
为发挥无锡运河口岸的独特优势,联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内河运输,对无锡运河口岸的概况及其集装箱支线的开航情况进行讨论,指出制约无锡运河口岸集装箱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运河公共支线班轮,分析开通公共支线班轮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思路,提出相应建议:协调相关管理机构政策;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与上海有关方面加强协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中国的支线运输业发展很快,潜力很大,已有多家国外船务代理公司开始在中国直接经营。据统计,1990年转运货物增长了9.3%,达278万吨。1993年增长了16.2%,达到482万吨。1990年至1993年间的转运货物的年增长率为17.4%。 引起中国转运业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因素有二:其一,有些货物如不需要在香港进行深加工,只要能提供专门或适当的辅助性运输服务,这些货物即可办理托运;其二,如  相似文献   

10.
吴铭 《集装箱化》1994,(11):9-10,3
近年支线集装箱货运生意逐年增加,反映了远洋承运人正在不断减少挂靠港口。集装箱船愈大则所靠泊的港口愈少,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由于挂靠港减少,班期密度降低.大量的集装箱装卸只能集中在少数港口,这就要求支线网络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随着大量的35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不断投入主干航线.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共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庚 《中国港口》2001,(11):40-41
一、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地位 在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中,众多中小港口将本地区和其他邻近地区装有进(出)口货物的集装箱从(向)相对大的港口疏运(集中),众多小港口被称为支线港(或喂给港),而相对大港口被称为枢纽港.  相似文献   

12.
干线航道是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县级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在进行干线航道建设的时候,却忽视了对支线航道的建设和养护,使得支线航道的发展滞后于水运事业的发展.笔者现就加强支线航道的建设和养护管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船艇》2004,(1)
据LR研究表明,为适应集箱船运输量上升的需求,市场需要一些新型支线集装箱船。这些船应比目前500~1500TEU支线集装箱船箱位更多,并适用于深海转运的大型支线集装箱船。考虑到目前8000TEU以上集装箱船订单已超过百艘,支线集装箱船的运能也应增强。据LR预测,500~1500TEU级集装箱船在今后7年(2004年~2010年)的需求每年将超过200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以资本和技术为主要形式的产业转移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港口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港口功能不断拓展,己从传统的运输节点转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尤其是内河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巨型集装箱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的今天,航运市场中一直被三大主干线和南北航线遮掩了锋芒的支线运输正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对近年来世界经济和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了分析,以支线集装箱船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了在船舶大型化的背景下,支线集装箱船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水运文献信息》2006,(9):19-19,21
现代港口正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秉承港口传统行业优势,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针对市场差异化和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商务代理,将成为未来的港口经营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7.
席平 《中国港口》2006,(6):19-19,28
西安国际港务区以铁路、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为基础,是陕西省物流与国际、国内物流的结合点,是各沿海港口在西安的支线港口集合和国际运输业务的公共操作平台。其构成与沿海港口无差别的国际货物运输条件,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枢纽。它为西安市、陕西省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港口市场化进程的大趋势、大环境 港口的发展与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现代港口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国际港口向第四代港口推进的趋势.第四代港口的主要功能将是在商业、综合物流枢纽、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国际商贸后勤基地(第三代港口)的基础上,向海洋生态经济后勤服务基地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支线运输作为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集装箱枢纽港和干线运输的重要支撑,也是干线运输网络顺利运转的重要保障。但自金融危机以来,伴随市场持续低迷和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的大量出现,支线集装箱船建造市场一直不太乐观。三大造船指标变动情况全球支线型集装箱船新船成交量出现下滑。2005年,全球支线型集装箱船新船成交量达到409艘、57.5万TEU的历史最高点,之后持续下降。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型  相似文献   

20.
发展集装箱内支线运输是中小港口发展干线运输不可回避的一步。但是,每一个港口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港口发展集装箱内支线运输也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利用优势,抑制、规避劣势,才能发展好内支线运输。在此,笔者就日照港发展内支线的有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