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商轩 《时代汽车》2008,(11):80-80
下半年是汽车销售旺季.众多车型的上市和促销勾起了消费者的买车欲望。第一次购车的用户大都不专业.只凭感觉缺少理性.注重价格看表面,很难判断一款车的内在品质.至于购买后是否结实耐用.更无从得知。那么.如何证实一款车的内在品质是否结实过硬.汽车专家做出了答疑。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曾经是摆在无数中国老百姓面前的诱惑。但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大谈买车的时候.有号称“汽车王国”的德国早就将汽车带来的困惑摆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04,(3):51-55
您准备买车吗?您买车时最关注的是什么?价格?品牌?外观?动力?内饰?您是否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最近.安安走访了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金换女士.请她就消费者在购车时应如何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解苔。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用轿车的普及才刚刚开始,就成全了一个从前不被人注意的行业——汽车装饰。在汽车交易市场,满眼的新车正在做内装饰,与买车时不同的是,此时的消费者大都“沉默是金”。问及汽车经销商汽车装饰的话题,他们说有70%的消费者对汽车装饰是外行,都知道买车之后  相似文献   

5.
汽车市场降温了,消费者冷静了,我们有时间来仔细探讨一下关于“车和钱”的事,以便日后买车时能有更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在购买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消费者不断地进行维护和保障,继续支出和花费,这是汽车和一般消费品显著不同的地方。因此,业内把汽车自购买之日起到报废,期间在其汽车上的所有花费而引发的商机,称之为汽车后续服务市场。很可能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买车后的若干年中,用车的花费远比当初买车还要高很多。所以这个汽车后续服务市场,成为各类厂商们的兵家必争之地是毫不奇怪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03,(5):26-26
在最新出版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消费者杂志《Consumer Reports》关于“可靠性”的民意调查中,现代汽车得以与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本田并肩排名第二,实在令人刮目相看,而已有50年历史的《Consumer Reports》是很多消费者坚持在买车之前查阅的杂志,权威性毋庸置疑,大概10%的购买者在买车前一个月以这本杂志作为首要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8.
2008年之初,就有不少亲朋好友买了新车或正在准备买车。调查一下,发现这些工薪层消费者中有相当部分把上年股市中淘来的钱用于购买汽车。  相似文献   

9.
日前,一位汽车消费者告诉笔者:现在买车开始找到一丁点儿“上帝”的感觉了。因为最近网上出现一种新的购车方式:买车不必跑遍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只需在网上发布求购信息,当地所有经认证的商家就会主动给你提供服务,实时传达合适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信息。这就是行车尚网“买车宝”日前推出的“反向竞价”,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前大灯高低调节装置、太视野门连后视镜,还是高低可调节座椅,都是消费者在初次买车时容易忽略,但在驾车时非常实用的功能性装备。第一次买车时受经销商的影响,购车者经常谈及或者更加注重一些这样的话题:“是不是真皮座椅?门窗能不能电动升降?中控锁可不可以遥控或者音响有几个喇叭?”尽管偶尔也会问及是否有转速表,但这些装备恰恰和今后被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方便性以及操作乐趣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容易被购车者忽视却极有必要的装备。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杂志》2006,(1):269-269
我的选车原则 我是银行职员,买车的主要用途是平时工作以及上下班代步和周末郊游,买车主要考虑的是安全和省油。我曾经在一篇报道中看到,消费者购买家用轿车。在其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操控性,还有内饰、外观、颜色等多种因素中,首要关注的是安全性,占到64.49%,其次是经济性,第三是舒适性,而对于汽车品质的衡量,有31%的消费者把汽车故障率低、安全性能离作为重要因素,关于家轿安全性的重要,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亲身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消费者买车的欲望日益增加.随之而来就是在购车合同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猫腻”。由于汽车属于高档商品,消费者一旦陷入纠纷.很容易导致财产甚至人身权益受损。  相似文献   

13.
如今,省油已经成为大多数消费者买车的首要指标,如何去选择一款省油的轿车呢?一些有关的汽车参数往往也很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汽车导购》2005,(4):15
《汽车导购》的各位编辑:都说汽车是高档消耗品,是个“烧钱”的主。保险费、养路费、通行费,加上小区泊车费、马路停车费,再算上汽油费、维修保养费,一年最省,也得1万块钱。这样看来,汽车消费意味着从买车的那一天起,只有付出,没有进账,而且车辆本身还要折旧,所以它不像买房子,既有实用功能,又能保值增值,更不像投资邮、币、卡,存在价值增长的预期。但是消费者是否认识到在汽车消费中,也存在保值增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对于汽车行业市场营销才是经营者获取长期利润的根本保证.整车销售只是短期的经营行为,从消费者这方面来说汽车是一种高档生产资料买车只是一次性投入,长期的行车服务成本才是汽车生活的主要内容。售后服务质量和费用早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决定因素和最大的后顾之忧,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6.
文龙  玥玥 《汽车导购》2006,(12):86-87
汽车市场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随着车市竞争的加剧,很多车型濒临停产的边缘或者已经停产。车不卖了,买车的人却要修车,配件难买、修车时间长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根据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上半年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投诉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由于车型停产而导数的配件难求的问题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其实应该等     
近年来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出一副异常火热的状态。但许多消费者在买车时却发现,就算拿着钱也不那么容易买到心仪的车,那些车都去哪了?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五一“黄金周”已经从最初单一的“旅游热”向消费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趁着长假到车市里赏车、试车、挑车、买车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百姓的热情高了,汽车市场的老板们自然不会放弃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许多汽车市场都照常营业接待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秋霜  建明 《汽车知识》2008,(6):56-61
随着油价以及物价的节节上涨,新车价格的一降再降,售后费用在车主的消费成本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参照成熟汽车市场的惯例,我国汽车产业的利润重心正在不断地向售后倾斜。然而汽车售后保修服务这一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往往被很多消费者忽略。在买车之前,你了解你的车的售后情况么?厂家向你提供多长时间、里程的质保?这个质保与世界另一角落的同一型号产品是否一致?对你来说它是短了还是长了?你是否需要更长的质保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最"C-NCAP"一词经常见诸报端,而买车要不要看碰撞星级,也成为许多消费者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